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十八點心理
-
2 # 千尋與意達
這個問題很複雜啊,因為乍看一旦焦慮產生過,那麼這就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我覺得簡單點,從時間線看吧。先看看你現在的焦慮是什麼,最開始是不是有什麼事件來源引起焦慮?如果有事件的話,先思考一下事件的具體性質。比如說,你是在某一次考試上偶然鬧肚子,那次考試沒考好。此後,你每次考試都會拉肚子,而且是真的要上廁所那種。這就是偶然不舒服,造成了不好的後果,然後引起了焦慮,焦慮又引起了真的不舒服。
想想最開始發生的事件,對你有幫助。
-
3 # 使用者67622665063古春
如何區分焦慮引起的不舒服?還是不舒服引起的焦慮?
焦慮是一種心理症狀,當人遇到某種事情沒來時,如學生高考,男女情人第一次接觸,等待一次重要的會見,到醫院接受醫生檢查等場面,常有焦慮的體驗。表現為內心緊張不安,心跳,預感到似乎將要發生某種不安情況而又難於應對的不愉快情緒。從這一點出發,焦慮是神經性的一種保護反應。它不是病理性的!是機體遇到某種突發事的一種正常反應。一般人都有體會。
當身體得了某些病,或遇到親友的特殊事,使內心受到刺激和影響,受到傷害而產生的焦慮症狀就是‘’不舒服引起的焦慮症狀!‘’
-
4 # 了緣3703
如何確認是焦慮引起的不服舒服?還是不舒服引起的焦慮。
如果一個人很健康。平時什麼病都沒有!忽然最近感覺到很不舒服,心慌失眠。心悸。大便不調。緊張出汗。檢查身體各項指標都很正常這個就是很有可能是焦慮。
再有本身就有什麼心臟病啊,血壓高啊!脾胃問題啊,腸胃不合啊!又有心火啊,肝火啊,肝氣不舒啊!這同樣可以產生焦慮。還有一個要注意研究分析病史了。究竟誰是在先行引起的。
疾病可以引起焦慮。焦慮也可以引起疾病。它們是相互作用的,相互影響的。
中醫講是辯證施治。治未病,不治以病。
西醫是通醫療儀器來鑑定人的各項指標是否正常醫生在對症干預。
總之,身體出現任何疾病還是及時對症的去找專業醫生治療,早發現早治療。
-
5 # 六趣大千
這問題是:如何區分是心理不舒服引起的身體不舒服?還是身體不舒服引起的心理不舒服?
都有!
具體情況得具體分析,事實上,前者發生的機率要遠大於後者。
身體上的不適,如果不是極嚴重的大病重病,一般很少會對心理產生較大影響,舉例來說,如果一個人因為闌尾炎而導致嚴重心理障礙的話,那這個人得脆弱成啥樣?當然了,如果是絕症,就不好說了,事關生死,心理容易扛不住。
而心理上的問題導致身體出毛病,幾乎是絕對的。大量的醫學實踐表明,心理障礙人士在心病解除以後,往往一些長久的身體症狀也隨之消失了。有位女士常年婆媳不和,導致神經衰弱,失眠,掉頭髮,抑鬱,莫名狂躁,在經過心理治療見效以後,她意外的發現,糾纏她多年的胃病,居然不藥而癒了,以前動不動就胃痛難忍,後來居然能大快朵頤了。
佛家講心外無物,一切都是心的投影,身體當然也是。所以說,誇張一點來說的話,一切的問題,都是心的問題。佛陀自己也有嚴重的身體疾病,似乎沒有證據表明他去了哪個醫院,找了哪個神醫,所有的記錄,都是他在自度度人。
回覆列表
你好,我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焦慮的特點有兩種,一種是焦慮的情緒體驗;一種是焦慮的身體表現。焦慮發作後,一般無明顯的誘因,也無相關的特定情境,發作一般不可預測。一般會表現強烈的恐懼、焦慮、以及明顯的植物神經系統症狀。那麼如何區別是焦慮引起的不舒服還是不舒服引起的焦慮呢?
首先:當有心律失常、腦缺血、冠心病、甲狀腺等病史的時候,那麼會隨之出現身體的不適感,在這之前,內心很平靜,沒有什麼特別的焦慮情緒出現,那麼這就是不舒服引起的焦慮了。
其次:如果缺乏明確物件和具體內容的提心吊膽以及緊張不安為主的情緒焦慮,隨之會出現一些肌肉緊張、身體不舒服、感到一些痛苦的體驗,而且睡眠也不好,吃不下飯之類的,那麼就是焦慮引起的不舒服。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出現了心境低落或者悲傷等情緒體驗時,那麼需要和抑鬱症相互鑑別。如果存在特定的場景進行迴避行為,那麼就要和恐懼神經症相互鑑別。
焦慮的型別一般有急性焦慮發作和廣泛性焦慮。所以當有焦慮症狀出現的時候,需要及時調整心態,從而避免造成軀體的不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