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戰勝恐懼
-
2 # 網創老鳥
觀點一:這是一種被稱為“炫耀性消費”的理念,主要指的是人們的攀比消費心理。因為在現實社會里,金錢往往代表著社會地位,人們往往是“攀上不攀下”的,是一種虛榮心在作怪。為此,很多人為了彰顯自己的社會地位,透過購買高價商品來獲取心理上的滿足感。
觀點二:還有就是投資性質的購買。就拿我們眾所周知的房地產來說,現在房價是越來越高,可是買房子的人反而越來越多,這有錢的人拼命的買房子,沒有錢的人也在拼命的買房子,沒有就借錢、按揭、湊錢等等,君不見,如今已是全民炒房的時代。還有富翁們的炫富,越是昂貴的商品反而競相購買。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人講究“貨比三家”。以王小姐為例,她在購買物品時,總要將附近的幾家超市、市場的價格進行比較、查詢。
有一次,王小姐的一個朋友要在一家商場買一件品牌上衣,一看標價120,王小姐趕緊阻止,因為她昨天在離這兒不遠處一家商場發現了這一款衣服正在促銷,價格僅要90塊錢,而且還有十多天促銷才結束。
不僅如此,王小姐還總結了許多省錢的經驗,還常常向別人介紹說:
“要買就要買物美價廉的商品,會省錢才能過好日子。”
王小姐的這種做法想必不少人都用過,這也是一般老百姓的購物妙招,但是事情也有其特殊的一面。有些時候,某種商品價格上漲了,消費者卻對它的需求只增不減,聽起來這似乎和商品需求規律相違背,但現實生活中的確是存在這種現象的,這種商品叫做“吉芬商品”。吉芬商品是經濟學中的一個名詞,它是指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某種商品的價格如果上升,消費者對其需求量反倒增加的商品。
“吉芬商品”是用英國經濟學家吉芬的名字命名的。原來早在1845年,愛爾蘭爆發了一次超大的饑荒,農產品的價格急劇上漲。令人奇怪的現象發生了——土豆、肉和乳酪的價格都已經攀到很高,按照常規來說它的銷量都應該降低,事實上肉和乳酪的情況確實如此,唯有土豆的銷量卻一反常態,銷量反而大大增加。吉芬仔細研究了這種現象,他發現,由於土豆在當時的愛爾蘭人的食譜中佔有很大的份額,因此在大饑荒中生活水準大大惡化,人們為了生存,只好被迫大大減少了對肉和奶 酪的消費,而把節約下來的錢花在相對肉和乳酪來說還比較便宜的土豆上。從此以後,人們把這種價格上漲而銷量反而增加的商品稱為“吉芬商品”。可以想象,如果開頭提到的王小姐身處這種特殊的情況下時,面對土豆這樣的“吉芬商品”,恐怕也顧不上什麼“物美價廉”了。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吉芬現象並不少見。最顯著的例子就是這幾年來的房地產。房價漲幅越來越大,而買房子的人越來越多,有錢的人自然不必說,許多沒錢的人也在想方設法地去購買,借錢、按揭、攢錢……無不希望自己成為“有房一族”。
炒股的人也經常會在股市上發現吉芬商品現象。當某一種股票持續上漲的時候,經常看到的局面便是人們競相搶購這種股票,以便能趕上“牛市”大賺一筆。相對地,如果一種股票的價格在持續下跌的時候,購買它的人卻會明顯減少,而擁有它的人也都希望馬上丟擲,以便躲開“熊市”。另外,日常生活還有一種所謂的“雨傘現象”也比較典型。剛下車的乘客突然遇到大雨,早有準備的小販會趁機銷售自己的雨傘,而且價格明顯超過平時的價格。於是價格雖然上漲了,雨傘卻賣得很好。
那麼,我們追根刨底地考證一下,“吉芬商品”有沒有違背正常的商品需求定律呢?需求定律的內容是“在其他條件不變時,需求價格與需求量成反向變動關係”。這裡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它的前提,就是“其他條件不變”。這個其他條件不變其實涵蓋了關於需求的許多方面,如“需求彈性”和“供給彈性”。
以上述“雨傘的需求量上升”為例,雨傘需求量的增加,其原因並不是因為價格上漲,而是因為天降大雨所導致的,是“需求定律”的“其他條件”已經產生變化了,這時“需求彈性”的急劇降低,使消費者對雨傘的價格已經不再敏感。在這種情況下,只要商品的價格不是高得離譜,人們就會購買。假如雨不是很大的話,人們完全可以趕到商店購買,賣雨傘的小販們就得回家避雨了。同樣,愛爾蘭的居民們搶購土 豆也是因為這個道理,因為在大饑荒的背景下,人們的收入驟降,但人們對食品的需求卻沒有下降,因為其他的食品的價格更加高昂,只得選擇價格相對較為低廉的土豆來維持生計,況且人們預期土豆的價格還會上漲,於是紛紛搶購,從而導致土豆的價格暴漲,它的需求量反而增加的奇怪現象。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吉芬商品呢?經濟學家給出的答案是:吉芬商品一般是那些價格最便宜的生活必需品,吉芬商品效應也大多存在於最底層消費者的消費行為中。比如,土豆在歐美國家是最普通最廉價的食物,也是大量需求的生活必需品。這種商品的價格上漲,對低收入階層來說意味著其生活支出的增加,在收入不變的條件下,也就意味著他們相對收入的減少。在這種情況下,低收入者經濟變得更加拮据,不得不減少其對較昂貴的商品(包括魚、肉等食品)的消費而更多地購買廉價商品。比如土豆。於是隨著土豆價格的上漲其需求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會增加。
土豆在中國可能未必是必不可缺的,因為華人習慣把它當做蔬菜而不是主食。但是,白菜這種商品對中國北方的老百姓就是必不可少的了。在以前我們國家的經濟不發達的年代,白菜是我們在漫長的冬季裡唯一的蔬菜,因此秋季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儲存幾百斤甚至上千斤來度過漫漫長冬。而對於其他的價格高昂的菜,普通百姓則是淺嘗輒止,不敢經常問津的。但是大白菜價格上漲的話,老百姓的生活會更拮据,就要更多地消費大白菜而不是問津高檔蔬菜。所以,那時中國的大白菜也是吉芬商品。
事實上,吉芬商品和吉芬效應還不僅僅出現在低收入者階層和廉價商品中,高收入階層對奢侈品也有類似的消費行為。比如,在大款們的比富消費中,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