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性感MissT

    依據頭髮的狀態,每一個人都不一樣。在設定最後的造型設計時,一定某些部分要削剪髮量,某些地方要保留髮量。但是依傳統的削剪方法,大都是進行均衡削剪,很難做到型的修正。如果採用內側打薄,就可以做到精密度較高的造型調節。例如在做內側高層次打薄,要做出更好的效果時,可使用大高層次打薄。如果要保留一些重量感時,則可使用小高層次削剪打薄。針對一般的直線削剪打薄,用內側削剪打薄是可以白邊削剪軌道,容易依據各部分調整控制髮量感。基本上要保留髮量的部分,削剪軌道較淺,要去掉髮量的部分,則削剪較深。根據軌道操作方式,可以做出想象中正的髮型設計。

    內側打薄的深度

    深的內側大高層次打薄,從5/6或4/6的地方取起,1/6處收尾點。打薄的量感調整、骨骼補正的機能等作用較大。

    淺的內側小高層次打薄

    從3/6或2/6處定出起點,1/6處為收尾點。打薄的效果較不明顯,較適合毛打薄密度小的部分。

    將打薄的深淺度分為六個部分,通常是分為髮根、發中、髮尾三個部分,如果再將其各分為二等分,則更能正確做髮型操作與質感控制。頭髮條件的不同會影響到打薄效果,與二個常用的打薄力道,以利技術解說時參考。

    打薄力道的形態差異

    以低層次為基礎的設計,加入內側高層次打薄,比較一下打薄的深淺度。以大高層次削剪打薄時,髮型變化較大,高層次的印象較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讓男人有愧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