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葦渡江看潮生
-
2 # 侯榮漢270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歷史上,中華民族靠黃河養育了眾多的人口,使得中國在幾千年裡一直是世界大國。在唐朝以後,隨著經濟重心的南移,黃河更是顯現著他的魅力。歷史上,不論是哪個朝代,河流的航運價值都高於其他能力。雖然灌溉很重要,但是從南方源源不斷的運糧和其它物資更重要。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再加上中國多山的地形特點,河運的便利是最重要的。同時河運有利條件諸多,價格低廉、運量大、耗費勞力少等優點。
從隋煬帝開鑿京杭大運河就不難發現其中的端倪。其實從西安建都開始,渭河平原養育了眾多的人口,可是北方人口稠密,糧食消費遠遠大於本地的產出。這種情況下,就要從水熱條件好的南方運送糧食和其它物資過來。這時黃河及其支流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人們先透過京杭運河把糧食運送到淮河附近,在透過陸路轉運或者通濟渠運往洛陽、長安等地,在地勢低向高過度階段,也是透過陸路方式倒過去,再運送。或者是旱地行船,如黃河晉陝峽谷最大的水運障礙是壺口瀑布,透過壺口瀑布的方法是“旱地行船”。
這也當時大大促進了東西之間和南北之間的交流。尤其在宋朝開始,更是利用黃河和京杭運河頻繁起來。到元、明、清三代,黃河濟運和借黃行運為主要形式,南起餘杭(今杭州),北達京、津, 黃河漕運發展達到頂峰。那時,黃河航運可以說是,南來北往,絡繹不絕,形成一幅繁華熱鬧、船來舟往、人聲鼎沸的繁榮局面。當時的走西口、羊皮筏子都是用過黃河航運的。
後來,由於黃河的頻繁改道和地上河的逐漸形成,再加上現代交通運輸的發展,黃河的航運價值逐漸失去。其實上世紀50年代還有量不算小的黃河航運,但由於黃河水流不穩,動輒乾涸,冬季要封凍,春天有凌汛,相對陸運的優勢並不大。新中國鐵路網形成後,黃河航運也就成為地方性的輔助手段了。
到了交通發達的現代,中國在黃河上建了許多大型的水電站和大壩,並且沒有像長江一樣留下船隻通行的閘口,所以黃河航運更是廢棄了。在今天,我們只能在河流沿岸看到零星的快艇、漁船和遊船,以短距離為主了。
-
3 # 使用者1073991358859
因為泥沙淤積,所以其實黃河的水勢還是非常複雜的,雖然說河面上看上去非常平靜,但是河水中卻是暗流洶湧,一不小心就容易發生翻船的危險。再加上很多地方的黃河水都比較淺,這也會對大船行船產生影響,所以說黃河還是不太適合作為船運的載體。
回覆列表
黃河上游地勢落差大,中游壺口瀑布等限制,下游為地上河、泥沙淤積嚴重、有斷流,再加上整條河徑流量偏少且不穩定,河流航運價值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