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鏡清
-
2 # 陳悅漫步海邊
“經遠”艦是中法戰爭後中國在德國訂造的裝甲巡洋艦,擁有水線帶裝甲防禦,不過其戰鬥力在北洋海軍的主力軍艦中其實是偏弱的,大致處在中下游的位置,其主要問題是火炮備炮較少。
“經遠”級軍艦排水量2900噸,但是主要火力只有首樓甲板上的一座雙聯裝210毫米口徑克虜伯炮,以及舷側的2門150毫米口徑克虜伯炮,剩下還有諸如哈乞開司47毫米口徑5管機關炮2門、37毫米口徑5管機關炮5門、47毫米口徑單管機關炮1門等小口徑火炮。甲午黃海海戰前,雖然加裝了一些53毫米口徑的格魯森炮,但是對軍艦的總體火力強度並沒有太大提高。
這種2門210毫米炮、2門150毫米炮的配置,在北洋海軍的主力軍艦中也只能說排在中下游位置,更不用說和當時日本海軍如狼似虎的新銳巡洋艦相比了。
(日本美術作品,黃海海戰中的“經遠”艦。圖中可以看到該艦武備配置的特點,即軍艦的後半部沒有大口徑火炮)
(西方美術作品,“經遠”艦戰沉)
再說“經遠”艦的沉沒。
1894年9月17日,“經遠”艦隨北洋海軍參加了黃海海戰,戰鬥中和“致遠”艦被編為一個小隊,列在北洋海軍橫陣的左翼方向。海戰開始後,“經遠”的表現非常英勇,曾和“定遠”一起試圖夾擊日本軍艦“比叡”,又和“致遠”“廣甲”等艦一度對日本軍艦“赤城”進行過痛擊。
海戰進行到下午3時30分,在“致遠”艦沉沒之後,北洋海軍陣形發生潰散,當時已經負傷的“經遠”艦在試圖退出戰場過程中被日本第一遊擊隊追擊。此後關於“經遠”沉沒的細節情況,有多種不同的說法,但大致上就是被日本第一遊擊隊追擊,而後在當天的下午5時之後重傷沉沒。
經遠艦是在王家島和海洋島之間海域被日本聯合艦隊第一遊擊隊四艘圍攻,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戰鬥,遭到重創,在駛往海岸途中,於黑島海域沉沒。
經遠沉沒的繪畫
經遠沉沒點,距離海岸已經不遠
經遠艦實際上是一艘實驗性質的軍艦。中法戰爭結束後,鑑於福建船政的中國產軍艦完全不是法國軍艦的對手,清帝國決心外購新式軍艦。
光緒十一年(1885年)六月二十四日,清廷釋出旨意:“著照‘濟遠’式快船定購四隻,備臺、澎用”。“望速與伏爾鏗妥議,照前訂合同因式定造兩隻,價酌駁減,必須十六海里,大炮、魚雷並訂,限期宜速,仍請海部驗甲。已另電劼侯在英廠照式購兩隻,圖約價值宜會商”。
濟遠號,單煙囪單桅杆,是在蚊子船基礎上放大而成的巡洋艦,先天不足,火力、防護、續航力都不盡如人意
因為德國伏爾鏗廠為清帝國製造的穹甲巡洋艦濟遠號效能不佳,所以原定訂購四艘濟遠級的計劃發生重大改變。其中兩艘改在英國阿姆斯特朗廠設計建造,繼續在伏爾鏗建造的兩艘也要求重新設計。
經遠號,可見其總體外形與濟遠相似,只是更胖(船體加寬)一點,多了一個煙囪和船腰的耳臺
由於外購軍艦的負責人李鴻章並不怎麼懂海軍,所以只是籠統地提出了幾個粗略的設計要求:“炮不可小於八九寸口徑,甲不可薄於十二寸,如用鋼而甲不可薄於十寸。速率不可少於十五海里,吃水不可深於十八尺。”並改進濟遠號穹甲(保護機艙的裝甲)位置低、煤艙容量小的弊端。
伏爾鏗廠重新設計後的方案是:“全照‘濟’式穹甲,升高五寸,吃水加六寸,櫃百五十噸,餘百五十,價二百萬。均加長八尺,寬一尺,速率照舊十五里”。基本上是在“濟遠”原方案上小改。
所以經遠級實際上是放大加強後的濟遠級。
一是為增強防護,實驗性地增加了一條水線裝甲帶,上部9.5英寸,下部為5.25英寸。原來估計其上端可以延伸到水線以上2英尺。但服役後發現,在裝了彈藥、煤炭後,裝甲帶基本完全沒入水線以下。
上為濟遠防護設計,下為經遠防護設計,可以說水線裝甲是為了解決濟遠側面防護差的問題,不過改進有限,聊勝於無
而升高也是不可能的,因為經遠級排水量只有2900噸,只是一艘小軍艦,穩性有限,升高水線裝甲帶會引起重心上升、航海效能下降。直到出現了效能更好、更輕更薄的新型裝甲材料之後,在滿足穩性要求的基礎上才出現了真正合格的裝甲巡洋艦。
二、為了增加煤炭搭載量,“經遠”艦體長度增加10.5米,寬度增加1.6米。將加寬的突出部下方作為煤艙。同時,在水線裝甲帶的上方全部設定了格柵狀煤艙。
三、將鍋爐艙、輪機艙部位的穹甲升高75釐米,厚度減為1.5英寸(仍然是為避免重心升高),其他部位保持不變。
四、針對“濟遠”水密艙室分隔太少、抗損性低的缺陷,大幅增加水密艙劃分,並將“經遠”的4臺鍋爐分開放置在2個鍋爐艙中。由於4臺鍋爐之間的距離拉大,增加1個煙囪,分開由2個煙囪排煙。主機改為更先進的三脹往復式蒸汽機,並具備強壓通風以增大輸出功率的功能。所以雖然噸位增加了四分之一,航速只減少1節。
濟遠是有尾炮的,但經遠取消了,因為增加了耳臺炮後,擔心重心太高
五、為了避免“濟遠”那種封閉式炮罩厚度在被炮彈擊穿後,彈片在炮罩內飛濺對炮手造成二次殺傷效應,採用後部開放的半封閉式炮盾,使炮彈擊穿即飛過。同時,在兩舷各設定了一個耳臺,各自安裝了1門150毫米火炮。但因為取消了尾炮,所以大口徑火炮僅僅比“濟遠”多1門。這也是出於降低重心和造價的考慮,但延續了“濟遠”艙面設計不合理、浪費噸位的弊端。
可以說,“經遠”相比“濟遠”,不但原有的弊端 大多數得到了改善,而且在火力、防護、續航力方面有了一定提高。但作為造船技術不屬於先進的德國船廠設計出的第一艘裝甲巡洋艦,不要說與後來的裝甲巡洋艦比較,即便與同時代其他國家的裝甲巡洋艦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經遠”並不是一型先進的軍艦,這也是由清帝國尷尬的財力和德國船廠平庸的設計水平所共同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