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飛露灑我裳
-
2 # 潤楊的紅樓筆記
《紅樓夢》賈母無疑是當世之風流人物。她具有遠見卓識,可是兩個兒子的婚事,她處理得都不太好。
賈赦的婚事且不去評價,那麼王夫人配賈政,是不是良配呢?
01.客觀地說,賈母給賈政娶王夫人為妻,沒有錯。
首先,王夫人與賈政屬於門當戶對。王夫人是伯爵府的嫡次女。父親降級襲爵位,應該是將軍。
賈政是榮國公的嫡次子。賈政因為是次子無權繼承爵位,只能靠科舉取仕。因此他的婚配物件與賈赦的不能比,賈赦可以娶家世更好一點兒的女子,賈政則不能。賈政的前途不能靠祖蔭,只能靠自己。再者嫁給賈政不能管理榮國府,因為古代是長子繼承製。如果兄弟分家,賈政就像他的叔叔們一樣,只能搬出榮國府。
雖然賈政的家世比王夫人高,但是,賈政的條件不算出色,不是一出生就有爵位繼承。再者說,俗話說高門嫁女,低門娶婦。王夫人和賈政屬於門當戶對。
王夫人應該是美人。都說侄女像姑姑。王熙鳳生得標緻,恍如神仙妃子一般。所以王夫人應該很漂亮。賈寶玉生得像父親,元春應該像母親,元春能進宮,並且後來成為貴妃,她的容貌應該十分出眾。王夫人如果不漂亮也不會生出那麼漂亮的女兒。
王夫人的容貌應該變化不太大,賈政對她的美貌還是喜歡的。他和王夫人年近40,還生下了寶玉就是證明。
其三,王夫人有才幹。1.王夫人在孃家協助父親管家。
王夫人在孃家時,父親很重視她。當年王夫人姊妹和母親都住在金陵老家。只有他父親,領著王夫人的大哥和王夫人住在京城的伯爵府裡。那時候王子騰都被留在金陵老家。
一個家庭必須要有一個內當家,處理家庭內部事務,對來府裡做客的女眷們迎來送往。並且給各王妃誥命夫人等送禮,參加生日,紅白喜事。王家的內當家就是王夫人。
劉姥姥帶著女兒到王家做客,就是王夫人負責接待。
王夫人在孃家就有管家才能,如果以後王夫人和賈政成家立業,她能夠操持賈政一家人的內政外交,因此賈母相中了王夫人。
2.王夫人年輕時,響快,會辦事。
王夫人年輕的時候,與後來的王夫人有很大差別。她年輕時做事響快,會辦事。
劉姥姥說:“他家的二小姐著實響快,會待人的,倒不拿大。”這裡的二小姐就是指王夫人,時隔多年,劉姥姥對王夫人的能力依然讚佩有加。
其四,王夫人名聲好。劉姥姥說:“聽得說,(王夫人)如今上了年紀,越發憐貧恤老,最愛齋僧敬道、舍米舍錢的。”
劉姥姥的話說明兩個問題。
第一,王夫人慈悲的名聲遠揚,鄉村僻壤都知道榮國府二老爺的夫人慈悲為懷。
第二,這裡的“越發”說明王夫人年輕當姑娘的時候,就是憐貧恤老的姑娘。
賈母也是一個善良的人,她對小戲子,對小道士都體現了她的善良。賈母自然喜歡善良的姑娘。因此賈母相中了王夫人。
其五,王夫人雖然不識字,但是女子無才便是德。賈母不反對女子讀書,但是也不希望女孩子成為女學究。賈母和黛玉表達過對姑娘讀書的看法:姑娘認識幾個字,不做睜眼瞎就成。
王夫人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不能吟詩作對,但是她可以看賬本。女子可以管家就夠了。
賈母當年給賈政選擇王夫人沒有錯。
02.賈母對王夫人的不滿。
當然了王夫人結婚後,賈母對她不甚滿意。
當初選王夫人為兒媳婦時,賈母沒有想到,會是二兒媳管理榮國府,因此對她的管家才能沒有太高要求,她只要能管理自己的小家就成了。沒想到,賈代善死後,賈赦繼承爵位,賈政繼承榮國府。只要一來,王夫人就是榮國府的當家人了。榮國府是國公府,王家是伯爵府,中間差了兩級。而且王夫人在孃家管家時,人口少,只有父親、哥哥和王夫人三個人以及一些下人。她的母親和二哥王子騰、妹妹薛姨媽等人都在金陵。王夫人的才能不足以管理幾百人的榮國府。
王夫人管理榮國府非常吃力,賈母不滿意,久而久之,性格也變得木訥起來。
賈母沒想到二兒媳婦這麼木頭一樣的人,個性非常固執,強悍。後來為了賈寶玉的婚事,跟自己槓上了!
03.關於賈寶玉的婚事。
賈寶玉的婚事,賈母認定了林黛玉。因為林黛玉美麗聰明,是列侯的後代 ,書香門第出身。對於改善賈府子孫遺傳基因有好處。
再者賈寶玉喜歡林黛玉,賈母希望成全孫子和外孫女的感情。
王夫人目光短淺,她不顧兒子愛林黛玉。只是把寶釵強加給賈寶玉。
王夫人並非貪圖薛家的財產。因為薛寶釵只能帶一些嫁妝進門。薛家的財產是薛蟠的,不是薛寶釵的。
王夫人只希望薛寶釵成為她的幫手,跟她一起管理榮國府。
寶釵後來和寶釵結婚,不是賈母做主的,而是王夫人決定的。
-
3 # 旁觀者嵐
《紅樓夢》中己經寫了四大家族,連絡有親。
一、封建時代官宦家族婚姻要講門當戶對,相女配夫
史老太君是一門雙候的史家的嫡女,在出嫁時賈家一門雙公,而賈代善已立為榮國府世子,經雙方父母相看,認為兩人品貌相當,而賈代善和賈母也都能力出眾,門戶相當,自是可以做親。
而到賈政相親之時,賈代善仍為公爵,寧國府己降一格為一等將軍。但是賈赦是長子,估計已立為世子,賈政是嫡次子,沒有繼承爵位的權力,只是一個無官無品之人,需要憑自己的努力去科舉考試,所以在婚姻市場上價值就低了。
而王家受封本來爵位就是伯,到王夫人父親相當三等將軍,下一代已非勳貴,所以只是王家大小姐,配一個公府嫡次子還略差一些。但王夫人美貌,是個響快人,賈珠三兄妹都貌美可見一斑。所以仍然是門當戶對。
到賈璉、寶玉一代,萬員璉仍能承三等將軍,賈寶玉只是五品官的嫡次子,賈母本來想搭林如海的順風船的,沒想到林如海早逝。林黛玉也好,薛寶釵也好,配寶玉家世都足夠了。
-
4 # 辰小情話
他們是家族聯姻,為了鞏固壯大家族勢力。
王家,史家,薛家,賈家這四大家族,是當時最有勢力的家族,所以通過婚姻強強聯手,以鞏固壯大家族勢力。
王家有王子騰,九省提督,勢力大,而當時賈家,賈元春是皇帝寵妃,賈家也是如日中天。所以賈政和王夫人屬於家族聯姻。王夫人的侄女王熙鳳嫁給賈璉也是如此。
為了家族榮耀,他們個人是沒有婚姻自由的,是可以犧牲個人幸福的。哪怕王夫人娶回來晾著也要娶,哪怕賈璉好色無能,王熙鳳再精明能幹,也必須要嫁。這就是時代現實悲劇。
至於寶玉和寶釵的婚姻。說的不好聽都是錢惹得禍啊。賈家歷經三代,已經敗絮其中了。是入不敷出的狀態,所以王熙鳳才偷偷在外面收受賄賂,放高利貸,就是為了讓這個家族能延續下去。
而薛家是皇帝御用買辦,是黃商,有錢,老太太和王熙鳳才想著寶玉和寶釵聯姻,能幫賈家環節一下經濟壓力。
黛玉父母雙亡,一屆孤女,無權無勢,自然沒辦法嫁給寶玉了。
-
5 # 找意義
你們忘了借劉姥姥口回憶王夫人年輕做姑娘的時候:
他們家的二小姐著實爽快,會待人,倒不拿大。
可見也是個史湘雲式的人物,到了賈府,上有厲害婆婆,下有刁僕悍婦,中有美妾(趙姨娘),最後也就變成了會治死金釧晴雯的一個魚眼珠婆子,就算這時候也有給劉姥姥一百兩銀子的善舉,“以後別再投親靠友的”,曹公筆下的人物沒有絕對化的臉譜。
-
6 # 燕客李某
這個問題,倒是得好好掰扯掰扯。
賈政娶親時,賈母的丈夫賈代善應該還活著,那麼,這門親事做主的就不應該是賈母,更多的應該是當時的家主代善;而且,賈、薛、王、史四大家族通姻也是很普遍的現象,薛姨媽不也是王夫人的妹妹嗎?這和賈母關係不大。
我讀《紅樓夢》,感覺曹先生是很喜歡賈母這一角色的,對王夫人,則有些不冷不熱。
對待寶玉,賈母與王夫人也分屬兩個陣營。賈母本意是想著黛玉的,這從喜歡暗揣上意的熙鳳嘴裡早就表現了出來;而元春、王夫人一派則更是主張寶釵能成為寶玉媳婦兒。
這有好多例證,篇幅原因就不舉了。倒是希望題主還是認真些,嚴謹些。
-
7 # 阿丹151014015
對於賈母真的覺得有網友比我說得更透徹,非常認同這個觀點:
“賈母誰都不喜歡啊,就喜歡自己,吃喝玩樂,拍媳婦王夫人的馬屁,因為王子騰昇遷,王子騰老婆生日,她讓賈家女孩們都去。她要保證自己的享受,大兒媳孃家沒背景,她就欺負她。她是賈家最高統治者,她有能力阻止親孫女迎春的婚事,她能為她的親孫子和外甥女決定婚姻,她能給惜春,賈環蘭,更多的公平和愛,可是她沒有,因為他們沒背景供她享受,她喜歡三丫頭,因三丫頭她想換取她繼續榮華富貴的資本,曹雪芹蜻蜓點水的寫了她的能幹,快樂,善心,向佛,但曹老夫子用大量的筆墨貶她的不作為,自私自利。這就是紅樓夢的魅力,就看每個看官的理解了。”
“老太太內心第一第二都是自己,沒有別人,要是她真的愛林妹妹,她可以作主的,她怕王夫人不高興,因為王夫人喜歡薛寶釵,老太太要為自己打算,畢竟王子騰正飛黃騰達呢。”
賈母愛自己勝過愛所有人,孫輩們在賈母內心的排位寶玉第一、黛玉第二。賈母心疼親外孫女兒的確是真的,然而這種出於親情的心疼寵愛卻未必能和“寶黛姻緣”上什麼必然的關係。在林如海還在世的時候,賈母派人派船到揚州等候了幾個月終於將林大小姐接進了京都的賈府中,或許在這個時候賈母心裡的確是對“寶黛姻緣”有些想法的。然而在林如海過世之後,事情早已經是時過境遷了。
賈母是在關鍵時刻能夠做到果斷取捨的人。老祖宗賈母是在賈府裡“從重孫子媳婦做到有重孫子媳婦”的最高精神領袖,是在做當家媳婦的時候比鳳姐“還來得”的當家媳婦,賈母她人家的“揣著明白裝糊塗”和殺罰決斷的功夫當然都是在鳳姐之上的。
另一位網友這樣說:
“賈母疼愛林黛玉是真,但更疼愛賈寶玉,她也知寶玉只愛黛玉,黛玉如不能嫁寶玉便無出路,但黛玉弱不經風的體質,孤傲的性格人緣難結,這並不是賈母想要的孫媳,最終選擇並無親情的薛寶釵,這一切都是為寶玉著想,而顧不得黛玉的死活了。”
原著第七十八回中為了給鳳姐配藥,從賈母房中找出來的一大包人蔘,表面上好內裡“糟朽爛木”失去藥力。曹翁以此來寓意敗落中的賈府,也是直接以此來指向貌似“風流人物”實則老邁而自私已經失去了往日威風的賈母。
唯有“創新”改編的87版中,賈母賈寶玉反而成了憂慮賈府和大觀園現實的人,就連王夫人送給劉姥姥一百兩銀子的事都要改成是賈母送給了劉姥姥一百兩銀子。賈母賈寶玉幾乎被87版編劇重塑成了“高大全”,尤其王夫人寶釵襲人被矮化成了“假惡醜”。
單從題主的問題描述就能看出來,題主就是直接把“創新”改編的87版當成了原著在解讀了。王扶林導演說過“87版是簡化通俗小人書版”,僅從87電視劇來理解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一定是會被誤導的。在87版“原創”結局中賈母力挺“寶黛姻緣”到底,這真的就是87現代青年編劇周嶺老師“原創”出來的笑話。如此精明幹練的“人精”賈母怎麼會變成了一個不顧賈府前途,一心要用半罐“西洋參湯”來固執堅守“寶黛姻緣”的“老糊塗”了呢?
回覆列表
賈母和王夫人之間最大的矛盾在於寶玉的妻妾人選不一,這是後來才產生的齟齬。除卻這個因素,王夫人在各方面都符合賈母的兒媳婦標準。王夫人與賈政的婚姻情狀,和寶玉與寶釵的婚姻情狀大不相同。王夫人和賈政的婚姻,總的來說還算和美。
王夫人在姐妹中排行第二,賈政在兄弟中排行第二。排序上兩人亦是匹配相當。
王夫人做女孩兒時,與兄長居住在京,管理家務,接待堂客,可見王夫人年紀輕輕已有治家能力。
王夫人接待窮親戚劉姥姥母女,給劉姥姥留下了著實響快、會待人、倒不拿大的印象。可見王夫人善於待人接物,懂得處理人際關係。
家世好,有能力,善處世。選這樣的姑娘做兒媳,賈母的做法沒毛病。
“我如今老了,那裡還巧什麼。當日我像鳳哥兒這麼大年紀,比他還來得呢。他如今雖說不如我們,比你姨娘強遠了。你姨娘可憐見的,不大說話,和木頭似的,在公婆跟前就不大顯好。鳳兒嘴乖,怎麼怨得人疼他。”
賈母說王夫人“不大說話,和木頭似的,在公婆跟前就不大顯好”。這是嫌棄王夫人嗎?當然不是。
賈母這話是當著薛姨媽、寶釵、鳳姐、寶玉說的,這四個人都是王夫人的至親,薛姨媽和寶釵又是賈府的客人。在這麼和諧的氣氛下,賈母若對王夫人口吐嫌棄,那就太不會做人、太蠢了。
寶玉說:“若這麼說,不大說話的就不疼了?”賈母道:“不大說話又有不大說話的可疼之處,嘴乖的也有一宗可嫌的,倒不如不說話的好。”賈母固然喜歡嘴乖的,但也能看出不大說話的好來。
賈母年輕時就是個巧嘴利舌的,現在老了喜歡熱鬧,她會更偏愛鳳姐這樣口齒伶俐的人,但不是就一定會討厭嘴笨的。
我們在生活中不會只喜歡某一類人,我們的朋友裡往往既有開朗活潑的,也有端莊持重的。我們對一個人印象的好壞,取決於相處時的舒適度,只要對方的言行令自己舒坦,就會產生好感。
王夫人的言行基本能符合賈母的心意,所以賈母對薛姨媽說:“你這個姐姐他極孝順我,不像我那大太太一味怕老爺,婆婆跟前不過應景兒。可是委屈了他。”
賈母與王夫人婆媳之間,如果沒有金玉良緣與木石姻緣的暗鬥,可以稱得上是和諧婆媳標範了。
賈政打寶玉,王夫人雖說是哭勸,事後也贊成襲人所說的“二爺也須得老爺教訓兩頓”。在管教孩子方面,王夫人賈政夫婦沒有太大紛爭。
王夫人和賈政育有兩子一女,生小兒子寶玉的時候,王夫人已經三十多歲。夫妻倆的感情不算差。
有人覺得賈政偏愛趙姨娘,對王夫人感情淡泊,筆者不敢苟同。漢武帝先前寵幸衛子夫,後來又寵愛李夫人、王夫人、鉤弋夫人,後來寵幸別人並不能抹去曾經寵愛衛子夫的事實。
賈政娶趙姨娘時,王夫人已經三十多歲,色衰愛弛,這是人性的規律。更偏愛年輕的小妾,不代表夫妻之間沒有了恩情。再說,這是時間的無情造所成,不是王夫人的過錯,賈政不管娶誰,都難逃一老。王夫人與賈政夫妻之間具備基本的恩愛、尊重、和諧。
寶玉和黛玉青梅竹馬,性情投契,價值觀一致,構築出至死不渝的愛情。寶玉懷揣被黛玉填滿的心,寶釵想走進去,何其艱難。
寶玉從小就厭惡舉業之道,而寶釵視孔孟之道為正途。一個離經叛道,一箇中規中矩,步調很難一致。
賈政自小酷愛讀書,欲以科甲出身。父親臨終上遺本,皇帝恩賜他一個主事之銜,仕途走的非常順利。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如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文人年輕時詩酒放誕,也是常情,並不代表他就一定離經叛道。賈政的車轍,從未離開過正軌。
王夫人的言行舉止,都符合貴婦人典範,孔孟之道也是她所認可的。王夫人和賈政之間不存在價值觀迥異的苦惱。
王夫人逼死了金釧兒和晴雯,這是她人性中最大的汙點。賈政雖說因金釧兒死痛揍寶玉,看他素喜賈雨村這種卑劣貪酷之輩,也比王夫人好不到哪去。這夫妻倆各方面都差不多,沒有個性上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