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經濟愛好

    1846年英國廢除保護本國農業的《玉米法》,由於19世紀隨著世界農業產量的增加,為英國消費者帶來便宜的糧食。起初,英國農業憑藉其優越的生產力,在廢除了玉米法之後,得以渡過難關,甚至繁榮昌盛,這與當時是土地所有者發出的有關農業立即破產的可怕警告背道而馳。到19世紀70年代,隨著美國中西部和加拿大內陸向機械化耕作開放,全球糧食價格開始大幅下跌。再加上全球運輸成本的降低,四分之一穀物的平均價格從1867-71年的56美分下降到1894-98年的27美分。這降低了生活成本,使英國能夠滿足快速增長的人口的需求(1870年至1914年間,糧食進口量增加了兩倍,而1871年至1901年間,人口增長了43%)。

    它也導致了1870年代後期英國農村的大蕭條,那裡的一系列歉收加上外國穀物價格便宜得多,導致英國農業長期下滑。小麥產區,如東安格利亞受到的打擊尤其嚴重,小麥總種植面積從1870年農業總產值的13%下降到1900年的4%。土地所有者主張重新引入《玉米法》以保護家庭農業,但總理本傑明·迪斯雷利拒絕了他辯稱,恢復貿易保護主義將危害英國的製造業的地位。

    英國農業的機械化程度更高,以蒸汽動力打穀機的引入為代表,割草機和收割機,增加了農村工人的失業率。結果是加速了從鄉村到城鎮的遷移,那裡的工廠,家政服務和其他職業提供了更高的工資和更多的機會。在1861年至1901年間,農村男性勞動力減少了40%,而農業在國民財富中所佔的比例從1851年的20.3%下降到1901年的6.4%。蕭條於食品,而且包括羊毛生產者,農業大蕭條的背後是英國工業化快速前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秋天適合的潤膚美食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