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石曉華5
-
2 # 使用者5706189292720
科學研究方法的特徵有
(一)研究程式的公開性
(二)收集資料資料的客觀性
(三)觀察和實驗條件的可控性
(四)分析方法的系統性
(五)所得結論的再現性
(六)對未來的預見性
科學研究方法的特徵有
(一)研究程式的公開性
(二)收集資料資料的客觀性
(三)觀察和實驗條件的可控性
(四)分析方法的系統性
(五)所得結論的再現性
(六)對未來的預見性
1 物件化:以能所區分為前提,並以 物件化之物(即所取)為研究物件,再 依據定量化尋求物量間的規律,由此建 構理論體系。
2 真實、理性客觀、中立、無邊界:從事科學研究不以“神”、“鬼”、“仙佛”、“上帝”為前提(一些科學家仍會信仰宗教,"科學"本身是理性思維的結果。),重事實講道理, 一切以客觀事實的觀察為基礎,探尋現象背後的原因,揭示現象發生或變化的內在規律。
透過證據,依據理性和邏輯推匯出結論,通常科學家會設計實驗並控制各種變因來保證實驗的準確性及解釋理論的能力。
3 普遍必然性:科學理論來自於實踐,也必須回到實踐,它必須能夠解釋其適用範圍內的已知的所有事實。
4 存在一個適用範圍:也就是說可以不是放之四海皆準的絕對真理。例如:廣義相對論在微觀世界失效,量子理論在宏觀世界失效。不過科學家們仍然努力尋找與探索是否有某種理論可以囊括所有自然現象(至少在物理界,將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合併是一至少延續數十年的野心。)。
5 可證偽:這是來自卡爾·波普爾的觀點,人類其實無法知道一門學問裡的理論是否一定正確,若這門學問有部份錯誤時,人們可以嚴謹明確的證明這部分的錯誤,的確是錯的,那這門學問就算是合乎科學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