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石河谷的雨
-
2 # 監聽員1380號
眼下俄軍和敘軍站在一起,牢牢把持著勝利果實。
土耳其真不太關心敘利亞的利益,埃蘇丹只關心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人會不會搞他,以及自己作為歐洲“東大門”的地位是否能保住。
好不容易土耳其能掌握住拿捏歐洲的權杖,輕易鬆了手可怎麼得了?
另外就是,本來美國就是通過土耳其這條線跟敘利亞境內反對派武裝溝通,結果土耳其倒向俄羅斯,美國就給反對派斷了糧,敘利亞反對派這不得反了?
土耳其作為前臺訓狗員,後臺狗主人都不管了,它不打狗,回頭讓狗咬了可不行。
現在美國這個節點不太願意摻和敘利亞的戰局,搖旗吶喊助威,象徵性地表示一下支援打擊恐怖主義的反對派,這個立場雖然越來越弱但並不會動搖。由於俄敘聯軍太猛,支援反對派的價效比越來越低了。
對於土耳其這個鄰居,敘利亞根本不會有什麼好感,土耳其被戲稱為“狗中哈士奇”,實際上也就是條機會主義的鬣狗。
屢次出兵敘利亞,目的其實無它:
1、持續性打擊庫爾德武裝,繼續壓制庫爾德人。
2、遏制反對派武裝,形成有效震懾,防止其又倒入已經被打散的ISIS一方。
3、維持對歐洲的威懾,表達自己的地區存在,在打擊ISIS的勝利成果中,儘量維持自己的地區政治優勢成果。
4、對美國表達不滿,作為亞洲盟友,美國對土耳其的態度也是貌合神離的,美土之間的互不信任是其各自各懷鬼胎的真實反映。
可惜庫爾德人,一直被作為棋子,現在成了棄子。庫爾德人也得到過美國的支援,但在土耳其的軍事行動下,基本上也被放棄了。
-
3 # 清遠黎桂清
從歷史上看,一個國家出兵另一個國家一般有幾種情況:
1、兩國之間有利益衝突或者仇恨。
2、出兵國家想擴張領土。
3、受當事國邀請,進入抗敵。
土耳其出動大軍目的就是,要求他的北約盟國,主要是美國,同意在土耳其敘利亞東北部建立所謂的“安全區”,其深度為35至50公里,長度為8百公里。
-
4 # 往事無憶205
對國際形勢不是很了解,不敢妄言,但是個人覺得世界上無利不起早的道理大家都懂,土耳其是北約同盟國的一員,一段時間以來庫爾德人在米國的幫助下在與敘利亞政府軍作戰中獲得了不少勝利,雖然庫爾德武裝以游擊戰為主,但是庫爾德人有3000萬的人口基數,庫爾德武裝橫跨中東四國,又獲得了米國的各種幫助,實力自然是增加了不少,將來實現奧斯曼復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這對於土耳其來說是最不想看到的,愛與米國的情面一直找不到機會出手,這次米國撤出敘利亞剛剛好給了土耳其一個絕佳的機會,說白了庫爾德人就是一個笑話,以為抱了米國的大腿就是盟友了,同時也看清了米國無恥的嘴臉,十足一個背信棄義的小人!
回覆列表
土耳其派部隊進攻敘利亞的庫爾德武裝是基於自身考慮,位於土耳其、敘利亞、愛沙尼亞和伊朗邊境的庫爾德民族一直都在尋求獨立,但是他涉及到相鄰五個國家的領土和利益,再加上美國、俄羅斯等一干世界軍事大國從中作梗,所以很難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