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狐朽
-
2 # 影視圈Magazine
最新一季的愛情公寓雖好評不斷,但終歸還是沒有逃過抄襲的劫難。在這一季播出之前,《愛情公寓》就被大家稱為“攢”出來的作品,東抄一段,西抄一段,無數段子的疊加共同造就了一箇中國產《愛情公寓》出來。
這一季的《愛情公寓》播出還沒幾天就被爆出抄襲醜聞,在第八集劇中美嘉直播時所畫的三張畫都和B站知名up主老番茄在2017年的作品別無二致。
在網友發聲舉報後,1月15日晚電視劇官微和該片導演韋正均釋出致歉信,稱由於監管不力導致錯誤使用參考圖片,已對相關段落進行修改,更正的片段已於當晚上線。
9年前,《愛情公寓》橫空出世。
對於這部情景喜劇,不必再多做介紹了。雖然這部劇對於我沒有什麼“情懷”可言,但我必須承認,在大學的一段時間裡,這部劇給我帶來了不少歡樂。
本科一位室友的電腦裡存著愛情公寓第二、三季的資源。有一陣子,我有事沒事就跑到他的位置上,隨便開啟一集。於是,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45分鐘顯得實在有些短暫。
然而,在第四季播出之後,“愛情公寓抄襲”的言論被炒得沸沸揚揚。
一開始,我還將信將疑。直到我看了一位B站UP主“殘狼之卑”製作的系列影片後,我完全動搖了。
一、證據
說人家抄襲,不能口說無憑。而這位名為“殘狼之卑”的UP主在其製作的“愛情公寓的抄襲史”系列影片中,把該劇由於全盤抄襲而導致的人物性格和情商扭曲、劇情混亂、臺詞不合邏輯等問題一一揭露了出來,認真、細緻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
看過他的影片之後很多人的第一想法可能是:看個情景喜劇,至於這麼認真嗎?吃飽了撐的吧。
然而,這是個細思極恐的問題:由於抄襲而導致的種種問題,卻讓部分觀眾以所謂的“開心就好”為理由,對其視而不見、置若罔聞。
“殘狼之卑”的影片是否有說服力,不同的人自有不同的評判。當然了,不能老是拿人家當擋箭牌。我看過的美、英情景喜劇不多,但看過之後,確實能發現愛情公寓的部分情節與之非常相似,甚至是幾乎一模一樣的程度。
證據一:《老友記》第三季第10集。羅斯不小心弄傷了一個小姑娘的腿,為了幫她實現夢想,羅斯代替她去參加女童子軍的慈善義賣。而在愛情公寓第一季第19集中,曾小賢為了能當上公寓委員會主席,挨家挨戶推銷滅火器。這一段與前者的情節、視角和臺詞基本完全一樣,說是照搬過來的一點不過分:
只不過,愛情公寓把“推銷餅乾”改成了“推銷滅火器”。然而,在老友記中,羅斯是為了幫助小姑娘實現夢想而做的慈善義賣,而曾小賢則是為了個人利益。至於羅斯的扮演者大衛·休默和陳赫的演技孰高孰低,大家還是看過之後自行評判吧。
證據二:英劇《IT狂人》第三季第4集。珍要在股東大會上做演講,演講主題與計算機相關;然而珍卻對計算機一竅不通,於是她尋求羅伊和摩斯的幫助,羅伊和摩斯卻篡改了她的演講稿,還拿了一個黑色的空盒子,忽悠珍說這就是網際網路的本體。說到這兒,熟悉愛情公寓的筒子是不是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既視感?愛情公寓第三季第23集,與前者一模一樣的情節:曾小賢也要做網際網路演講,展博篡改演講稿,同樣拿了一個黑盒子騙曾小賢:
這裡得補一句,《IT狂人》是一部偏冷門、但非常好看的英國情景喜劇,而且如果你從頭到尾看下來,大概會得出一個結論:汪遠和韋正應該是這部劇的“忠實粉絲”。
二、劇粉是無辜的,但為抄襲無腦辯護的腦殘粉除外
愛情公寓系列從第一部到第四部,歷經5年的積累和沉澱,可以說積攢了一大批忠實粉絲。自己鍾愛的影視劇被傳出抄襲的醜聞,換做誰恐怕都會不舒服。
在網上曝光的大量有關愛情公寓抄襲的影片對比中,有一部分是強行對號入座、不具備說服力的,但仍然存在很多片段,可以認定重複率基本在90%以上。我算不上愛情公寓的忠實粉絲,不會理解他們在看到這些影片後的真實想法,但可以想象的是,他們的內心一定不會太好受。
但他們是無辜的,他們只是單純的喜歡和支援這部劇而已。因此,那些不分是非曲直、不分群體、草率的把所有愛情公寓的粉絲都視為腦殘的黑子,他們的言論是需要回擊和抵制的。
還有一類人,他們拿所謂的“情懷”當擋箭牌,以“快樂至上”為幌子,無視一切客觀、理性的分析,抱著“反正我愛看,抄了又怎樣”的無賴態度。他們的言論其實更值得警惕。
表面上看,他們非常“有道理”:情懷有了,開心有了,別人確實也管不著我。但實際上:在這個情懷氾濫的時代,越談情懷,就越容易上當。況且,在越來越崇尚個人意識的當下,人們很容易就會因為一句“我喜歡”而放棄進一步的思考。
想想近幾年層出不窮的粉絲電影吧。堆砌流量明星、劇情粗製濫造、演員演技尷尬是這類電影的通病。而出品這類電影的片方就是看準了部分觀眾的追星和懷舊心理:管它有沒有劇情,我就是奔著我家愛豆的顏和童年記憶來的。這樣做當然也沒什麼大問題,也會讓許多片方賺的盆滿缽滿。
長此以往,越來越多的人就會發現:原來拍電影賺錢這麼容易。於是,管他是什麼阿貓阿狗、有沒有過硬的專業素養,只要和經典IP掛鉤、主演長相耐看,來嘛,我們來拍個電影唄。製作週期極短,賺錢又快,何樂而不為?那些細心打磨劇本的編劇和導演、認真鑽研演技的演員是不是傻,有啥可琢磨的啊,在那想破了頭還不一定討好,還沒錢賺,一幫250。
電影市場充斥著這樣的氛圍,也難怪一部品質良好的《我不是藥神》被豆瓣網友捧成了神作的級別,因為我們是真的想看好電影啊!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所依賴、所懷念的所謂“情懷”,其實都是從人家那裡抄過來的;卻還有一群人在那嚷嚷著“我開心、我快樂、不服憋著”,這是件多麼可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