回覆列表
  • 1 # 隨雨飄渺

    既然卡梅倫的不脫歐失敗而辭職了,既然特雷莎.梅的軟脫歐也失敗而被逼迫辭職了,只剩下來硬脫歐了,經過多次競爭後,所以選擇了鮑里斯.約翰遜來當首相。

    議會里多黨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互相殘殺角鬥中,既不想出分手費,又想從中獲取最大收益,這本身就是偽命題。

    其實脫不脫歐一個樣,有WT0作為貿易基本框架協議存在,要變也變不到那裡去了,英國也無需糾纏不休了。

    英鎊的存在就已經說明了一切,英國為什麼不廢英鎊而選擇歐元,從骨子裡就不放心歐元,沒有使用歐元,英華人還不一樣過來了嗎?

    約翰遜上臺就是強勢推行硬脫歐,暫時性停止議會,避免不必要的無休止辯論賽,最終也是毫無結果,也無多大的意義。

    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就形成了路,只有大膽實踐後,才能獲得經驗教訓,總結得失。

    話說回來了,既然是公投確立了主流民意,無須討價還價了,按既定方針政策辦事情就行了,約翰遜硬氣的多。

  • 2 # 桂花香南山

    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的大麻煩來了。

    最近英國陷入一片混亂,幾十個城市數萬民眾走上街頭,抗議首相鮑里斯.約翰遜推行的無協議硬脫歐政策。

    8月28日英國女王批准了首相約翰遜暫停議會5周的請求,休會延長至10月14日。

    10月31號是英國無協議脫歐的大限。

    英國首相約翰遜延長議會休會意在阻止議會在10月31日前就英國脫歐事宜透過立法進行有效的投票和磋商。

    為了阻止約翰遜硬脫歐,幾十名議員聯名上訴英國最高法院要求推翻約翰遜的決定。

    現在英國脫歐派與留歐派還在激烈的博弈之中,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英國會面臨著脫歐帶來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的動盪。

    北愛爾蘭等地本身就在鬧獨立,英國的硬脫歐有可能會加大英國分裂的風險。

    最近英鎊匯率繼續下跌,經濟遭到嚴重下滑,英國民眾對未來一片迷茫。

    今後英國各城鎮對約翰遜的示威和抗議還會繼續,混亂不會停息。

    約翰遜強硬的落實脫歐方案,並喊話反對派不要討價還價,這其中的底氣來自女王支援脫歐的因素。

    目前英國政府包括英國王室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即便脫歐成功,也是一次噩夢,今天埋下了仇恨、分裂的種子,釀成的苦果,日後只能自己吞下。

    大英帝國能否度過這場危機,拭目以待。

  • 3 # 廣雅君觀世界

    約翰遜先生在政治上最大的“亮點”就是堅持帶領英國脫離歐盟。而且從他就任英國首相後的表現來看,約翰遜先生在“脫歐”問題上立場堅定,說明他不是那種見風使舵的政客。在這方面他與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非常相似,就是一旦確定了目標就會堅定地走下去而不放棄,哪怕有很多人反對也決不退縮。約翰遜這種政治品行如果用在走正確的政治道路上,可能真會帶領英國披荊斬棘闖出一條新路來;但現在約翰遜卻把自己身上的牛勁用在了欲使英國走上一條危險之路的“偉大事業”上,弄不好將會使英國的國家前途一片黑暗。

    二戰結束後為了實現國家重新崛起和擺脫美國對歐洲的控制,歐洲主要發達國家於1967年組織成立了歐洲共同體,而英國於1973年正式加入其中。1993年歐洲共同體升級成為歐洲聯盟,1999年歐盟有了自己的單一貨幣歐元。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不斷髮展,歐盟的整體經濟實力越來越強,2018年歐盟整體GDP已經達到了18.75萬億美元規模;同時歐盟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了,已經成為逐漸多極化世界裡的重要一極力量。

    在歐盟大家庭中英國本來也算是一個重要成員,而且融入歐盟其實對英國經濟文化發展的促進很大。但隨著歐盟的不斷髮展,英華人逐漸感受到了許多以前沒有的“不爽”。“不爽”之一:歐盟超國家機構的權力越來越大,英國有被剝奪了國家主權之感。歐盟不僅有統一的市場,現在還有統一的貨幣和歐洲中央銀行,同時又有歐洲議會和歐洲憲法,不久以後恐怕還要建立統一的“歐洲軍”。超國家機構不斷增加、力量不斷加強使英國感覺自己現在被剝奪了國家主權、已經受制於人了。畢竟英國曾經是擁有200多年世界霸權的國家,要它去過受制於人的日子可能比什麼都痛苦。“不爽”之二:法國和德國現在才是歐盟的核心國家,但英國很難擠進歐洲核心集團中。現在英國已經既不是經濟最強國也不是軍事最強國了,在歐盟當中它也算不上核心國家。目前真正的歐盟核心國家是法國和德國,英國基於自己傳統的“勢力均衡”政策考慮,不希望歐洲大陸出現強悍的統一性力量,從這一點看法德主導歐盟是很讓英國惱火的。“不爽”之三:中東和北非戰亂導致大批難民湧入歐洲,英國自身也不堪重負。難民大量湧入帶來的新問題、新矛盾是導致不少英華人產生“脫歐”想法的現實基礎。約翰遜首相力主英國“脫歐”,其中很大程度上就是考慮要減少難民大量湧入而給英國帶來的沉重負擔。

    既然英國繼續留在歐盟內部會有那麼多“不爽”,那麼在約翰遜首相看來,英國越早“脫歐”就等於越早脫離“苦海”。經過再三思考以及與反“脫歐”力量進行角力後,約翰遜首相認為10月31日就是最合適的日子。因為如果過了這一天後還繼續與有關方面就“脫歐”問題討價還價,那麼英國的國家利益會損失更大,因此英國現在需要“當斷則斷”。

    從國際政治大格局視角來看,英國國勢自二戰後就一直在不斷衰落,這些年來之所以還能時不時在國際舞臺上“秀”一下,主要還是依仗美國的鼎力支援。因此英國雖然現在身在歐盟內,卻一直心繫美利堅。這種政治上的“一心二用”使英國不可能全身心地融入歐盟,總覺得“脫歐”跟著美國幹日子還好過些。而美國為了打壓歐盟,防止歐盟對美國霸權形成挑戰,也願意把英國從歐盟中拉出來以削弱歐盟的整體實力。有山姆大叔的鼎力相助,約翰遜首相“脫歐”自然就更堅決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蘋果WWDC 2018上,watchOS都更新了哪些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