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20君
-
2 # 文史江湖客
史書上並未記載“三英戰呂布”的事蹟,這純屬《三國演義》杜撰。那麼,歷史上有沒有可能出現三英戰呂布呢?
答案是沒有可能,原因有以下重要兩點:
其一,古代真實的作戰場景,並不像演義中描繪的那樣,出現雙方軍隊陣前對峙,而各自派出將領於陣前打鬥的情況。因此,作為軍隊統帥的呂布,不可能於陣前挑戰劉關張,而劉關張也不可能應戰。
其二,退一萬步說,即使呂布抽風,而劉關張三人跟著抽風,違背正常的戰爭規則,於陣前比武廝殺,也不可能出現三英戰呂布的情景。原因很簡單,因為對付呂布一個人,根本用不著劉關張三人出馬,關羽一人足矣。
歷史上的呂布,絕非演義描繪的那樣,以絕對優勢領先眾將的第一高手。雖然他被譽為飛將,但絕非無敵。而且,歷史上呂布的武藝,很可能不及關羽,要知道,《三國志》中,關羽可是被譽為“萬人敵”。這樣的殊榮,整部《三國志》,除了關羽,只有張飛一人獲得。
至於演義中的“三英戰呂布”,未必是歌頌劉關張英勇,也可能是為襯托呂布的武藝高強。要知道,關羽和張飛均有萬夫不當之勇,然而,兩人加上劉備也未能斬殺呂布,這豈非說明呂布神勇無敵?
-
3 # 農夫看天下
首先要說的是“三英戰呂布”這個故事是《三國演義》裡的故事,並非史實。按照《三國志》的記載來說,“三英戰呂布”是不存在的,請看下文:
“……明年,孫堅收合散卒,進屯梁縣之陽人。卓遣將胡軫、呂布攻之。布與軫不相能,軍中自驚恐,士卒散亂。堅追擊之,軫、布敗走。……”從上文可以看出,呂布是敗在孫堅的手下,並不是敗在劉備、關羽、張飛的合擊之下。而且呂布落敗的原因也不是不敵孫堅,而是呂布自己作為副將對主將胡軫產生不滿的情緒。不但根本就不想打,而且剋意散佈謠言瓦解自己一方軍隊的鬥志,並乘機逃之夭夭。
那麼“三英戰呂布”既然出現在《三國演義》之中,下面就以演義的立場和觀點來回答這個問題。
“三英戰呂布”,以三對一,公平嗎?我認為非常公平!為什麼呢?
1、對待野獸不能講什麼仁義道德。大家知道,呂布是一隻披著人皮的,沒有任何人性的野獸。呂布的所作所為根本就沒有任何的仁義道德可言。他可以為了榮華富貴和女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殺死他所認的義父。
劉備可憐他無處藏身,將小沛許給他安身,卻不料他卻乘劉備不在,從張飛手上奪了劉備的徐州城。呂布的惡行還有許多,不再一一贅述,所以對待呂布必須像對待毒蛇一樣,來不得一絲絲的善良的。
大家都聽說過“農夫和蛇的故事”吧?農夫同情一條即將凍死的毒蛇,把它包裹在胸膛取暖,結果蛇一醒來立刻就咬死了農夫。這其實就是同情壞人的下場。
2、打仗時對敵人講究仁義道德就是自取滅亡。春秋戰國時期,有一次宋襄公攻打鄭國。鄭國危急存亡之時急忙向楚國求救,楚成王親自率兵救鄭,但是卻不往鄭國而去,而是揮師直搗宋國。宋襄公接到國家告急,連忙回師國內佈陣於邊境河畔。
宋襄公最是講究仁義道德,特地叫部下繡一面“仁義之師”的大旗立於軍中陣前。這時楚成王帶著奔跑幾日的疲憊之師正在渡河,宋襄公手下謀士公孫固,連忙勸宋襄公抓住楚軍正在渡河的有利時機向楚軍發起攻擊。
宋襄公指了指那一面繡著“仁義之師”的大旗說道:
“我們是仁義之師,怎麼可以乘人之危呢?不用著急,正義在我們一方,勝利絕對是我們的。”
過了一陣子,楚軍全部渡過了河,正在亂哄哄地排兵佈陣。此時公孫固又勸說宋襄公,抓住楚軍一片混亂還沒有佈陣完畢的有利時機,立刻向楚軍發動進攻。
宋襄公聽後大怒,指著那一面“仁義之師”大旗,痛罵公孫固是一個陰險狡詐的小人,再不聽取他的任何勸告。
楚軍經過整頓佈陣之後向宋軍發動了進攻,宋軍長久地佈陣不戰,銳氣已衰,被楚軍打得大敗,宋襄公也因此身負重傷。這就是對敵人仁慈的下場。毛主席曾經批文說是“蠢豬式的仁義道德”。
3、對付具有裝備優勢的敵人就必須採取狼群戰術,集中優勢兵力以多取勝。這一點在近代史我軍的作戰表現中尤為體現。例如“平型關大捷”,我們就以整整一個整編師打日本鬼子的一個軸重團。當然還有很多這種戰役,這裡不再一一列舉。
毛主席在《論持久戰》之中說道:
“我們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種蠢豬式的仁義道德。”那麼三打一也沒有斬殺呂布,卻受到後人稱頌這是為什麼?其實光光一個張飛就可以和呂布過上一百多個回合不分勝負。前人那種馬上衝殺人多也沒有用的,多個打一個很怕誤傷自己人的,往往也是一個個地交鋒。所以劉關張三人只是氣勢上增加了,武功上並不等於三個的力量。
人們稱頌“三英”的原因,一個是因為他們是正義的一方;另外是因為看重他們兄弟情深、生死相依、榮辱與共的鐵血丹心。至於呂布的落單無人同情,那是呂布平時的所作所為違反了倫理道德,人們的心中失去了對他的心理平衡。
總之後人更看重的是,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的生死與共、唇齒相依的手足之情。
-
4 # 大膠帶
呂布在虎牢關前已經威名滿天下了,天下第一的名號已經是世人皆知,而劉關張三人在咱們後人眼裡是猛將,但在當時是無人知曉的,雖然關羽斬華雄得了一點名氣,但大家都知道華雄和呂布是無法相提並論的,三英戰呂布,在當時人們眼中無異議三個幼兒打一個成年人,但是居然打贏了,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所以三英戰呂布就成為美談了。
-
5 # 蕭湘居士
呂布與項羽相似,缺少高歷文憑。他由於出身一般加文化不髙難免見識缺少,又有一股傲氣,而引成三姓投靠,旨在政治背景。那時沒有科舉考試他虧了,否則武狀元戟到擒耒。何在三英?誰敢說三姓家奴?漢末三國中苐一英雄名將也。
-
6 # 雨後嬌陽518
答:首先回答三打一公平與否的問題。據三國演義一書記載,董卓橫行霸道,欺君害民,倒行逆施,天人共憤。而呂布做為義子助紂為虐,為虎作倡。也遭到諸候群起而討之。大家對他們恨之入骨,集中力量消滅他,從某種意義上說,彰顯了民意,弘揚了正氣,應該算公平。其次,再回答一下第二個問題,正是由於討伐董卓、呂布之舉順天意,得民心,所以,勝固可賀,敗亦光榮!因此,三國一書作者才歌頌了三英,貶斥了董呂。也從另一個層面闡述了人心向背定天下的道理。我們現代人要站在當時歷史環境中看待這個問題。
回覆列表
1.歷史上沒有三英戰呂布,這只是小說裡面的虛構情節。
2.小說裡面有先抑後揚的寫作手法。呂布在虎牢關前,先先後後斬了聯盟軍多名戰將,讓袁紹,曹操等諸侯束手無策,先體現出呂布的勇武,把呂布的形象抬高到無人能敵的地步。再寫三英戰呂布,三人聯手打敗呂布,不僅誇讚了呂布的武力,也體現出劉關張的實力與之前被斬的武將有很大飛躍。
3.由於讀者先有了呂布天下無敵的印象,所以並不會有沒有斬殺呂布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