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說:君子之所以異於常人,便是在於其能時時自我反省。即使受到他人不合理的對待,也必定先反省自身,如:我是否做到仁的境界?是否欠缺禮節?否則別人為何如此對待我呢?等到自我反省的結果合乎仁也合乎禮了,而對方強橫的態度仍然未改,那麼,君子又必須反問自己:我一定還有不夠真誠的地方。再反省的結果是自己沒有不夠真誠的地方,而對方強橫的態度依然故我,君子這時才感慨地說:“他只不過是個妄誕的人罷了,這種人和禽獸又有何差別呢?對於禽獸根本不需要斤斤計較。”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群體中,有人的地方自然會有矛盾,有了分歧,不知怎麼辦,很多人就喜歡爭吵,非論個是非曲直不可。其實這種做法很不明智,吵架傷和氣,又傷感情,不值。不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俗話說“家和萬事興”,推而廣之,人和也萬事興。人際交往中切不可太認死理,裝裝糊塗於己於人都有利,善於變通的人會選擇“以和為貴”的方式來為人處世。事實上,按照常情,任何人都不會把過去的記憶像流水一般地拋掉,就某些方面來講,人們有時會有拘泥很深的事件,甚至會終生不忘。當然,這仍然屬於正常之舉。誰都知道,怨恨會隨時隨地有所回報。所以,為了避免招致別人的怨憤或者少得罪人,一個人行事需小心注意。《老子》中據此提出了“以德報怨”的思想,孔子也曾提出類似的話來教育弟子:“以德報怨,以德報德”。其含義均是為人處世時心胸要豁達,以君子般的坦然姿態應付一切。《莊子》中對如何不與別人發生衝突也作了如下闡述。有一次,有一個人去拜訪老子。到了老子家中,看到室內凌亂不堪,心中感到很吃驚,於是,他大聲咒罵了一通揚長而去。翌日,又回來向老子道歉。老子淡然地說:“你好像很在意智者的概念,其實對我來講,這是毫無意義的。所以,如果昨天你說我是馬的話我也會承認的。因為別人既然這麼認為,一定有他的根據,假如我頂撞回去,他一定會罵得更厲害。這就是我從來不去反駁別人的緣故。”從這則故事中,可以得到如下啟示:在現實生活中,當雙方發生矛盾或衝突時,對於別人的批評,除了虛心接受之外,還要養成毫不在意的功夫。人與人之間發生矛盾的時候太多了,因此,一定要心胸豁達,有涵養,不要為了不值得的小事去得罪別人。而且生活中常有一些人喜歡論人短長,在背後說三道四,如果聽到有人這樣談論自己,完全不必理睬這種人。只要自己能自由自在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又何必在意別人說些什麼呢?從前,有一對聖人兄弟名叫伯夷、叔齊,二人互相推讓王位,退隱到山林裡,最後餓死了。還有一位商朝的宰相伊尹,也很著名。孟子把孔子、伯夷和伊尹三人的人生觀加以比較後,他說:“不同道。非莫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伯夷也。何使非君?何使非民?治亦進,亂亦進:伊尹也。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速則速:孔子也。皆古聖人也。吾未能有行焉。及所願,則學孔子也。”孔子、伯夷、伊尹三人,各有不同的人生觀,但卻都能堅守仁義,所以孟子認為他們都是聖人。換言之,只要能夠忠實地堅守原則,那麼採取什麼手段、方法都無關緊要。這種處世態度對生活中的人們很有借鑑意義。人們往往因為別人的生活方式以及應對態度與己不同,因而排斥對方,認為唯有自己才正確。其實,只要能夠遵守做人的原則,那麼採取什麼生活方式都無所謂。我們不可能要求別人在生活方面處處和自己一樣,或是事事如己願,這是極不現實的,如果能認清這個道理,人的心胸就會豁然開朗。圓融變通為人,就會允許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存在,這樣的人才是受歡迎的人。
孟子說:君子之所以異於常人,便是在於其能時時自我反省。即使受到他人不合理的對待,也必定先反省自身,如:我是否做到仁的境界?是否欠缺禮節?否則別人為何如此對待我呢?等到自我反省的結果合乎仁也合乎禮了,而對方強橫的態度仍然未改,那麼,君子又必須反問自己:我一定還有不夠真誠的地方。再反省的結果是自己沒有不夠真誠的地方,而對方強橫的態度依然故我,君子這時才感慨地說:“他只不過是個妄誕的人罷了,這種人和禽獸又有何差別呢?對於禽獸根本不需要斤斤計較。”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群體中,有人的地方自然會有矛盾,有了分歧,不知怎麼辦,很多人就喜歡爭吵,非論個是非曲直不可。其實這種做法很不明智,吵架傷和氣,又傷感情,不值。不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俗話說“家和萬事興”,推而廣之,人和也萬事興。人際交往中切不可太認死理,裝裝糊塗於己於人都有利,善於變通的人會選擇“以和為貴”的方式來為人處世。事實上,按照常情,任何人都不會把過去的記憶像流水一般地拋掉,就某些方面來講,人們有時會有拘泥很深的事件,甚至會終生不忘。當然,這仍然屬於正常之舉。誰都知道,怨恨會隨時隨地有所回報。所以,為了避免招致別人的怨憤或者少得罪人,一個人行事需小心注意。《老子》中據此提出了“以德報怨”的思想,孔子也曾提出類似的話來教育弟子:“以德報怨,以德報德”。其含義均是為人處世時心胸要豁達,以君子般的坦然姿態應付一切。《莊子》中對如何不與別人發生衝突也作了如下闡述。有一次,有一個人去拜訪老子。到了老子家中,看到室內凌亂不堪,心中感到很吃驚,於是,他大聲咒罵了一通揚長而去。翌日,又回來向老子道歉。老子淡然地說:“你好像很在意智者的概念,其實對我來講,這是毫無意義的。所以,如果昨天你說我是馬的話我也會承認的。因為別人既然這麼認為,一定有他的根據,假如我頂撞回去,他一定會罵得更厲害。這就是我從來不去反駁別人的緣故。”從這則故事中,可以得到如下啟示:在現實生活中,當雙方發生矛盾或衝突時,對於別人的批評,除了虛心接受之外,還要養成毫不在意的功夫。人與人之間發生矛盾的時候太多了,因此,一定要心胸豁達,有涵養,不要為了不值得的小事去得罪別人。而且生活中常有一些人喜歡論人短長,在背後說三道四,如果聽到有人這樣談論自己,完全不必理睬這種人。只要自己能自由自在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又何必在意別人說些什麼呢?從前,有一對聖人兄弟名叫伯夷、叔齊,二人互相推讓王位,退隱到山林裡,最後餓死了。還有一位商朝的宰相伊尹,也很著名。孟子把孔子、伯夷和伊尹三人的人生觀加以比較後,他說:“不同道。非莫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伯夷也。何使非君?何使非民?治亦進,亂亦進:伊尹也。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速則速:孔子也。皆古聖人也。吾未能有行焉。及所願,則學孔子也。”孔子、伯夷、伊尹三人,各有不同的人生觀,但卻都能堅守仁義,所以孟子認為他們都是聖人。換言之,只要能夠忠實地堅守原則,那麼採取什麼手段、方法都無關緊要。這種處世態度對生活中的人們很有借鑑意義。人們往往因為別人的生活方式以及應對態度與己不同,因而排斥對方,認為唯有自己才正確。其實,只要能夠遵守做人的原則,那麼採取什麼生活方式都無所謂。我們不可能要求別人在生活方面處處和自己一樣,或是事事如己願,這是極不現實的,如果能認清這個道理,人的心胸就會豁然開朗。圓融變通為人,就會允許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存在,這樣的人才是受歡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