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楊沐葦
-
2 # 山中樵翁
這話說的非常搞笑。並且說的很偏激。荒涼的地方就沒有用了嗎?
首先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上海以前也是荒涼的地方。廣東那一片在古代早些時期也是很荒涼的,有些地方你現在覺得荒涼可能後期不會荒涼,反而會成為繁榮的地方。
再一個,你只有富裕的地方沒有荒涼的地方那富裕的地方你也守不住。富裕的地方是好,但是沒有荒涼的地方做屏障和勞動力輸入富裕的地方能撐多久?就像現在的北上廣如果沒有全國這麼大的市場它們能發展起來?國家好多邊境地帶很荒涼,但是沒有這些荒涼的邊境地帶做屏障恐怕富裕的地方早就被別人搶光了。
只有富裕是不夠的。還要強大才行。家裡養的豬身上都是肉,白白胖胖看著是好看,但是它能保護自己嗎?野豬身上毛多牙長看著難看好多地方也不能吃,但是它能在野外生存。
這個世界奉行的就是叢林法則,不僅要富,還要能保護自己。
您問的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清末的“海防”和“塞防”之爭,其中左宗棠的觀點就很好的回答了您這個問題,左宗棠指出西北“自撤藩籬,則我退寸而寇進尺”,認為新疆乃國家西北屏障,國防要衝,重新疆是為了保蒙古,保蒙古是為了衛京師。
宋朝雖然佔據的都是好地方,但正是由於沒有周邊荒涼的地方作為拱衛,才使得經濟發展的重心之地不得不經常面對少數民族政權的直接威脅,只得以歲幣換和平,所以即便是宋朝當時的經濟很發達,但也難免給後世留下了“弱宋”的印象。
唐朝正是因為控制了較多的荒涼的地方,德威廣播四方,唐代少數民族首領對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尊稱為天可汗,成為了當時天下的共主,才給唐朝核心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更為穩定的環境,也才能保障東西方貿易通道的順暢,才使得長安成為了天下聞名的國際大都會,才有了“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盛唐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