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幸福一家人0613

    60一70年代,土屋牆上正面端端正正的毛主席像,兩邊有楊子榮,郭劍光,李玉和,鐵梅,奶奶等樣板戲人物的像,窗花彩豔,門邊上有:風雨送春歸,風雪迎春到。的對聯。除夕,春節觀看社員們自演的樣板戲,藍球比賽,和村人同聚在大隊的舞臺下,藍球場,時不時的爆聲響。小孩對小孩,老人陪老人,青年找青年各種人群都有。

  • 2 # 銀河漁夫592

    我的童年回憶:我記得小時候感覺過年好興奮,有肉吃有新衣服穿!

    還可以和兄弟姐妹們一起去很遠的舅舅家姨媽家拜年!《那時還只是人行小道》

    與差不多年齡的表姨兄弟姐妹們一起玩樂,真的很開心!

  • 3 # 老周12345678901

    小時候過大年穿新衣,吃年糕放鞭炮見人就把紅包要 。孩子歡孩子喜,孩子逢人都施禮,腰一躬手一託,所有吃的都歸我。那時候我們小夥伴可以肆無忌憚的玩,放肆的玩鬧,沒有現在這麼多規矩。現在生活節奏太快,快得讓人趕不上趟了,拜年方式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陪父母陪老人的時間越來越短。每個人都為生活忙碌,不是淡了,是節奏快了。謝謝

  • 4 # 自然風57778401306

    一刀提出了兩個問題,小時候體現年味的趣事有哪些?人的一生伴著年輪走過,從小時候過來的人,特別懷念追憶童年。那時候過年的趣事有很多,都是大人們的事情,孩子們只有一顆天真爛漫的心,過年要穿新衣裳,有好飯吃,有少得可憐的壓歲錢,有湊熱鬧好玩的人多的地方。孩子們由大人駝在肩膀上去看大戲,戲臺子扎得很高,人來熙往,一陣陣敲鑼打鼓的聲音,小孩子看不懂那些古裝戲,他們的眼睛盯著小販們的苷蔗和糖果。這便是我們小時侯經歷過的濃濃的年味,這種年味成為了兒時的記憶。

    時隔半個世紀,現在過年的氣氛依然是很熱鬧,濃濃的年味並沒有變淡,時過境遷,換了一種形式,人們對過年的重視,是一代代相傳的,按古老的習俗還是那樣的過法,送走了一個又一個的年輪。現在沒有戲臺子,人們足不出戶呆在家裡看電視看手機影片,電子通訊技術的發達,網路時代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你不用駝著小孩去湊熱鬧看戲,呆在家裡什麼都能看到,你給小孩子的壓歲錢不是少得可憐的角幣,是百元大鈔的紅包。人們的生活品質提高了,年味沒有變淡。

  • 5 # WangjinZhi

    XiEⅩiEyAOqing小時候過年的時候。總是盼啊盼,盼到了過年。看著父母忙活,自己也跟著忙。父親一直忙於賺錢。母親張羅家裡的所有事情。我總是跟在母親身後,幫著幹活。記得是打掃衛生,貼對聯,放鞭炮。穿著新衣服,母親又做很多好吃的,那時條件差,設有太多的魚,肉。只是蘿蔔丸子藕合,地瓜片等。年三十這天中午一切準備好了。開始過早,放鞭炮。我問母親,你怎麼不給壓歲錢,母親說晚上正式過年再給。那時我才知道,是午夜12點辭舊迎新才是真正的過年。到初一這天一早家家戶戶放鞭炮,吃餃子,過後去拜年。還記得我們這裡初一早晨,家裡的什麼水都不能外倒。母親說那是破家裡的財氣。還有種說法,都去搶第一筒水。一個街上幾十戶人家用一個水龍頭。所以我起的很早爭取排第一號去搶那筒水。真是太有意思了。祝福朋友!節日快樂!

  • 6 # 然自利人陳全孝

    這就是人生的一個過程,誰也阻擋不了的,也是很短暫的。

    幼時的你,如今以成為一個老頭了。

    今天的你不會再象以前那麼幼稚了。環境也大不一樣了。

    城市和縣城也不一樣,不過到縣城還能找回點感覺來,每年春節前小孩嘴裡吹的氣球小哨農村縣城還是很多的,別有一番情趣。

    回到縣城,就能找回小時候的感覺。真的很美。

  • 7 # 勞動人民同志

    小時候過年,臘月二十四,趕年集,也沒什麼交通工具,可趕集的人還真多,大人小孩,人來人往,特別集市上,放鞭炮的響個不停!

    現在過年,不讓放鞭炮,感覺沒點年味,

    過年,主要,人情太淡了,人之間講究個情,沒有情,只有錢,所以過年也不熱鬧了!

  • 8 # Mark強9626

    小時候一到快過年的時候,家家都忙著準備年貨,小孩等著穿新衣服,路上行人大包小包的把單位發的副食品往家裡拿,大年夜白天小孩大人都理完髮,洗澡收拾乾淨吃飯,接著就是放煙花爆竹,然後大人打牌看春晚,到12點放完鞭炮睡覺到早上給長輩拜年去了。現在哪?只剩呵呵了

  • 9 # 有話要說886

    2 有趣的事,在小時候,就是在過年時放鞭炮。過年了,大人總會給幾角錢的壓歲錢。幾個小夥伴就合起來去買鞭炮。

    鞭炮買來,就專找有洞的地方,把鞭炮塞進去,點火,炸。或合一堆希泥,抱在鞭炮外,一炸,希泥飛得一身,好玩。小夥伴們就這樣惡作劇的放鞭炮,玩得不亦樂乎,開心得了不得。就因有這樣開心的年味,小時候真愛過年。

    二:現在年味越來越淡:

    1 是因為生活好。過節過年,吃的生活和一年四季365天差不多。

    2 是人與人之間情感似乎只看金錢,人情味、熱情味淡化了。如,過去過年時相互間都很熱情,互問候。而如今,同住一樓的人,門對門都不互打一聲招呼,沒有人情、熱情,況一個小區裡都各過各的,互不相識般,會有什麼年味。熱不起來的。

    (吃年夜飯)

    3 限制,如放鞭炮、煙花爆竹,到處都禁放,(為了安全,防止火災)。這樣,三十夜的過年除了看春晚,還有什麼熱鬧氣氛。當然,年味少是肯定了。

  • 10 # 時評百曉君

    小時候農村小孩幾乎家家戶戶都不怎麼寬裕,但就是盼望著過年。因為過年有很多樂趣,那時候窮但是真的很快樂。

    家家戶戶大掃除、貼春聯;

    小孩子會有很多玩伴,一起放鞭炮啊、跳皮筋、彈彈珠啊......;

    家裡殺豬宰羊,喜氣洋洋,有好吃的嘍;

    吃飽喝足上街,很多新奇小吃小玩意看得眼花繚亂還有舞獅子的;

    長大了,在一片鋼筋水泥叢林中蟄居,抬頭望不到天,樓上樓下生活氣息、吵架鬥嘴聲聲可聞但卻永遠大門緊閉,互不認識。更不可能放鞭炮,舞獅子,看露天話劇電影等集團活動了,到處自掃門前雪,鄰里不相往來,那還有年味。

    懷念從前,懷念小時候單純的快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是怎麼了光貓上的指示燈常亮不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