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甘藍葉球的形狀可分為尖頭型品種、圓球型品種和平頭型品種。
(1)尖頭型別品種 葉球較小,呈心臟形,單球重0.5~1.5 千克,多為早熟品種。冬性較強,不易未熟抽薹。在長江流域多作越冬春甘藍栽培,秋季種植較少。目前該類品種已北移至淮河流域種植,主要品種有:春豐甘藍、牛心1號等。
(2)圓球型別品種 葉球呈圓球形,品質好,一般單球重0.5~1.5千克。多為早熟或中熟品種,在北方主要作春甘藍或早熟的秋甘藍栽培。代表品種有:中甘11號、中甘17號、8398、中甘15號、春甘3號、秋甘3號、夏強、鐵頭等。
(3)平頭型別品種 葉球呈扁平形,一般單球重1.0~1.5千克,最大達 3~5千克。南方地區多作夏秋甘藍栽培,北方地區作為中晚熟春甘藍或晚熟秋甘藍栽培。如紅旗磨盤、黑葉平頭、大楠木葉、京豐1號、晚豐、秋甘1號、秋甘2號等。
根據甘藍的成熟期長短可分為早熟品種、中熟品種和晚熟品種。
(1)早熟品種春季栽培從定植至收穫的天數在45~55 天。根據生育期長短還可再分為極早熟品種(45天)、早熟品種(50天)、中早熟品種(55天)。如極早熟品種春甘45號、中甘12號等;早熟品種如中甘11號、8398、春甘2號、春甘3號等;中早熟品種如中甘15號。
(2)中熟品種從定植至收穫的天數為65~80 天,如秋甘3號、夏強、慶豐、鐵頭等。
(3)晚熟品種從定植至收穫的天數為80~90 天。如秋甘1號、京豐1號、晚豐等。
根據甘藍葉球的形狀可分為尖頭型品種、圓球型品種和平頭型品種。
(1)尖頭型別品種 葉球較小,呈心臟形,單球重0.5~1.5 千克,多為早熟品種。冬性較強,不易未熟抽薹。在長江流域多作越冬春甘藍栽培,秋季種植較少。目前該類品種已北移至淮河流域種植,主要品種有:春豐甘藍、牛心1號等。
(2)圓球型別品種 葉球呈圓球形,品質好,一般單球重0.5~1.5千克。多為早熟或中熟品種,在北方主要作春甘藍或早熟的秋甘藍栽培。代表品種有:中甘11號、中甘17號、8398、中甘15號、春甘3號、秋甘3號、夏強、鐵頭等。
(3)平頭型別品種 葉球呈扁平形,一般單球重1.0~1.5千克,最大達 3~5千克。南方地區多作夏秋甘藍栽培,北方地區作為中晚熟春甘藍或晚熟秋甘藍栽培。如紅旗磨盤、黑葉平頭、大楠木葉、京豐1號、晚豐、秋甘1號、秋甘2號等。
根據甘藍的成熟期長短可分為早熟品種、中熟品種和晚熟品種。
(1)早熟品種春季栽培從定植至收穫的天數在45~55 天。根據生育期長短還可再分為極早熟品種(45天)、早熟品種(50天)、中早熟品種(55天)。如極早熟品種春甘45號、中甘12號等;早熟品種如中甘11號、8398、春甘2號、春甘3號等;中早熟品種如中甘15號。
(2)中熟品種從定植至收穫的天數為65~80 天,如秋甘3號、夏強、慶豐、鐵頭等。
(3)晚熟品種從定植至收穫的天數為80~90 天。如秋甘1號、京豐1號、晚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