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金亭書苑
-
2 # 三孫叟
這又是個大題目,本人只能簡單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以唐詩宋詞為代表的中國文學高峰形成的歷史條件,我們至少可以看出以下的特徵:
1.思想文化的多元化。這個特徵在唐代尤為突出,正是因為唐代的兼收幷蓄,為後來一個統一的封建大帝國的形成,奠定了文化基礎。
2.儒家思想佔據統治地位。對於這一點我要多說幾句。很多人用現代的觀點批判孔孟無可厚非,但不等於說,孔孟哲學從一開始就是反動的。試想一下,從西周分封制的衰落,禮崩樂壞,社會動盪,證明了分散的自然經濟的形成,需要一個統一的思想體系,就是儒家思想;需要一個統一的政治體制,就是郡縣制或者叫中央集權制;需要一個統一的經濟制度,就是“初稅畝”。我們判斷一個思想文化的優劣,主要是看它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起到的歷史進步作用,而不是其它。這與後來歷史發展了,批判儒家思想的保守性並不矛盾。直到今天,儒家思想仍然閃耀著偉大的歷史光輝。
3.唐宋及其以後的文化(包括文學)的繁榮,又在思想上統一於儒家思想,已經證明了上述。
現在,中國正處在一個全面開放的時代,各種文化元素湧了進來,形成了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各種思想文化正處在一個交融期,中青年的思想活躍,所以寫詩的人很多,這是好事。具體說就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在馬克思主義占主導地位的前提下,與資本主義文化和儒家思想怎麼取捨,又如何融合,是一個沉重的歷史課題。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是應該出大作家和大詩人的時代。
可惜,我認為我們現有的作家和詩人,都還缺少這樣的歷史自覺,這是造成寫詩的人多,而社會公認的大詩人卻沒有出現的根本原因。
不敢用"流芳千古"的說法,那是後人的事。
-
3 # 採菊東籬ABC
這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例如大唐朝在近三百年的歷史中,寫詩的人多如牛毛,寫的詩作大約有百萬首以上,而留傳下來的詩作有四萬多首。
現在社會也是這個情況,大浪淘沙,泥沙俱下,經典永流傳。
-
4 # 蒙山裡才
答:<當學生的習慣,答後邊須點冒號〉
|一`國家不以詩詞歌賦取士,冷落了這個領域,因為沒有了嚴格正確的導向,因此該領域魚龍混雜,清濁難分。
二長安米與鄉下米同價,處處易居,誰還願意在南窗下"白首太玄經"?
三急功近利,想立馬成名,本沒有"倚馬可就"的才思,又沒有"二句三年得`的精雕細琢的耐心,更不會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追求,只能出濫品。
四古人云:國家不幸詩家幸。一方面說,沒有那種刻骨銘心的經歷,很難寫出精品;二方面說,不與國家丶人民同呼吸共命運,不可能寫出精品。
五:……不再列舉了,權作引玉之磚,願聞同仁高論。
-
5 # 文史洪荒小鯰魚
之所以近代寫詩詞歌賦的人越來越多,而真正能千古留芳的詩詞歌賦卻越來越少原因有以下幾點:
1、近代寫詩詞歌賦的人越來越多是跟國學回暖有關,和現代詩歌的口語化後缺少音韻美有關。
2、真正能千古留芳的詩詞歌賦卻越來越少,是因為現在我們用的是白話文,沒有語言環境也沒有氛圍,古文功底和修養沒有古代深厚。
3、好詩詞歌賦基本被古人寫完了,難以推陳出新。
一家之言,不喜勿噴。
-
6 # 慈航寺淨心
我覺得可以分三點說
1、現代人其實並沒有那麼多的經歷,不可否認的是,在古代更容易被奪去生命。再加上交通並不發達,很多事情只能靠口述傳言。想象的空間巨大,人們的印象很容易停留在最美好的那個時候。一趟遠行就已經很不容易了,自然感觸深刻。再者古代沒有那麼多新鮮事物,碰到了自然是很開心。
2、教育體制,古漢語有一種獨特的韻律,朗朗上口又富有風情。古代的文章其實是沒有標點符號的,也就是說,只要識文斷字,都可以哼上兩句,古代能夠上書萬言的必須有韻律,才可以讓別人看得懂。這種訓練是現代教育體制不具備的。只有剛開始學的,才會給標類似分段的符號,不過種類不如現代的多。
3、現代人也沒有那種“精力”,雖然我們處在物質及其發展的年代,教育越來越普及,但是大多數的學校教授的是自然科學為主。白話文普及以後,也跟推翻封建王朝有點關係,就逐漸捨棄了文言文。清王朝長期推崇儒家,或多或少也是限制了古漢語的發展,並不具備再生或者二次創作的活力。
-
7 # 不老松168AX99
任何事物都要以天地人為準則,詩詞歌賦的最高境界也不例外,而且還要有精湛的文學功底支撐才能夠更好的體現出文人的豪邁氣魄,確實是非一般人能所為。簡單地說那些古往今來能夠出類拔萃的文人墨客都是各方面學識綜合實力的佼佼者,非人中龍鳳而不可為。
-
8 # 二狗道友
現代人娛樂方式太多,文化載體也很多,缺少統一的評定細則和推廣路徑。而古代娛樂方式少,詩詞歌賦是文人才子和大家閨秀之間娛樂交流和展示才藝的最佳方式。曲藝歌舞選的不好很容易低俗,且這種也需要身體條件和天賦,後期即使苦練也不一定能練出天人之姿。
古代交通、通訊等不變,只能透過文字記載、詩詞傳遞。每次都 I LOVE YOU太單調,必須變著花樣表相思,寄離愁。
回覆列表
能打動人心的詩詞歌賦就能被人銘記和傳頌。如要打動人心,首先作者要有真切的生活體現和深切的情感世界,並不是為詩詞而詩詞,而是要做到情真意切。也就是說,詩詞有內函才會被人讀,被人記;現在的人們在物質生活方面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但在精神和文化層面尚處於初始階段,快樂和幸福的元素太多,生活的魔難和痛苦未曾經歷,對人生、社會、情感等方面的感知尚有缺陷。所以很多詩詞歌賦作品都顯得平淡和無味。另外,現在的人們對傳統詩詞歌賦的表現方式也只是停留在認同的狀態,沒有更深的耕作和認知。浮躁,利益在文化領域也是可見一斑的。在這樣的狀態下出經典之作幾乎不太可能。個人淺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