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推薦龐中華的隸書字帖《曹全碑》。
曹全碑(國寶級文物)漢中平二年(公元185)高272釐米,寬95釐米。明萬曆初合陽縣莘裡村出土,1956年入藏西安碑林博物館。
東漢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立,明萬曆初年在陝西省郃縣舊城萃裡村出土,現在西安碑林。內容為王敞記述曹全生平。此碑是漢碑代表作品之一,是秀美一派的典型。其結體,筆法都已達到十分完美的境地。清萬經評此碑:“秀美生動,不束縛,不馳驟,洵神品也。”
隸書又稱佐書,它是由小篆遞變而來的一種書體。秦始皇時期,官方文字使用小篆,正式公文都用小篆書寫。由於公文繁多,篆書的書寫緩慢,影響了工作效率。於是,一些“隸人”(底層小官吏)和“書佐”(主管公文的佐官)在抄寫非正式文稿時,把小篆圓轉修長的筆畫拉直縮短,把圓潤對稱的筆畫改成方折,使之書寫起來更加便捷,且易於辨認。因此,後人把這些“隸人”和“書佐”使用的,由小篆簡化、變形而來的這種書體稱為“隸書”或“佐書”。
傳說:有一位叫程邈(miǎo)的小官吏,因得罪了秦始皇而入獄。他在獄中耗時十年,研究整理了三千隸書常用字,得到了秦始皇的賞識,因此,程邈獲得了赦免,並被封為御史。從此,隸書開始在秦朝使用。
隸書從篆書演變而來,經過春秋、戰國、秦朝,到漢朝已經成熟。西漢時期,小篆、隸書並用,但小篆逐漸衰落,而隸書逐漸興起。到了東漢時期,隸書成為了官方文字。當時,碑刻盛行,碑文多以隸書書寫,於是,“漢碑”便成了後人對隸書的代稱。為了把秦時期的隸書和兩漢時期的隸書區別開來,後人又稱秦朝的隸書為“秦隸”或“古隸”;把漢朝的隸書稱為“漢隸”或“今隸”。
今隸(漢隸),把篆書中的弧畫拉直縮短,並打破了篆書對稱的字型結構,還增加了撇、捺、折、鉤、提等筆畫。定型後的隸書,形成了橫、豎、撇、捺、折、點、鉤、提等八種基本筆畫,為後來楷書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隸書的形體特徵,為扁方形,高和寬的比例大約在三比五左右。個別上下結構和上中下結構的字,會打破正常的高與寬的比例關係。
為什麼要選《曹全碑》呢?
因為《曹全碑》是漢代隸書的經典代表作之一,其藝術風格清秀飄逸,字型俊美,是隸書書法中的典型之作,它的結體是蠶頭燕尾,點畫細朗,書寫容易上手,容易理解,有很多人把《曹全碑》作為學習書法的入門教材,特別是它的用筆也簡單明瞭,容易得到筆法上的啟示。
主要特徵:
1.字形清秀。漢代隸書多在雄渾示人,但就《曹全碑》而言,它的字形呈寬匾形,點畫較細,但不乏骨力,足見其用筆多以中鋒為主,保持了篆書用筆的特點。
2.蠶頭燕尾。提起隸書,大多數人都認為它的橫畫和捺畫是蠶頭燕尾,這是隸書的主要風格,而《曹全碑》則是這方面的典型代表,風格十分明顯。
3.逆鋒起筆。在書寫時,多數點畫都是以逆鋒起筆,中鋒運筆的書寫技法,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保持書法線條的骨力,增強“入木三分”的感覺。
4.一波三折。這方面主要表現在橫畫的書寫中,起筆時向左下,運筆時向右上,再向右下,最後向右上挑去,形成一波三折的感覺,使字型更加飄逸、舒朗。
5.舒展奔放。《曹全碑》的藝術風格之一就是舒展奔放,姿態婀娜多姿,它的橫畫、撇畫、捺畫構成了這方面的主要特點。
結構要領:
結構是體現書法的主要問題,因此結構的學習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書寫前,應當對《曹全碑》的結構特點進行分析,對點畫的搭接關係進行研究,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把握字形。該碑的字形特點主要是寬匾、舒展,在書寫點畫時應當就要注意,如果點畫中沒有或是缺乏蠶頭燕尾、一波三折的特點,最後在組成字形時自然也就沒有了其藝術風格。
空間佈局。這裡說的空間佈局是指單個字的佈局,並非是章法。仔細分析其字形特點,從中找到它們的空間感,比如三個橫畫的分配距離是相等的還是不等的,兩個豎畫是不是平均分配,還是左右相同,需要認真研究。
注意事項
1.書寫速度。在開始學習《曹全碑》書法時,應當不宜速度過快,因為學習書法的目的,除了學習點畫和結構外,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掌握其用筆方法,如果速度過快,就不容易把握筆法,即使學到了點畫和結構,但筆法收穫不大,也就不能得其精華。
2.中鋒用筆。這個也是用筆的方法問題,有的人認為中鋒用筆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用側鋒也能寫出,話是對的,但在書法的骨力表現上,側鋒則不及。縱使有人喜歡草書,但草書更離不開中鋒用筆,隸書則是學習這個筆法的重要環節,不可忽視。
3.波折訓練。這是《曹全碑》書法的重要特點,初始者應當加強對這個點畫的訓練學習,掌握點畫、結構的學習方法,使其字形達到舒展俊郎的藝術效果。在訓練時,應當主要對橫畫、撇畫、捺畫進行重點學習,培養書寫習慣。
4.舉一反三。學習書法貴在有悟性,從這個筆畫的書寫可以聯想到其它筆畫的學習思考,不能死板呆滯,從這個字也可以聯想到其它字的寫法,有的碑帖中沒有這個字,但卻有這個字的偏旁寫法和點畫寫法,只要稍加留意就能組合成一個新字。
5.注意姿態。所謂姿態,就是每個字的姿勢,人有各種姿勢,站立姿勢、坐臥姿勢,字也一樣,有了姿勢的字,才顯得它有生命和個性。在《曹全碑》中,每個字都有鮮活的生命,就是因為它們有著不同的姿態,把它的姿態寫活了,才會有生機和活力。
總體來說,學習《曹全碑》書法要從它的整體藝術風格進行分析研究,總結出它的藝術特點,由區域性到整體,又從整體到區域性,這樣反覆琢磨、反覆思考、反覆練習,就能體會到學習中的規律,為後面的進一步昇華打下良好的基礎。
個人推薦龐中華的隸書字帖《曹全碑》。
曹全碑(國寶級文物)漢中平二年(公元185)高272釐米,寬95釐米。明萬曆初合陽縣莘裡村出土,1956年入藏西安碑林博物館。
東漢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立,明萬曆初年在陝西省郃縣舊城萃裡村出土,現在西安碑林。內容為王敞記述曹全生平。此碑是漢碑代表作品之一,是秀美一派的典型。其結體,筆法都已達到十分完美的境地。清萬經評此碑:“秀美生動,不束縛,不馳驟,洵神品也。”
隸書又稱佐書,它是由小篆遞變而來的一種書體。秦始皇時期,官方文字使用小篆,正式公文都用小篆書寫。由於公文繁多,篆書的書寫緩慢,影響了工作效率。於是,一些“隸人”(底層小官吏)和“書佐”(主管公文的佐官)在抄寫非正式文稿時,把小篆圓轉修長的筆畫拉直縮短,把圓潤對稱的筆畫改成方折,使之書寫起來更加便捷,且易於辨認。因此,後人把這些“隸人”和“書佐”使用的,由小篆簡化、變形而來的這種書體稱為“隸書”或“佐書”。
傳說:有一位叫程邈(miǎo)的小官吏,因得罪了秦始皇而入獄。他在獄中耗時十年,研究整理了三千隸書常用字,得到了秦始皇的賞識,因此,程邈獲得了赦免,並被封為御史。從此,隸書開始在秦朝使用。
隸書從篆書演變而來,經過春秋、戰國、秦朝,到漢朝已經成熟。西漢時期,小篆、隸書並用,但小篆逐漸衰落,而隸書逐漸興起。到了東漢時期,隸書成為了官方文字。當時,碑刻盛行,碑文多以隸書書寫,於是,“漢碑”便成了後人對隸書的代稱。為了把秦時期的隸書和兩漢時期的隸書區別開來,後人又稱秦朝的隸書為“秦隸”或“古隸”;把漢朝的隸書稱為“漢隸”或“今隸”。
今隸(漢隸),把篆書中的弧畫拉直縮短,並打破了篆書對稱的字型結構,還增加了撇、捺、折、鉤、提等筆畫。定型後的隸書,形成了橫、豎、撇、捺、折、點、鉤、提等八種基本筆畫,為後來楷書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隸書的形體特徵,為扁方形,高和寬的比例大約在三比五左右。個別上下結構和上中下結構的字,會打破正常的高與寬的比例關係。
為什麼要選《曹全碑》呢?
因為《曹全碑》是漢代隸書的經典代表作之一,其藝術風格清秀飄逸,字型俊美,是隸書書法中的典型之作,它的結體是蠶頭燕尾,點畫細朗,書寫容易上手,容易理解,有很多人把《曹全碑》作為學習書法的入門教材,特別是它的用筆也簡單明瞭,容易得到筆法上的啟示。
主要特徵:
1.字形清秀。漢代隸書多在雄渾示人,但就《曹全碑》而言,它的字形呈寬匾形,點畫較細,但不乏骨力,足見其用筆多以中鋒為主,保持了篆書用筆的特點。
2.蠶頭燕尾。提起隸書,大多數人都認為它的橫畫和捺畫是蠶頭燕尾,這是隸書的主要風格,而《曹全碑》則是這方面的典型代表,風格十分明顯。
3.逆鋒起筆。在書寫時,多數點畫都是以逆鋒起筆,中鋒運筆的書寫技法,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保持書法線條的骨力,增強“入木三分”的感覺。
4.一波三折。這方面主要表現在橫畫的書寫中,起筆時向左下,運筆時向右上,再向右下,最後向右上挑去,形成一波三折的感覺,使字型更加飄逸、舒朗。
5.舒展奔放。《曹全碑》的藝術風格之一就是舒展奔放,姿態婀娜多姿,它的橫畫、撇畫、捺畫構成了這方面的主要特點。
結構要領:
結構是體現書法的主要問題,因此結構的學習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書寫前,應當對《曹全碑》的結構特點進行分析,對點畫的搭接關係進行研究,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把握字形。該碑的字形特點主要是寬匾、舒展,在書寫點畫時應當就要注意,如果點畫中沒有或是缺乏蠶頭燕尾、一波三折的特點,最後在組成字形時自然也就沒有了其藝術風格。
空間佈局。這裡說的空間佈局是指單個字的佈局,並非是章法。仔細分析其字形特點,從中找到它們的空間感,比如三個橫畫的分配距離是相等的還是不等的,兩個豎畫是不是平均分配,還是左右相同,需要認真研究。
注意事項
1.書寫速度。在開始學習《曹全碑》書法時,應當不宜速度過快,因為學習書法的目的,除了學習點畫和結構外,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掌握其用筆方法,如果速度過快,就不容易把握筆法,即使學到了點畫和結構,但筆法收穫不大,也就不能得其精華。
2.中鋒用筆。這個也是用筆的方法問題,有的人認為中鋒用筆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用側鋒也能寫出,話是對的,但在書法的骨力表現上,側鋒則不及。縱使有人喜歡草書,但草書更離不開中鋒用筆,隸書則是學習這個筆法的重要環節,不可忽視。
3.波折訓練。這是《曹全碑》書法的重要特點,初始者應當加強對這個點畫的訓練學習,掌握點畫、結構的學習方法,使其字形達到舒展俊郎的藝術效果。在訓練時,應當主要對橫畫、撇畫、捺畫進行重點學習,培養書寫習慣。
4.舉一反三。學習書法貴在有悟性,從這個筆畫的書寫可以聯想到其它筆畫的學習思考,不能死板呆滯,從這個字也可以聯想到其它字的寫法,有的碑帖中沒有這個字,但卻有這個字的偏旁寫法和點畫寫法,只要稍加留意就能組合成一個新字。
5.注意姿態。所謂姿態,就是每個字的姿勢,人有各種姿勢,站立姿勢、坐臥姿勢,字也一樣,有了姿勢的字,才顯得它有生命和個性。在《曹全碑》中,每個字都有鮮活的生命,就是因為它們有著不同的姿態,把它的姿態寫活了,才會有生機和活力。
總體來說,學習《曹全碑》書法要從它的整體藝術風格進行分析研究,總結出它的藝術特點,由區域性到整體,又從整體到區域性,這樣反覆琢磨、反覆思考、反覆練習,就能體會到學習中的規律,為後面的進一步昇華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