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TonyDeng
-
2 # 四川達州人
鹿,本是祿的代稱,衍生為天下百姓。
中原,本指華夏族核心的黃河中下游平原,這裡是歷代統治重心。當然,中原的概念在不斷向外擴充套件,比如漢末時期長江以北實際已經包涵在中原之內,唐代安史之亂後中國的經濟重心南移,江南湖北江西福建也算中原。明代基本定型,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漢族佔據多數的地區也是中原。
所以,歷代統治者必須要佔領核心區的黃河中下游平原乃至淮河流域,得到周邊割據政權承認為正朔就算是朝,否則只是國。比如五代都是小疆域,但依舊認為他們是中央王朝,當時各地政權也承認,並用之年號。
而後世承認大一統王朝的最低水平要求是秦或者北宋的疆域範圍。
具體來說,北宋之前官方不承認存在三國,只承認東漢之後是魏晉南北朝,曹魏是正統,這不僅有《三國志》的記載,也是因為曹魏佔據東漢疆域與人口主體,漢族核心的黃河流域均是曹魏地盤。相對來說,蜀漢東吳只是割據的野人政權。南宋之後官方承認劉備為正統,是因為自身是南北對峙的局面,與北方爭奪正統性而已,對劉備政權自然開始吹捧。
-
3 # 清歡公子
首先你要明白,鹿是溫順的大型動物,雖說壯碩,卻不傷人,古人一般用來形容忠厚老實的百姓。鹿如果沒有主人,走失了,就讓眾人惦記著。鹿此時此刻說道:麻痺的,總有刁民想害朕。
其次,咱們種花家是農業興國,農時是不能耽誤的,否則一年收成泡湯了,沒吃了,就會人吃人了。古代戰爭殺人如麻,戰爭對農業破壞極大。咱老百姓的終極夢想就是:有道明君,賢臣清官,再加沒有戰爭,就是太平盛世了,阿彌陀佛保佑你。
可惜自古以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鹿雖肥,雖壯,雖強,卻溫良恭儉讓,不過是殂上肉,作不了自己的主。
-
4 # 我沒忘記home
從地理上來看,中原指的是現今以河南省為核心的延伸至黃河中下游的廣大地區,這一地區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又被稱為“河洛”、“中土”、“中州”、“中國”等,歷史上一直被漢族視為天下中心之所在。在中國古代的地緣思想中,起源於中原的華夏文明是世界的中心,而華夏文明之外的人群都被稱為“化外之民”或者“四夷”。因此古代凡是有志於統一全國的政權,無不以佔據中原地區以顯示其正統性。
附圖,“華夏文明中心論”下的四夷表示圖
“中原”之地理概念中華文明的起源時期,中原僅指河南西北部、陝西東部以及山西南部一帶。隨著歷史的發展,中原的概念逐漸延伸,如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秦國並不屬於傳統的中原範圍,但相對於更為遙遠的越國、燕國等時,也會被視作中原和中國。因此隨著歷史的發展,“中原”由最初的地理概念逐漸發展出歷史概念、文化概念等。所以“中原”這個詞逐漸所表示的範圍越來越大,甚至可以指代整個漢地九州。
“中原”之文化概念文化意義上的“中原”是中華文化的象徵,是正統中華文化的代名詞。作為中華文明以及漢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中原也是漢族文化的象徵源頭。
周朝早期建立了完整禮法制度與宗法制度,經過春秋時期孔子的大肆鼓吹,“周禮治國”逐漸成為中國國家制度的代稱,並由此延伸出文化上的中國中心主義。“此章言中國禮義之盛,而夷狄無也。舉夷狄,則戎蠻可知。諸夏,中國也。亡,無也。言夷狄雖有君長而無禮義,中國雖偶無君,若周、召共和之年,而禮義不廢,故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論語正義》)華夏文明的核心就在於中原,古代華夏部落透過與周邊部落融合形成後世中國的主體民族漢族。而除了蒙古族的元朝以及滿族的清朝外,其他曾經入主漢族地區的民族如匈奴、鮮卑等完全被漢文化同化。
古代中原王朝的天下觀為:以漢地十八省為核心的直接統治區域;透過冊封、羈縻、土司間接治理的邊疆;屬於中華朝貢體系的其它國家;在此之外的化外之地。因此,從夏到北宋滅亡,絕大多數被視為具備正統的王朝都定都於中原,只有東晉、南宋、南明等政權例外。定都於中原的皇帝也會視自身為正統天子,這包括有非漢族的五代十國、鮮卑族的北魏、女真族的金、滿族的清等。
中原地區在古代不僅是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在中原地區發源的中原文化更是古代中華主流文化和主導文化的發源地,洛陽、開封、安陽等古都都位於此。中原地區以特殊的地理環境、歷史地位和人文精神使中原文化在中國歷史中長期居於正統地位,因此便會有“逐鹿中原”等說法。
回覆列表
鹿意味著利益,獲得統治權則利益有保障,故指爭奪政權。那麼如何算是成功呢,當壓服了反對者就算了,不是指地域有多大。
就秦末楚漢戰爭而言,其實項羽當時已得霸王之位,算是逮住鹿了,其他分封勢力都沒什麼異議,就是漢王要爭,名楚漢戰爭,則不是群雄逐鹿,雙雄爭霸而已。項羽無稱帝之心,劉邦才有。
以中國的地理環境,中原是大兵團決戰的最佳場所,往往在此處進行主力角逐,敗者基本喪失戰鬥力,勝者為王,故稱逐鹿中原。
歷史上所謂統一政權,不一定要管治整個後世中國那樣遼闊的地域,只要能夠被其他政權承認尊主,就可以了。三國之所以是分裂狀態,是蜀漢要跟魏爭。兩晉十六國和五代十國,各“國”都是獨自稱王稱帝,仍尊中原朝廷為中心,與東周相似,雖是分裂,但諸如晉、梁唐晉漢周等,仍算是統一政權,這種環境不算逐鹿。隋唐、元明之際,是算的。
遼宋金本是分庭抗禮,沒有誰是正宗之說。按歷史事實,南宋皇帝是金朝冊立的,就是金朝的附屬國,金才是正統,只是後世漢儒不服,非要辯論宋是正統,連帶在民間小說戲曲中也宣揚正統觀念,要爭三國蜀漢為正統,甚至不惜貶損陳壽以魏為正的觀念,說他屈服於當朝,而非持平之論。這種爭辯,殊屬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