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金菊六花

    在中國古代的語言習慣中,“祖”和“國”一般是不會並列使用的。因為“祖”指的是“乃祀奉始祖神主之廟”,“國”指的是“邦也”。“祖國”一詞,並不是古已有之。因為只有知道了有其他國家的存在,才能在“他者”中認識自我,命名“祖國”。

    華人稱呼自己的國家為“祖國”是從清末的一批留日學生中開始的。1903年,梁啟超在《政治學大家伯倫知理志學說》、鄒容在《革命軍》開始以“祖國”來稱呼中國。秋瑾《柬某君》中也有“頭顱肯使閒中老,祖國寧甘劫後灰”的詩句出現。這是現代意義上的“祖國”出現的最早源頭。

    而將“祖國”比喻為“母親”並形成一個固定的語言結構,則是20世紀20年代的事了。聞一多在1925年創作的《七子之歌》,在這一說法的形成和廣泛流傳中居功至偉。他在詩歌的引言中這樣說道:

    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詩人作《凱風》以愍之。吾國自《尼布楚條約》迄旅大之租讓,先後喪失之土地,失養於祖國,受虐於異類,臆其悲哀之情,蓋有甚於《凱風》之七子,因擇其中與中華關係最親切者七地,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懷祖國之哀忱,亦以勵華人之奮鬥云爾。

    詩中將祖國比喻為“母親”,將澳門、香港等被割讓的七地比喻為“子女”,深情地呼喚“母親!我要回來,母親!”而《七子之歌》的廣為流傳,也使“祖國母親”一詞的使用定型下來,並且得到廣泛傳播。

    “祖國母親”一詞形成時的歷史現狀,使得它帶上了一層苦情色彩。在列強侵佔、割地賠款、民族生死存亡的歷史語境下,“祖國母親”是柔弱的、苦難的、飽受屈辱的。七月派時人胡風在《為祖國而歌》一詩中用了“侮辱”、“苦難”、“眼淚”、“呻吟”、“掙扎”等詞來形容“祖國母親”的遭遇。這時的祖國母親,是需要國民去保護的。

    而隨著新中國的成立,經濟發展、國力強盛之後,"祖國母親"的隱喻含義便從“苦難的母親”轉變為“強大的母親”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努比亞α怎麼樣?你怎麼看待這款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