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語是波蘭醫生柴門霍夫博士於1887年創制的一種語言,至今已一百餘年,其內在理想是在各民族之間架起中立的橋樑,大家平等交流,弘揚愛戴本民族與全人類相統一的博愛精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54年和1985年兩次頒文肯定世界語在為促進人類交流方面取得的成就,並倡導全球性的世界語推廣與使用。 目前,全世界約有2000萬人學習和使用世界語,各國定期出版的世界語刊物逾千種,有一百多個國家成立了國家級世界語組織,還有近百個專業性的世界語國際機構,包括幾乎所有社會行業。雖然取得了不少進展,但其發展並非一帆風順。二戰後,隨著美國的空前強大,美式英語風靡大半個地球,也給世界語的推廣造成了很大的障礙。現在在歐洲幾乎所有國家的世界語組織都存在成員老化的問題,而亞洲的世界語組織則面臨年齡結構不合理、機構鬆散、成員分化、水平參差不齊等困難。 當一個德華人和義大利人相遇時,他們終究需要一種雙方都掌握的語言進行交流。這種語言會是世界語嗎?很遺憾,這種機率目前實在太小。儘管許多世界語推廣工作者做了長期大量的工作,世界語的境遇只比那些湮滅了的其他“人造”國際語要好一些。支持者認為世界語的優勢在於沒有“民族性”, 因此也就不會帶來語言上的“霸權”和“不公平”,但這也許恰恰是世界語不那麼吸引人的原因。另外,當週圍環境已經將英語作為通行語言時,誰願在學習英語的同時,花更多的時間、精力和錢財去學習沒有幾個人懂的世界語呢? 語言內部原因 世界語雖然冠以“世界”的頭銜,但不同國家和地區語言的多樣性致使其難以“以一概全”。眾所周知,中文、日文等屬於象形文字,印歐語系主要是字母語言,兩者的差別顯而易見,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困難和所需技巧也大相徑庭。世界語的詞根60%來自拉丁語族,30%來自日耳曼語族,10%來自斯拉夫語族,可見它與世界各語言的接近程度並不相同,屬拉丁語族的語言學習者更容易掌握,但對於比如漢語語言使用者來說,仍然要求具備較好的英語或其他外語基礎為前提。並且這三個語族的總人口數和它們所包含的語言數,在合計人數和語言數中都只佔少數,以歐美為導向,未能名副其實跨越國界。柴門霍夫在公佈這一語言方案時,制定了語法的16條基本規則,把世界語的發展規範在這16條基本規則之中。一百多年過去了,世界語的16條語法規則沒有變,世界語沒有演變成另一種方言,卻也沒有因被世界各華人民學習、推廣和使用而實現其作為全人類共同語言的初衷。作為一種人造語言,世界語只能在詞彙方面發展,語音、語法沒有任何變化,語言學習最需要培養的是應用能力,可是當前世界語應用範圍相當侷限,特別是日常應用幾乎為零,教學過程中除了語音、語法、詞彙的堆砌外,語用無從談起。 外部原因 每一個民族的語言都有一個民族或國家作它的載體和後盾,某種語言的復興或傳承必須得到必要的人力、財力和政府專職機構的支援。從事世界語傳播的國際性組織都只是胸懷熱情和美好願望,一開始就採用自願原則,無視當前世界各國經濟政治地位上的差異,缺乏強大國家機器的捍衛沒有能征善戰的軍隊作前鋒,自然寸步難行。另外,世界語的學習動機和欠缺的教學方法都限制著它的進一步發展。侯志平認為:“和其他外語相比較,我們不必在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上下很大的工夫。因為自願參加世界語學習的人,都有一種為獻身世界語而奮鬥的精神。”可是學習需要外在和內在的動力同時作用,特別對於年齡越小的語言學習者來說,外在動力的需要就越大, 完全靠自覺自願的原則似乎太理想化。世界語象是一座空中樓閣,沒有堅固的民族基礎,沒有它所代表並服務的政治經濟基礎。它的創造者聲稱其屬於全世界、全人類,其實卻不屬於任何人。 在世界語壯志未酬的同時,我們卻目睹了英語成為全世界通用語言的趨勢。 英語最早由日耳曼人人侵英國的南部和東部得到發展隨後又散播到西部和北部進人愛爾蘭。從文藝復興到18世紀由英國海軍和移民者把英語帶到了北美和澳洲:在19世紀大英帝國的鼎盛時期,英語成為非洲大部分地區、印度次大陸以及如香港、新加坡等經濟前沿地區和國家的官方語言。今天,在國境外說英語的人口己遠遠超過了國境內的本土語言持有者,這樣看來,英語已不只屬於一個國家或民族。 英語被稱作一種國際性語言,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指它的使用範圍,另外還可以指它的詞彙來源。英語的形成和發展,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兼牧並蓄。如果我們比較一下英語和同屬一支的德語,英語易學、易用,越來越“大眾化”的特點就愈加凸顯。英語詞彙有80%來源於外語(凱爾特語,日爾曼語,德語,斯堪德納維亞語言,荷蘭語,羅曼斯語,拉丁語,法語,西班牙語等),它幾乎和歐洲所有的語言都有相通之處。20世紀以來,隨著英語影響的持續擴大,大批英語詞彙融入其他國家的語言,但英語吸收外來詞的現象仍然非常普遍。 另外,英語的擴張伴隨著軍事、經濟、政治的擴張,更準確地說,語言擴張只不過是軍事、經濟、政治擴張的伴隨物而已,但這個伴隨物反過來卻起著“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在當前的經濟政治秩序下,不發達國家要尋求發展必須放眼全球,必須向發達國家學習技術,利用它們的資金,學習英語成了必然之需,英語的擴張從殖民地時期的強制性轉向了為了主動交流的自發自願性,但同時這些國家也在賦予英語一如今這個跨越國界的詞語一更多的形式和內涵。 各民族的語言,各有優缺點,都需要不斷完善。一種語言的影響大小,最終取決於使用該語言的國家和民族的經濟和政治實力。世界語的誕生最初並不是為了抵制語言霸權,而是為了實現國際共同語言的理想;從英語的歷史地位和現狀來看,英語作為一種主要國際語言,現在正在而且今後還會繼續發揮重要作用。當然,在經濟全球化的今日,為了加強國際合作,這兩種語言都值得重視,我們應該容許這兩種語言並行應用和自然發展,或許可能要經過世界公眾好幾個世紀的實踐,而後在其中做出自然選擇。
世界語是波蘭醫生柴門霍夫博士於1887年創制的一種語言,至今已一百餘年,其內在理想是在各民族之間架起中立的橋樑,大家平等交流,弘揚愛戴本民族與全人類相統一的博愛精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54年和1985年兩次頒文肯定世界語在為促進人類交流方面取得的成就,並倡導全球性的世界語推廣與使用。 目前,全世界約有2000萬人學習和使用世界語,各國定期出版的世界語刊物逾千種,有一百多個國家成立了國家級世界語組織,還有近百個專業性的世界語國際機構,包括幾乎所有社會行業。雖然取得了不少進展,但其發展並非一帆風順。二戰後,隨著美國的空前強大,美式英語風靡大半個地球,也給世界語的推廣造成了很大的障礙。現在在歐洲幾乎所有國家的世界語組織都存在成員老化的問題,而亞洲的世界語組織則面臨年齡結構不合理、機構鬆散、成員分化、水平參差不齊等困難。 當一個德華人和義大利人相遇時,他們終究需要一種雙方都掌握的語言進行交流。這種語言會是世界語嗎?很遺憾,這種機率目前實在太小。儘管許多世界語推廣工作者做了長期大量的工作,世界語的境遇只比那些湮滅了的其他“人造”國際語要好一些。支持者認為世界語的優勢在於沒有“民族性”, 因此也就不會帶來語言上的“霸權”和“不公平”,但這也許恰恰是世界語不那麼吸引人的原因。另外,當週圍環境已經將英語作為通行語言時,誰願在學習英語的同時,花更多的時間、精力和錢財去學習沒有幾個人懂的世界語呢? 語言內部原因 世界語雖然冠以“世界”的頭銜,但不同國家和地區語言的多樣性致使其難以“以一概全”。眾所周知,中文、日文等屬於象形文字,印歐語系主要是字母語言,兩者的差別顯而易見,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困難和所需技巧也大相徑庭。世界語的詞根60%來自拉丁語族,30%來自日耳曼語族,10%來自斯拉夫語族,可見它與世界各語言的接近程度並不相同,屬拉丁語族的語言學習者更容易掌握,但對於比如漢語語言使用者來說,仍然要求具備較好的英語或其他外語基礎為前提。並且這三個語族的總人口數和它們所包含的語言數,在合計人數和語言數中都只佔少數,以歐美為導向,未能名副其實跨越國界。柴門霍夫在公佈這一語言方案時,制定了語法的16條基本規則,把世界語的發展規範在這16條基本規則之中。一百多年過去了,世界語的16條語法規則沒有變,世界語沒有演變成另一種方言,卻也沒有因被世界各華人民學習、推廣和使用而實現其作為全人類共同語言的初衷。作為一種人造語言,世界語只能在詞彙方面發展,語音、語法沒有任何變化,語言學習最需要培養的是應用能力,可是當前世界語應用範圍相當侷限,特別是日常應用幾乎為零,教學過程中除了語音、語法、詞彙的堆砌外,語用無從談起。 外部原因 每一個民族的語言都有一個民族或國家作它的載體和後盾,某種語言的復興或傳承必須得到必要的人力、財力和政府專職機構的支援。從事世界語傳播的國際性組織都只是胸懷熱情和美好願望,一開始就採用自願原則,無視當前世界各國經濟政治地位上的差異,缺乏強大國家機器的捍衛沒有能征善戰的軍隊作前鋒,自然寸步難行。另外,世界語的學習動機和欠缺的教學方法都限制著它的進一步發展。侯志平認為:“和其他外語相比較,我們不必在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上下很大的工夫。因為自願參加世界語學習的人,都有一種為獻身世界語而奮鬥的精神。”可是學習需要外在和內在的動力同時作用,特別對於年齡越小的語言學習者來說,外在動力的需要就越大, 完全靠自覺自願的原則似乎太理想化。世界語象是一座空中樓閣,沒有堅固的民族基礎,沒有它所代表並服務的政治經濟基礎。它的創造者聲稱其屬於全世界、全人類,其實卻不屬於任何人。 在世界語壯志未酬的同時,我們卻目睹了英語成為全世界通用語言的趨勢。 英語最早由日耳曼人人侵英國的南部和東部得到發展隨後又散播到西部和北部進人愛爾蘭。從文藝復興到18世紀由英國海軍和移民者把英語帶到了北美和澳洲:在19世紀大英帝國的鼎盛時期,英語成為非洲大部分地區、印度次大陸以及如香港、新加坡等經濟前沿地區和國家的官方語言。今天,在國境外說英語的人口己遠遠超過了國境內的本土語言持有者,這樣看來,英語已不只屬於一個國家或民族。 英語被稱作一種國際性語言,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指它的使用範圍,另外還可以指它的詞彙來源。英語的形成和發展,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兼牧並蓄。如果我們比較一下英語和同屬一支的德語,英語易學、易用,越來越“大眾化”的特點就愈加凸顯。英語詞彙有80%來源於外語(凱爾特語,日爾曼語,德語,斯堪德納維亞語言,荷蘭語,羅曼斯語,拉丁語,法語,西班牙語等),它幾乎和歐洲所有的語言都有相通之處。20世紀以來,隨著英語影響的持續擴大,大批英語詞彙融入其他國家的語言,但英語吸收外來詞的現象仍然非常普遍。 另外,英語的擴張伴隨著軍事、經濟、政治的擴張,更準確地說,語言擴張只不過是軍事、經濟、政治擴張的伴隨物而已,但這個伴隨物反過來卻起著“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在當前的經濟政治秩序下,不發達國家要尋求發展必須放眼全球,必須向發達國家學習技術,利用它們的資金,學習英語成了必然之需,英語的擴張從殖民地時期的強制性轉向了為了主動交流的自發自願性,但同時這些國家也在賦予英語一如今這個跨越國界的詞語一更多的形式和內涵。 各民族的語言,各有優缺點,都需要不斷完善。一種語言的影響大小,最終取決於使用該語言的國家和民族的經濟和政治實力。世界語的誕生最初並不是為了抵制語言霸權,而是為了實現國際共同語言的理想;從英語的歷史地位和現狀來看,英語作為一種主要國際語言,現在正在而且今後還會繼續發揮重要作用。當然,在經濟全球化的今日,為了加強國際合作,這兩種語言都值得重視,我們應該容許這兩種語言並行應用和自然發展,或許可能要經過世界公眾好幾個世紀的實踐,而後在其中做出自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