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筆馬良裡的十兄弟讀後感?
《十兄弟》這個故事並不陌生,我大概十歲左右經常聽在我家做工的一個哥哥講起,那時他也就十五六歲,有一肚子的故事,每每晚飯過後,泡一壺茶,故事會就開始了。等再大一點就看到了香港女星張敏主演的《十兄弟》,借了這個故事的主幹,添加了許多喜劇元素,雖然逼格並不高,倒也落得有趣,反覆看了好些遍。
老瓶裝新酒,很多時候並不討喜,尤其是在現在圖書市場標新立異層出不窮的情況下。我們看多了國內外腦洞大開的各式繪本,卻很少人能好好看看中國傳統經典故事,也許你覺得它們很老、很無趣。可它們蘊含的道理,卻一如既往,淺顯、生動,任何時候都經得起時間的打磨。很適合作為小孩子的啟蒙教育。
《十兄弟》主要講了十個本領各異的兄弟,齊心合力,各自發揮所長,共同對付官府惡吏為民除害的故事。它強調了手足間合作的重要性,但是縱觀現在的社會現狀,大部分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即使放開二胎,也就兩個。所謂家庭中手足間的合作,其實可以放大到社會上成人之間的合作相處。
經常聽見有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和成績好的小朋友一起玩,多學學他們的學習技巧,誰誰誰成績不好,就不要和他玩了。
成績好,成為父母希望孩子選擇朋友的唯一標準,雖然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實在不能認可這種教育。學習只是一個人一個方面的能力體現,也許是聰明,也許是用心,也許是大人督促的好,以點代面實在很難說明什麼。何況一個人一時的成績也不足以表明他長大就一定會成功。說到底,學習只不過是人在社會中生存的一個途徑,它很重要,是因為國家以此為衡量人才的標準。而社會的標準卻是多元化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往往很多在學校成績並不算好的人,到了社會上解放了束縛,反而混的如魚得水蒸蒸日上。
某次帶孩子在小花園裡玩,她下一級臺階時跌倒了。我說“自己爬起來喔”。話音還未落,離我們幾十米外的一個小姑娘嗖的一下衝過來,一把扶起她,邊拍她膝蓋上的泥土邊關切地問:疼不疼啊?小妹妹。這還是帶孩子這麼久,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景。
後來在小花園我經常注意到這個小姑娘。她也才六歲左右,扎兩個小辮,身邊總是跟著許多小夥伴。她不是這群小朋友中最漂亮的,也不是最高的,更不是穿著最好的。但是,她是他們中最有號召力的。有時她來晚了,其他小朋友就像失去了主心骨一樣無所事事,三三兩兩在一邊玩,她一來大家立刻都活躍起來了。我發現她經常帶著大家跳繩,玩跳房子、玩溜冰。玩一會她就停下來,將離跳繩太近的小小朋友拉遠一點,免得他們被繩子打到,或是將自己的溜冰鞋給別的小夥伴玩,有小一點的小朋友要一起玩,她也不拒絕,耐心地教他們。
我想起那篇在網上曾經很火,引起很多父母反思的文章——《坐在路邊鼓掌的人》,那個成績中等、卻溫柔、博愛、善良、時刻給別人帶來快樂,被同學稱為“23號”的小姑娘。而眼前的這個小姑娘不正像那個“23號”一樣麼?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短板,大部分人都不可能面面俱到,而社會是一部巨大的機器,他的運轉需要的是許許多多不同功能的零件,成績好,只是其中微小的一個衡量標準。而一個懂得怎麼去協調各方力量、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牢牢地吸引到各種優秀的人,儘可能多地使他們發揮最大作用的人,才是這個社會最最需要的人。團結就是力量,十兄弟個個都有超人的本事,卻不是任何事情都能單獨解決的,遇到自己短處的領域,就必須要其他兄弟的幫助。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孩子該怎麼去與小夥伴相處,怎麼去挑選朋友,他們會有自己的選擇。遵從內心,以快樂為前提,以能給彼此帶來溫暖愉悅的,就是值得交往的。我們大人實在不應該給予太多功利性的東西。
《十兄弟》的故事很簡短,也許小朋友一下子就翻完了,其中的道理卻要大人一點點講解給他們,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裡,種上永遠懂得尊重他人短處、學習他人長處的種子。
神筆馬良裡的十兄弟讀後感?
《十兄弟》這個故事並不陌生,我大概十歲左右經常聽在我家做工的一個哥哥講起,那時他也就十五六歲,有一肚子的故事,每每晚飯過後,泡一壺茶,故事會就開始了。等再大一點就看到了香港女星張敏主演的《十兄弟》,借了這個故事的主幹,添加了許多喜劇元素,雖然逼格並不高,倒也落得有趣,反覆看了好些遍。
老瓶裝新酒,很多時候並不討喜,尤其是在現在圖書市場標新立異層出不窮的情況下。我們看多了國內外腦洞大開的各式繪本,卻很少人能好好看看中國傳統經典故事,也許你覺得它們很老、很無趣。可它們蘊含的道理,卻一如既往,淺顯、生動,任何時候都經得起時間的打磨。很適合作為小孩子的啟蒙教育。
《十兄弟》主要講了十個本領各異的兄弟,齊心合力,各自發揮所長,共同對付官府惡吏為民除害的故事。它強調了手足間合作的重要性,但是縱觀現在的社會現狀,大部分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即使放開二胎,也就兩個。所謂家庭中手足間的合作,其實可以放大到社會上成人之間的合作相處。
經常聽見有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和成績好的小朋友一起玩,多學學他們的學習技巧,誰誰誰成績不好,就不要和他玩了。
成績好,成為父母希望孩子選擇朋友的唯一標準,雖然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實在不能認可這種教育。學習只是一個人一個方面的能力體現,也許是聰明,也許是用心,也許是大人督促的好,以點代面實在很難說明什麼。何況一個人一時的成績也不足以表明他長大就一定會成功。說到底,學習只不過是人在社會中生存的一個途徑,它很重要,是因為國家以此為衡量人才的標準。而社會的標準卻是多元化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往往很多在學校成績並不算好的人,到了社會上解放了束縛,反而混的如魚得水蒸蒸日上。
某次帶孩子在小花園裡玩,她下一級臺階時跌倒了。我說“自己爬起來喔”。話音還未落,離我們幾十米外的一個小姑娘嗖的一下衝過來,一把扶起她,邊拍她膝蓋上的泥土邊關切地問:疼不疼啊?小妹妹。這還是帶孩子這麼久,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景。
後來在小花園我經常注意到這個小姑娘。她也才六歲左右,扎兩個小辮,身邊總是跟著許多小夥伴。她不是這群小朋友中最漂亮的,也不是最高的,更不是穿著最好的。但是,她是他們中最有號召力的。有時她來晚了,其他小朋友就像失去了主心骨一樣無所事事,三三兩兩在一邊玩,她一來大家立刻都活躍起來了。我發現她經常帶著大家跳繩,玩跳房子、玩溜冰。玩一會她就停下來,將離跳繩太近的小小朋友拉遠一點,免得他們被繩子打到,或是將自己的溜冰鞋給別的小夥伴玩,有小一點的小朋友要一起玩,她也不拒絕,耐心地教他們。
我想起那篇在網上曾經很火,引起很多父母反思的文章——《坐在路邊鼓掌的人》,那個成績中等、卻溫柔、博愛、善良、時刻給別人帶來快樂,被同學稱為“23號”的小姑娘。而眼前的這個小姑娘不正像那個“23號”一樣麼?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短板,大部分人都不可能面面俱到,而社會是一部巨大的機器,他的運轉需要的是許許多多不同功能的零件,成績好,只是其中微小的一個衡量標準。而一個懂得怎麼去協調各方力量、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牢牢地吸引到各種優秀的人,儘可能多地使他們發揮最大作用的人,才是這個社會最最需要的人。團結就是力量,十兄弟個個都有超人的本事,卻不是任何事情都能單獨解決的,遇到自己短處的領域,就必須要其他兄弟的幫助。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孩子該怎麼去與小夥伴相處,怎麼去挑選朋友,他們會有自己的選擇。遵從內心,以快樂為前提,以能給彼此帶來溫暖愉悅的,就是值得交往的。我們大人實在不應該給予太多功利性的東西。
《十兄弟》的故事很簡短,也許小朋友一下子就翻完了,其中的道理卻要大人一點點講解給他們,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裡,種上永遠懂得尊重他人短處、學習他人長處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