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榮耀歷史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排名次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在前在後代表的是這個人在上位者心中的地位,作為唐太宗論功行賞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先後順序,就是代表的這24人在李世民心中的分量!

    李世民是根據什麼來制定這份“功勞簿”的呢?當然是對大唐王朝的貢獻,但是僅僅這樣夠嗎?別忘了,這是李世民編寫的,不是李淵編寫的,所以在這份功勞簿裡佔比權重還有很大一塊是:“你為我李世民當上皇帝做了多大貢獻”!

    簡單來說,我發動玄武門事變奪取皇位的時候,誰贊成,誰反對,誰沉默!贊成的我賜予你榮華富貴,反對的你別讓我抓住把柄,沉默的就請繼續沉默。

    玄武門事變5個一等功臣:長孫無忌(第1),杜如晦(第3),房玄齡(第5),尉遲敬德(第7),侯君集(第17);

    前四個都是在前列,有人說侯君集怎麼才第17?那是因為他除了玄武門之變,在大唐統一的過程中功績並不突出,也許沒有玄武門之變,他都沒法入選大名單。

    另外其他參與玄武門之變的人:

    高士廉(第6),蕭瑀(第9,沒有直接參與玄武門之變,那時他正和李淵在海池划船,知道玄武門事變後積極勸說李淵把權力交給李世民),段志玄(第10),屈突通(第12),長孫順德(第15),張公謹(第18),程咬金(第19)。

    那麼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的,除了不在京城或者已經逝世,如李孝恭(第2,已經逝世),劉弘基(第11,駐守邊關),殷開山(第13,已經病逝),柴紹(第14,駐守邊關),張亮(第16,鎮守洛陽),虞世南(第20,文臣),唐儉(第22,任職外地);

    剩餘沒有參與玄武門之變大家比較熟知的就剩三位:李靖、李勣、秦瓊,他們三人早年跟隨李世民打天下,在奪嫡之爭保持中立。

    李靖,第8,這個排名很靠前了,確實是這樣的,那是因為李靖功勞太大,大唐南邊疆域一半是他打下來的,後來還擊敗突厥,讓唐太宗一洗渭水之盟的恥辱,被封為大唐軍神,如果是李淵來封賞,李靖應該是前三,所以還是因為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拖了後腿。

    李勣,秦瓊就沒有李靖這麼高的威望了,也許他倆保持中立是李世民心中的痛,試想一下平時對你們那麼照顧,帶著你們出生入死,現在需要你們表忠心,你們卻保持沉默。我們可以設身處地地想想,陌生人不支援自己也就算了,堅定的戰友、部下甚至是朋友都不支援自己,這才是最傷心的,但是兩人還是有不少功勞的,所以李世民將兩人仍在末尾也就不足為怪了。

    另外不要被《隋唐英雄傳》給誤導了,秦瓊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李建成也不是他殺的,是李世民親手殺的,齊王李元吉是尉遲恭殺的。

    綜上,李勣和秦瓊排在二十四功臣末尾不是巧合,而是必然,同樣也不是因為兩人講義氣或者功勞低,而是兩人沒有支援李世民奪嫡。

  • 2 # 漁耕樵讀

    我覺得你想多了,很顯然凌煙閣不是完全根據功勞排的,至少不是完全根據對唐朝的功勞的排的。我們可以先看一下凌煙閣的排序。

    第一,司徒長孫無忌。

    第二,司空李孝恭。

    第三,司空杜如晦。

    第四,司空魏徵。

    第五,司空房玄齡。

    第六,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右僕射高士廉。

    第七,開府儀同三司,尉遲敬德。

    第八,特進李靖。

    第九,特進蕭禺。

    第十,輔國大將軍,段志玄。

    第十一,輔國大將軍,劉弘基。

    第十二,尚書左僕射屈突通。

    第十三,陝東道右僕射殷開山。

    第十四,荊州都督柴邵。

    第十五,荊州都督長孫順德。

    第十六,洛州都督張亮。

    第十七,光祿大夫吏部尚書侯君集。

    第十八,左驍衛大將軍張公瑾。

    第十九,左領大將軍程知節。

    第二十,禮部尚書虞世南。

    第二十一,戶部尚書劉政會。

    第二十二,戶部尚書唐儉。

    第二十三,兵部尚書李績。

    第二十四,徐州都督秦瓊。

    我之所以給他們一一列出,是因為這樣列出來就一目瞭然了,其實凌煙閣的排名是按照官的大小排列的,既不是按照功勞,更不是按照爵位。

    其實排名最高的應該為三師,太師,太傅,太保,太師負責武,太傅負責文,太保負責君主的安全,但是後來三師逐漸為虛銜,所以被排除在外。那接下來就是三司,司馬(後改太尉),司徒,司空。長孫無忌為司徒,理所當然的排在第一位,房玄齡,杜如晦,魏徵,李孝恭贈司空應該是並列的。

    開府儀同三司則是指的按照三司的待遇,但是地位仍然是排在三司之下。接下來就是特進,最早的時候特進是因為有些官員老邁致仕,特別允許以宰相待遇覲見皇帝,所以被稱作特進。在隋朝以前,特進排在開府儀同三司之前,在唐朝正二品,而開府儀同三司為從一品,所以排在開府儀同三司三司之下。

    大將軍最早的時候排在太尉之前,韓信被劉邦封為大將軍位居三公之上,在韓信被誅殺後大將軍沒有再被授予過,直到漢武帝時期衛青被封為大將軍,同樣位居三公之上。在三國時期,曹操曾自封大將軍,封袁紹為太尉。但是引起了恥於在曹操之下,所以不肯接受,後來曹操把大將軍送給了袁紹,自封司空。

    但是凡是在大將軍前面再冠名字的就不是真的大將軍,比如輔國大將軍在唐朝為正二品,排在三司之下,尚書省最高長官是尚書令,因為李世民曾經是尚書令,所以後來沒有人再擔任尚書令,尚書省最高長官成了尚書令的副手左右僕射,在六部尚書之上。

    從排名來看,首先文臣排名普遍高於武將,參加過玄武門之變的普遍要比實際功勞排名靠前。

    這個排名只能說李績和秦瓊官職低,秦瓊在唐朝統一天下之後,一直重病纏身,所以官職也不會高了,李績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又沒有李靖那麼大的功勞,排在後面也是正常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甜瓜安東尼,為啥沒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