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網際網路健康諮詢醫師

    再做腸鏡檢查過程中,發現有息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息肉大小,外觀形態,質地,邊界等不同狀態,採用不同處理方法。如果息肉大小適中,外觀光滑,質地均勻,邊界清晰,可以直接在鏡下手術切除,同時,取部分息肉組織做病理檢查,以確定息肉的病理分型。如果息肉大,大於2釐米以上,表面呈隆起,有毛刺,或者草莓樣,觸碰易出血,邊界不清,高度懷疑癌變,多處取組織標本,送病理檢查,以確定最後診斷。幾天後,根據病理檢查報告,癌變者送外科手術治療。未發現異常,可以腸鏡下手術切除。溫馨提示,45歲以上的人建議檢查一次腸鏡,胃鏡,做為體檢的一個主要專案,及時發現腸道內的變化情況,發現息肉,手術切除,一年後複查,沒有發現異常,5年一次腸鏡胃鏡檢查就可以。發現癌變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預後非常好!

  • 2 # 李博士醫學科普

    結直腸癌的“預警訊號”及”篩查手段”一定要記住,https://www.toutiao.com/i6744222259721798158/

  • 3 # e醫路同行

    腸息肉怎麼辦?

    首先,大家對腸息肉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息肉,是一種形態學診斷,泛指生長在人體黏膜表面上的贅生物。腸息肉,即從腸黏膜表面突出到腸腔內的隆起狀病變。腸息肉,有不同的病理分型,通常分為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錯構瘤性息肉、化生性息肉及黏膜肥大贅生物。一般來講,腸炎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最為常見。發現腸腔內有息肉怎麼辦?

    一般來講,炎性息肉基本不會出什麼大問題,沒有癌變風險,但腺瘤性息肉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尤其是腺瘤直徑大於2cm者,約半數可癌變,發展為結腸腺癌。

    當你做腸鏡發現腸息肉時,首先要做病理檢查明確其分型。炎性息肉以治療原發腸道疾病為主;增生性息肉症狀不明顯者,不需要特殊治療。有蒂的息肉,可內鏡下摘除或圈套蒂切除,而直徑≥2cm的廣基腺瘤性息肉或有癌變,多采用腹腔鏡下或開腹腸段切除。另外,預防腸息肉,我們要從飲食做起,避免攝入過多動物脂肪、動物蛋白,儘量多吃富含纖維素的蔬菜,適量運動,戒菸戒酒!

  • 4 # 佳園道

    息肉可以長在腸道的如何一個部位。

    腸道里息肉分為兩種情況:

    一種是腸息肉

    另一種是腸息肉病。

    腸息肉病主要是腸道內廣泛的長出息肉,息肉的數目通常超過100顆,稱之為腸息肉病。腸息肉比腸息肉病僅少了一個病字,但息肉的數目通常為單個或者多個,息肉大小一般從幾毫米大小到幾公分大小,可以帶蒂,也可以沒有蒂。

    小腸息肉症狀通常不明顯,可以出現反覆發作的腹痛和消化道出血。大腸息肉多見於直腸和乙狀結腸,息肉直徑多超過2公分,大腸息肉佔到一半左右的患者不會出現症狀,當出現併發症的時候可以出現大便次數增多,腹瀉,黏液膿血便,部分患者出現腸梗阻。

    腸裡有息肉怎麼辦?

    1、帶有蒂的腸息肉在能夠排除癌變之後可以行微創治療-內鏡下摘除或者圈套蒂蒂切除。

    2、凡是直徑超過1公分或者蒂比較寬的患者而摘除困難者,可以先行咬取活檢,在能夠排除癌變之後在透過手術完整的摘除,如果發生癌變,則根據息肉癌變的範圍選擇腸切除手術或者選擇區域性的腸壁切除術。

    3、對於腸息肉病,根據患者病情行部分或者全部的結腸切除手術。

    (本內容僅供參考。)

  • 5 # 心血管黃醫生

    腸裡有息肉,怎麼辦?

    隨著大眾健康意識的增強,做腸鏡檢查的人群越來越多。但是很多做了腸鏡的患者在拿到腸鏡報告時,面對一個腸道息肉的診斷往往不知所措,什麼是腸息肉?腸鏡描述的腸息肉是一個統稱,必須拿到病理科透過病理檢查之後才能明確該患者的息肉到底是什麼?

    腸息肉的醫學標準術語是:腸黏膜侷限性隆起病變,是凸出於腸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變,表面常較光滑。通俗地講,就是長在腸管裡面的“肉疙瘩”。它們大小不一,小一點的如小米粒,中等的如綠豆,大一點的如花生米甚至小核桃。息肉可以單發,也可以多發,如果息肉數目大於100顆,就叫腸息肉病。病理上,腸息肉可以分為非腫瘤性息肉、黏膜脫垂、錯構瘤性/綜合徵性息肉、腺瘤性息肉這四種。

    如何發現腸息肉呢?

    腸息肉發病比較隱匿,如果息肉小且數量不多,基本無症狀。息肉比較大的時候可能會有疼痛症狀,位置越靠近肛門越可能出現黏液便或大便帶血等。中晚期的病人常出現大便帶血、大便習慣改變或者腹痛、便秘等症狀。一有類似症狀就懷疑腸息肉是不是太緊張了?的確,偶爾的一兩次沒關係,有時飲食不規律,也可能會出現腹瀉、便秘甚至大便帶血。但是,這樣的症狀反覆出現,就需要進一步檢查,排除腸息肉的可能。腸息肉的診斷主要依靠腸鏡和鋇劑灌腸檢查。直系親屬有腸息肉的,家裡成員更要重視定期做腸鏡,不要麻痺大意。

    發現腸息肉怎麼辦?

    腸息肉大多為良性,炎性息肉以治療原發腸道疾病為主,炎症消失後,息肉自然也消失了。小息肉一般在行腸鏡檢查時就已予以摘除送病理檢查。家族性息肉,要結合腸鏡及其他檢查,選擇合適的時間及時手術。腺瘤性息肉需手術切除,經病理證實伴高級別上皮內瘤變、疑癌、或已經癌變的,但未穿透粘膜肌層、無脈管侵犯、分化程度較好、切緣陰性,視具體情況,內鏡下行手術治術。對於病理證實有癌變且穿透粘膜肌層或浸潤粘膜下層,則屬於浸潤性癌,應按照腸癌治療原則處理,並遵醫囑定期複查。因此,對於腸鏡報告中的息肉,我們既不可忽略,也沒必要過分驚慌,正確的做法應當是及時諮詢醫生,聽從醫生的建議,注意日常飲食,並定期做腸鏡檢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65以下的男生找物件會不會天然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