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麥克瘋說電影
-
2 # 令狐伯光
林超賢應該屬於香港d青年導演之一,按照中國內地導演說法便是第六代大導演。比起王家衛,徐克等大導演,顯然是要晚上一輩的。但與30歲到40歲的青年導演相比,明顯又要大不少。
林超賢師承香港大導演陳嘉上,早期一直是陳嘉上的副導演,直到1997年才獨立執導電影《g4特工》,口碑質量都破受好評。但眾所周知,97年過後因為大環境的原因,香港電影走了下滑路。
當時,林超賢執導的電影作品可以說地位比較尷尬,但即使是如此,林超賢導演憑藉才華,這也是林超賢第一個階段。
第1:初執導筒的反套路香港警匪片林超賢導演開始獨立執導,作品是香港黑幫片和警匪片《野獸刑警》和《江湖告急》兩部作品。
這兩部作品與當時極致的杜琪峰的銀河印象相比,再到與當時紅邊整個華語圈的《無間道》相比,當時並不那麼顯眼。相信只要看過這兩部作品的觀眾都會明白,這兩部作品非常的反套路。
這在向來勝產警匪片,或者黑幫片的香港電影來講,絕對也是一個出類拔萃的異類。證明林超賢導演,是能夠拍好本土型別港片。
在2000年後面頭幾年,林超賢導演後面幾部作品,在不景氣的本土香港警匪片上搖擺糾結,直到2008年,林超賢來到了第二個階段。
第2:林超賢現實和商業結合俱佳的電影作品2008年,林超賢拍出集人性,現實,還有商業元素俱佳的作品《證人》,這部作品是張家輝演員生涯的轉折點,再到後面又拍了《線人》,變成謝霆鋒演員生涯的轉折點。
《證人》《線人》這兩部作品,無論從哪方面來看,都是華語片市場上非常成功的作品。後面《魔警》也屬於此類,但口碑和質量,便是顯得不如前面兩部了。
可能林超賢意識到此類電影難以突破,或者林超賢不侷限於這種太小的香港警匪片,於是拍攝了商業元素更濃郁,槍戰場面更激烈的《神槍手》《火龍對決》和《逆戰》,但城市背景的限制,再到現實層面不能支撐的香港警匪片,發揮的空間最終沒有太大。在此過後,林超賢又拍攝華語電影當中少有的體育電影《激戰》與《破風》,尤其前一部作品《激戰》,可謂是好評如潮,有些像是為第三階段作品做準備,也是導演生涯的一個插曲。
第3:林超賢的《行動系列》,代表華語商業特效大片的未來2015年,林超賢憑藉多年槍戰警匪片的經驗,對於軍事動作片的濃厚興趣,得到了中國官方的大力支援,題材背景和投資資本都全方位解決,於是拍出了《湄公河行動》和《紅海行動》兩部作品。
這兩部作品由於有官方背景,故事內容又紅又專,在所謂深度上可能有些欠缺。但製作層面,再到故事劇情,還有人物塑造,可以說完全不遜色頂級的好萊塢特效大片,這也是中國電影需要的商業大片。
林超賢導演未來的作品是《緊急救援》,雖然名字裡面沒有行動,但配置與背景和前兩部作品相同,非常值得期待,這才是中國商業大片的未來。
回覆列表
林超賢於80年代初期入行,最早師從陳嘉上學習電影製作,同時還為其擔任副導演,曾參與過周星馳的《逃學威龍》、成龍的《霹靂火》以及劉德華的《天地雄心》等等。隨後獨立執導了自己的處女作《G4特工》,憑藉緊湊的劇情佈局,極強的戲劇張力以及對大場面嫻熟的掌控能力在影壇一炮而紅。
林超賢趕上了香港電影最好的時代,也趕上了最壞的時代,他為之付出過巨大精力的愛情片《天旋地戀》,反江湖片《江湖告急》以及警匪片《重灌警察》,當年因為影市的不景氣均不賣座,直到很多年後才被人們重新視作經典,這時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林超賢身上才繼承了港片輝煌時期的優良血統。
懂得如何利用商業化作品來宣洩和抒發自我,這讓林超賢成為了香港中生代導演中舉足輕重的人物。隨後由他執導的《豪情》、《衝鋒陷陣》以及《千機變》這幾部影片,雖然從形式上看有些流於表面化,但其實處處都在向傳統致敬,有著自己的“精氣神”。林超賢早期作品多立足於本土,不太注重向國際化靠攏,因此被很多人認為他只能拍港片。後來,林超賢用打進內地的作品《風雲決》,證明了自己擁有摒棄香港與內地之間文化差異的能力。後來他還挑戰了紅色經典《閃閃的紅星》動畫片版本,讓這一內地觀眾都家喻戶曉的故事煥發了新的生命力,頗具神韻,要知道要讓香港導演來拍紅色文化絕非易事,《紅星》動畫版的誕生,其實也是林超賢對於內地主流文化探索的開始。
然而真正考驗一個導演功力和水平的當然還是真人電影。與此同時,林超賢並沒有放棄拍他最拿手,也是最喜愛的警匪槍戰片,從08年到12年,他用製作精良,場面宏大的《神槍手》、《證人》、《火龍對決》、《線人》和《逆戰》,為港式警匪片注入了強心劑。這幾部電影不僅沿承了香港警匪片酣暢淋漓的火爆風格,讓警匪電影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同時還突破了傳統形式化的格局,以細膩的情感和飽滿的人物取勝,也讓林超賢磨鍊得更加成熟。在他的手裡,張家輝,謝霆鋒先後拿了影帝,於是圈子裡“想要拿影帝,就找林超賢”這樣的說法也就流傳開來。
從2016年開始,林超賢的導演事業還有影響力都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峰——他執導的《湄公河行動》,還有今年的《紅海行動》,都先後成為了“國寶級電影”。
這幾部電影的成功,或者說是林超賢的成功離不開以下幾點:第一,他們找對了題材,號準了脈。第二,《湄公河》和《紅海》嚴格意義上來說屬於主旋律電影,如何在主旋律和商業化娛樂化之間找到平衡點,拍港片出身的林超賢在其中能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第三,拍攝大量警匪片累積下的經驗,和對主流文化的悉心研究讓林超賢在影壇中最終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同時也成功地邁入了中國一線商業片大導演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