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3 管道的埋深 管道的埋深(管頂距路面)不應低於下面《路面至管頂的最小深度表》要求。路面至管頂的最小深度表(單位:米)類別 人行道下 車行道下 與電車軌道交越(從軌道底部算起) 與鐵道交越(從軌道底部算起)水泥管、塑膠管 0.70 0.80
1.0 1.5鋼管 0.50 0.60 0.7 1.2 進入人(手)孔處的管道基礎頂部距人(手)混凝土基礎頂部的距離,人孔不小於0.4米,手孔不小於0.15-0.3米;管道頂部距人(手)孔上覆底面的淨距不得小於0.3米。7.
2.4.4 管道的坡度 管道鋪設應有一定的坡度,以利滲入管內的地下水流向人(手)孔。管道坡度應為3‰—4‰,最小不宜小於2.5‰;如街道本身有坡度,可利用地勢獲得自然坡度。 管道坡度通常有一字坡和人字坡兩種。並應保證在同一人(手)孔中管道進出口處的高差不大於0.5米。局(站)前人(手)孔進局(地下進線室)的坡度方向應該是從局(站)(地下進線室)向局(站)前人(手)孔傾斜,以免地下水流入局(站)。 在縱剖面上管道由於躲避障礙物而不能直線建築時,可使管道折成兩段向下平滑地彎曲,以利滲水流向人(手)孔,而不得向上彎曲(“U”型彎)。7.2.4.5 溝寬的確定 溝底寬:管群寬(含包封)加兩側操作面寬度,以及底基超寬10釐米。 溝上寬:溝底寬加上放坡寬度。7.2.4.6 管道基礎的要求 通訊管道一般宜採用混凝土基礎,混凝土的標號、基礎寬度、基礎厚度應符合設計規定。 通訊管道基礎的中心線應符合設計規定,左右偏差應不大於10mm,高程誤差應不大於10mm,基礎的寬度和厚度負偏差應不大於10mm。 管道基礎寬度應比PVC管道組群寬度(不含包封)加寬160mm,(即每側各寬80mm)。 通訊管道基礎進入人(手)孔視窗2米範圍內的基礎,應按規定進行加配鋼筋,鋼筋應搭接在視窗上不小於100mm。 如遇土質較差或過重要公路地段,管道基礎內應考慮加配鋼筋,特別是流砂或淤泥地段,應先拋石夯實,再鋪設C15混凝土基礎,12孔以下按80mm,12以上24以下孔按100mm,24孔以上按12mm。 通訊管道的溝(坑)挖成後,凡遇被水沖泡的,必須重新進行人式地基處理,否則嚴禁進行下一道工序。7.2.4.7 管道鋪設 塑膠管的接續方法有多種,最常用的是套管插接法,塑膠管道在距人(手)孔3米內不宜接頭。 塑膠管群的層、列管道的介面應交錯排列,相鄰兩管之間應錯開不小於300mm。 多根塑膠管的組群管間縫隙宜為10~20 mm,每間隔2—3米可設塑膠管架(或綁紮固定一次)支撐,塑膠管群小於兩層時,進行整體固定,管群大於兩層時相鄰兩層為一組綁紮固定,最後對分組進行整體固定,保證管群的整體形狀統一,管間縫隙應採用1:2.5水泥砂漿進行填充,飽滿程度應不低於75%。 塑膠管道鋪設時受到地形限制或躲避障礙物時可鋪設彎管道,管材只能在外力作用下形成自然弧度,嚴禁加熱彎曲,彎曲半徑不得小於10米,同一段塑膠管道嚴禁出現反向彎曲(即S形彎)或彎曲部分的中心夾角小於900的彎管道(即U形彎)。 塑膠管應由人工傳遞放入溝內,嚴禁翻滾入溝或用繩索穿入孔內吊放。 塑膠管材標誌應朝上方,塑膠管的切割應根據孔徑大小選用不同規劃的栽管刀,管口斷面應垂直於管中心,平直、無毛刺。 進行連續作業時,先檢查密封圈是否完好,並將承接的內、外口清理乾淨,不得殘留淤泥雜物,然後將密封圈放置在承介面的中間一個波紋槽內,方向不應放反,在承介面內塗少量肥皂水,將插口端對準承口插入,直至牢固為止。 塑膠管道敷設後,其管頂覆土小於最小埋
7.2.4.3 管道的埋深 管道的埋深(管頂距路面)不應低於下面《路面至管頂的最小深度表》要求。路面至管頂的最小深度表(單位:米)類別 人行道下 車行道下 與電車軌道交越(從軌道底部算起) 與鐵道交越(從軌道底部算起)水泥管、塑膠管 0.70 0.80
1.0 1.5鋼管 0.50 0.60 0.7 1.2 進入人(手)孔處的管道基礎頂部距人(手)混凝土基礎頂部的距離,人孔不小於0.4米,手孔不小於0.15-0.3米;管道頂部距人(手)孔上覆底面的淨距不得小於0.3米。7.
2.4.4 管道的坡度 管道鋪設應有一定的坡度,以利滲入管內的地下水流向人(手)孔。管道坡度應為3‰—4‰,最小不宜小於2.5‰;如街道本身有坡度,可利用地勢獲得自然坡度。 管道坡度通常有一字坡和人字坡兩種。並應保證在同一人(手)孔中管道進出口處的高差不大於0.5米。局(站)前人(手)孔進局(地下進線室)的坡度方向應該是從局(站)(地下進線室)向局(站)前人(手)孔傾斜,以免地下水流入局(站)。 在縱剖面上管道由於躲避障礙物而不能直線建築時,可使管道折成兩段向下平滑地彎曲,以利滲水流向人(手)孔,而不得向上彎曲(“U”型彎)。7.2.4.5 溝寬的確定 溝底寬:管群寬(含包封)加兩側操作面寬度,以及底基超寬10釐米。 溝上寬:溝底寬加上放坡寬度。7.2.4.6 管道基礎的要求 通訊管道一般宜採用混凝土基礎,混凝土的標號、基礎寬度、基礎厚度應符合設計規定。 通訊管道基礎的中心線應符合設計規定,左右偏差應不大於10mm,高程誤差應不大於10mm,基礎的寬度和厚度負偏差應不大於10mm。 管道基礎寬度應比PVC管道組群寬度(不含包封)加寬160mm,(即每側各寬80mm)。 通訊管道基礎進入人(手)孔視窗2米範圍內的基礎,應按規定進行加配鋼筋,鋼筋應搭接在視窗上不小於100mm。 如遇土質較差或過重要公路地段,管道基礎內應考慮加配鋼筋,特別是流砂或淤泥地段,應先拋石夯實,再鋪設C15混凝土基礎,12孔以下按80mm,12以上24以下孔按100mm,24孔以上按12mm。 通訊管道的溝(坑)挖成後,凡遇被水沖泡的,必須重新進行人式地基處理,否則嚴禁進行下一道工序。7.2.4.7 管道鋪設 塑膠管的接續方法有多種,最常用的是套管插接法,塑膠管道在距人(手)孔3米內不宜接頭。 塑膠管群的層、列管道的介面應交錯排列,相鄰兩管之間應錯開不小於300mm。 多根塑膠管的組群管間縫隙宜為10~20 mm,每間隔2—3米可設塑膠管架(或綁紮固定一次)支撐,塑膠管群小於兩層時,進行整體固定,管群大於兩層時相鄰兩層為一組綁紮固定,最後對分組進行整體固定,保證管群的整體形狀統一,管間縫隙應採用1:2.5水泥砂漿進行填充,飽滿程度應不低於75%。 塑膠管道鋪設時受到地形限制或躲避障礙物時可鋪設彎管道,管材只能在外力作用下形成自然弧度,嚴禁加熱彎曲,彎曲半徑不得小於10米,同一段塑膠管道嚴禁出現反向彎曲(即S形彎)或彎曲部分的中心夾角小於900的彎管道(即U形彎)。 塑膠管應由人工傳遞放入溝內,嚴禁翻滾入溝或用繩索穿入孔內吊放。 塑膠管材標誌應朝上方,塑膠管的切割應根據孔徑大小選用不同規劃的栽管刀,管口斷面應垂直於管中心,平直、無毛刺。 進行連續作業時,先檢查密封圈是否完好,並將承接的內、外口清理乾淨,不得殘留淤泥雜物,然後將密封圈放置在承介面的中間一個波紋槽內,方向不應放反,在承介面內塗少量肥皂水,將插口端對準承口插入,直至牢固為止。 塑膠管道敷設後,其管頂覆土小於最小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