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予文心——朱光榮近作展”隆重開幕!
展覽現場
領導、嘉賓簽到
展覽開幕式
領導、嘉賓致辭
東莞市美協主席
黃澤森致辭
廣東省美協主席團成員
何俊華致辭
東莞市企石鎮宣教文體局副局長、鎮文聯常務副主席
陶博致辭
黃埔區政協原副主席、黃埔區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
黃一漢致辭
廣州市美協副主席
朱光榮致答謝辭
贈畫
贈畫:朱光榮贈畫,東莞市企石鎮宣教文體局副局長、鎮文聯常務副主席陶博接受
現場留影
參觀、交流
藝術家簡介
朱光榮,1965年10月生於廣州。
1991年本科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
現為廣東省美術家協會理事、廣東省中國畫學會理事、廣東省政協書畫藝術交流促進會理事、廣東人文藝術研究會理事、廣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州市政協書畫院秘書長、民進廣州開明畫院副院長、廣州梅社書畫院常務理事、黃埔區政協委員兼書畫室副主任、荔灣區政協書畫院副院長、天河區文聯藝術顧問、海珠區政協書畫院顧問。曾任第一屆廣東青年畫院畫家兼副秘書長及廣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
作品入選第二屆、第五屆中國體育美展及省市各項展覽。被中國收藏家協會、《中國書畫》雜誌授予“2006全國收藏家關注的中青年書畫家”榮譽稱號。獲“2014首屆藝典保利杯中國水墨大獎賽”新水墨貢獻獎。曾在北京、黑龍江、山東、河南、浙江、廣東、香港、澳門等地展出作品。出版個人畫集四種。作品入藏中央檔案館、廣東畫院、廣州市國家檔案館、中山市美術館、西江美術館、南粵先賢館等機構。
展覽作品欣賞
《浩歌暢飲》
《湖光瀲灩春光暖》68x136cm
展覽主要展出抒發個性、追求精神自由為旨歸的“古代”人物畫。
不僅僅是這一次的展覽,朱光榮在創作中一直都堅持著傳統文人畫的風貌,一直堅持著傳統文人畫在當代傳承與研究,用其有著個人風格的畫風詮釋自己的情懷。
《人如雲外峰》 68x136cm
《閒自在》
借古寓今——畫中的文人情懷
朱光榮的作品多是以表現古代文人雅士的雅逸生活,來暗寓自身的思想。正如他所說:“所有畫中的形象都是借用原有的東西來表現自己的思想。”
畫中的形象,有時亦起著憑藉的作用,古代的文人雅士會更容易誘發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算是一種自我的創作體現。
《天知報國心》
《行行會有知音知》
用古代的文人雅士形象抒發胸臆,也是一種表達現今生活狀態的方式,透過自身的傳統筆墨表達一種向上的精神,將中國傳統文人畫的意境與傳神發揮得淋漓盡致,這是一種高尚的藝術境界,也是一種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體現。
《上下觀古今》68x68cm
以文入畫——畫中的文人追尋
朱光榮始終不渝地追求著精神的釋放與境界的提升,在他的筆下,有文人、有雅士、有智者......
他似乎始終追尋著一種生活的之上境界,筆下的形象有時就像畫者的自身,在古賢的生活與日常中,看到了自我的生活狀態,進而迸發出更多的靈感與想象。
《大地任我行》
“畫予文心”,每一幅畫都有著一顆虔誠的心,都在其中灌輸了源源不絕的文人追尋,在一定的角度,展現了自己對生活與藝術的追尋。
《志向浮名淡》
堅持傳統——畫中的文人面貌
“懷避俗之心追求傳統”或許就是朱光榮堅持文人畫的一個方向,現代的藝術市場中,中國古代所追求的“士大夫精神”和“文人畫”,似乎漸行漸遠。
“文人畫”多借以抒發“性靈”或個人抱負,表達自身的情懷,標舉“士氣”、“逸品”,崇尚品藻,講求筆墨情趣,強調神韻,重視文學與畫中意境的締造。
《一團和氣》68x68cm
只有擁有寬廣的心胸,才有名揚天下的淡定,也才有得人擁戴的後續美眷。一個人的胸懷決定了他未來的成就高低;一個人的眼光決定了他洞悉人才的能力高下。
《福壽無邊》
陳師曾認為,“文人畫有四個要素:人品、學問、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文人畫從“形似”到“神似”,到最終追求畫中意境的“靈氣”,畫出本然之“性”的結果,是一個不斷髮展與上升的過程,也正是中國畫的風骨與氣節最自然的體現。
《扁舟歸晚》68x136cm
也正如朱光榮所說:“你學習傳統越深入,相對來說,可呈現的面貌就越多,一切都是不斷髮展變化的過程。”
《攬月吟風圖》
開幕式後—參觀東莞市古樹名木
開幕式後,企石有關領導帶領廣州一行參觀黃大仙廟、巨榕樹和千年楓樹,老樹枝根蒼勁交錯,倒是十分入畫。
此次的巡展展至東莞,作品猶如一股沁人心脾的輕靈之氣,在東莞這座城市肆意揮灑。
藝術的最終目標應是接過前人的接力棒,在前人已走過的道路中尋找規律,再沿著正確的道路去開闢嶄新的天地。
攀上相當難度的藝術高峰則是一輩子不可放棄的任務,應該窮盡一生去為此而奮鬥!
——朱光榮
展覽地點
東莞市企石鎮寶石路企石文化中心展廳
展覽時間
2019年5月18日-6月11日
探墨溫馨提示您
本次展覽日期為5月18日—6月11日
誠邀您的光臨!
“畫予文心——朱光榮近作展”隆重開幕!
展覽現場
領導、嘉賓簽到
展覽開幕式
領導、嘉賓致辭
東莞市美協主席
黃澤森致辭
廣東省美協主席團成員
何俊華致辭
東莞市企石鎮宣教文體局副局長、鎮文聯常務副主席
陶博致辭
黃埔區政協原副主席、黃埔區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
黃一漢致辭
廣州市美協副主席
朱光榮致答謝辭
贈畫
贈畫:朱光榮贈畫,東莞市企石鎮宣教文體局副局長、鎮文聯常務副主席陶博接受
現場留影
參觀、交流
藝術家簡介
朱光榮,1965年10月生於廣州。
1991年本科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
現為廣東省美術家協會理事、廣東省中國畫學會理事、廣東省政協書畫藝術交流促進會理事、廣東人文藝術研究會理事、廣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州市政協書畫院秘書長、民進廣州開明畫院副院長、廣州梅社書畫院常務理事、黃埔區政協委員兼書畫室副主任、荔灣區政協書畫院副院長、天河區文聯藝術顧問、海珠區政協書畫院顧問。曾任第一屆廣東青年畫院畫家兼副秘書長及廣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
作品入選第二屆、第五屆中國體育美展及省市各項展覽。被中國收藏家協會、《中國書畫》雜誌授予“2006全國收藏家關注的中青年書畫家”榮譽稱號。獲“2014首屆藝典保利杯中國水墨大獎賽”新水墨貢獻獎。曾在北京、黑龍江、山東、河南、浙江、廣東、香港、澳門等地展出作品。出版個人畫集四種。作品入藏中央檔案館、廣東畫院、廣州市國家檔案館、中山市美術館、西江美術館、南粵先賢館等機構。
展覽作品欣賞
《浩歌暢飲》
《湖光瀲灩春光暖》68x136cm
展覽主要展出抒發個性、追求精神自由為旨歸的“古代”人物畫。
不僅僅是這一次的展覽,朱光榮在創作中一直都堅持著傳統文人畫的風貌,一直堅持著傳統文人畫在當代傳承與研究,用其有著個人風格的畫風詮釋自己的情懷。
《人如雲外峰》 68x136cm
《閒自在》
借古寓今——畫中的文人情懷
朱光榮的作品多是以表現古代文人雅士的雅逸生活,來暗寓自身的思想。正如他所說:“所有畫中的形象都是借用原有的東西來表現自己的思想。”
畫中的形象,有時亦起著憑藉的作用,古代的文人雅士會更容易誘發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算是一種自我的創作體現。
《天知報國心》
《行行會有知音知》
用古代的文人雅士形象抒發胸臆,也是一種表達現今生活狀態的方式,透過自身的傳統筆墨表達一種向上的精神,將中國傳統文人畫的意境與傳神發揮得淋漓盡致,這是一種高尚的藝術境界,也是一種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體現。
《上下觀古今》68x68cm
以文入畫——畫中的文人追尋
朱光榮始終不渝地追求著精神的釋放與境界的提升,在他的筆下,有文人、有雅士、有智者......
他似乎始終追尋著一種生活的之上境界,筆下的形象有時就像畫者的自身,在古賢的生活與日常中,看到了自我的生活狀態,進而迸發出更多的靈感與想象。
《大地任我行》
“畫予文心”,每一幅畫都有著一顆虔誠的心,都在其中灌輸了源源不絕的文人追尋,在一定的角度,展現了自己對生活與藝術的追尋。
《志向浮名淡》
堅持傳統——畫中的文人面貌
“懷避俗之心追求傳統”或許就是朱光榮堅持文人畫的一個方向,現代的藝術市場中,中國古代所追求的“士大夫精神”和“文人畫”,似乎漸行漸遠。
“文人畫”多借以抒發“性靈”或個人抱負,表達自身的情懷,標舉“士氣”、“逸品”,崇尚品藻,講求筆墨情趣,強調神韻,重視文學與畫中意境的締造。
《一團和氣》68x68cm
只有擁有寬廣的心胸,才有名揚天下的淡定,也才有得人擁戴的後續美眷。一個人的胸懷決定了他未來的成就高低;一個人的眼光決定了他洞悉人才的能力高下。
《福壽無邊》
陳師曾認為,“文人畫有四個要素:人品、學問、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文人畫從“形似”到“神似”,到最終追求畫中意境的“靈氣”,畫出本然之“性”的結果,是一個不斷髮展與上升的過程,也正是中國畫的風骨與氣節最自然的體現。
《扁舟歸晚》68x136cm
也正如朱光榮所說:“你學習傳統越深入,相對來說,可呈現的面貌就越多,一切都是不斷髮展變化的過程。”
《攬月吟風圖》
開幕式後—參觀東莞市古樹名木
開幕式後,企石有關領導帶領廣州一行參觀黃大仙廟、巨榕樹和千年楓樹,老樹枝根蒼勁交錯,倒是十分入畫。
此次的巡展展至東莞,作品猶如一股沁人心脾的輕靈之氣,在東莞這座城市肆意揮灑。
藝術的最終目標應是接過前人的接力棒,在前人已走過的道路中尋找規律,再沿著正確的道路去開闢嶄新的天地。
攀上相當難度的藝術高峰則是一輩子不可放棄的任務,應該窮盡一生去為此而奮鬥!
——朱光榮
展覽地點
東莞市企石鎮寶石路企石文化中心展廳
展覽時間
2019年5月18日-6月11日
探墨溫馨提示您
本次展覽日期為5月18日—6月11日
誠邀您的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