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列松的《死囚越獄》有兩處讓人感覺反常的地方:開片的介紹和畫外之音。對於前者,打出的如下字幕——“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我以最大的真實度還原往事“——與常理相悖。按經驗,冠以片頭說明的往往是虛構故事的那句“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而真實的改編則放置片尾(這是傳紀類的故事片常用手法);而後者的反常性質在於它的多餘。只要去細看畫外音表達的內容,無外乎如下這些:“我”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以及發生了什麼,而這些 內容除了“想到的”幾乎都可以從畫面直接讀出,對於極力探索影像純粹性的佈列松來說,這種“再解釋”顯然沒有必要。
我們當然不會說這是佈列松的疏忽,相反,刻意的反常正暴露出背後的用意。
可以先來看看畫外音的特點。冰冷,一如佈列松電影裡的演員,感情色彩被挖空,以一種“念”文字的方式展現。即便在觀眾的下意識裡,聲音已經被預設為主角的聲音,但靠著這種機械的唸白方式,它與角色保持著距離。於是,聲音從角色身上剝離出來,成為獨立的元素。再來考慮一下畫外音的時態,正如在上面已經指出的,畫外音的內容既然是一種“再解釋”,那麼它的時態便該也是現在時,如此才能將畫面的發生與聲音的解釋一一對應起來。但在《死囚越獄》的一開始,佈列松既然已經煞有介事地點出“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那麼電影就是對該故事的再現,它就該是以一種已經發生過的過去時來講述的,這種相悖性怎麼解釋?
在此,我們觸碰到反常的意義。可以說,《死囚越獄》中多餘的畫外音形成的是一種阻擾,而這種阻擾的目的是為了不斷地消解相鄰畫面之間產生出的意義(蒙太奇),也就是說,畫外音的存在是為了讓單個畫面從蒙太奇效應中脫離出來,讓它自身的意義顯現,而不再是依附於蒙太奇之下。也正因此,故事不再是講述了,它被展示(講述意味著是對過去的講述,而展示則是現在的展示),而且是不間斷地被展示,每一個畫面都因為畫外音的“解釋”而獲得了獨立的地位,由此,影像的在場性被爆發了出來。而這正是佈列松的目的:讓觀眾親歷“越獄”事件,讓觀影有屏住氣息的緊迫感。
同樣,這也是佈列松的創造之處:如何讓已經發生過的故事再此“真實”地發生了一次。
佈列松的《死囚越獄》有兩處讓人感覺反常的地方:開片的介紹和畫外之音。對於前者,打出的如下字幕——“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我以最大的真實度還原往事“——與常理相悖。按經驗,冠以片頭說明的往往是虛構故事的那句“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而真實的改編則放置片尾(這是傳紀類的故事片常用手法);而後者的反常性質在於它的多餘。只要去細看畫外音表達的內容,無外乎如下這些:“我”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以及發生了什麼,而這些 內容除了“想到的”幾乎都可以從畫面直接讀出,對於極力探索影像純粹性的佈列松來說,這種“再解釋”顯然沒有必要。
我們當然不會說這是佈列松的疏忽,相反,刻意的反常正暴露出背後的用意。
可以先來看看畫外音的特點。冰冷,一如佈列松電影裡的演員,感情色彩被挖空,以一種“念”文字的方式展現。即便在觀眾的下意識裡,聲音已經被預設為主角的聲音,但靠著這種機械的唸白方式,它與角色保持著距離。於是,聲音從角色身上剝離出來,成為獨立的元素。再來考慮一下畫外音的時態,正如在上面已經指出的,畫外音的內容既然是一種“再解釋”,那麼它的時態便該也是現在時,如此才能將畫面的發生與聲音的解釋一一對應起來。但在《死囚越獄》的一開始,佈列松既然已經煞有介事地點出“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那麼電影就是對該故事的再現,它就該是以一種已經發生過的過去時來講述的,這種相悖性怎麼解釋?
在此,我們觸碰到反常的意義。可以說,《死囚越獄》中多餘的畫外音形成的是一種阻擾,而這種阻擾的目的是為了不斷地消解相鄰畫面之間產生出的意義(蒙太奇),也就是說,畫外音的存在是為了讓單個畫面從蒙太奇效應中脫離出來,讓它自身的意義顯現,而不再是依附於蒙太奇之下。也正因此,故事不再是講述了,它被展示(講述意味著是對過去的講述,而展示則是現在的展示),而且是不間斷地被展示,每一個畫面都因為畫外音的“解釋”而獲得了獨立的地位,由此,影像的在場性被爆發了出來。而這正是佈列松的目的:讓觀眾親歷“越獄”事件,讓觀影有屏住氣息的緊迫感。
同樣,這也是佈列松的創造之處:如何讓已經發生過的故事再此“真實”地發生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