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038845568661

    陝西臨潼秦始皇兵馬俑的出土是中國考古的重大發現。在秦始皇兵馬俑二號坑中出土了許多與真馬大小相似的陶馬。馬身上馬具齊備,但就是沒有發現馬鐙。

    馬鐙雖然很小,作用卻很大,它可以使騎士和戰馬很好地結合在一起,把人和馬的力量合在一起,發揮出最大效力。馬鐙發明的準確的時間目前學界尚無定論。

    在發明馬鐙之前,騎兵是坐在墊毯和鞍毯上,甚至沒有馬鞍而騎在馬的光脊背上,從頭頂來揮刺長矛的。馬鐙的應用使士兵騎在馬上有了一個穩固的依託,這樣他就可以用上臂端著長矛,利用馬匹高速前進所產生的衝力(這種力量由於馬和騎馬者的重量可得到成倍的增加)猛烈刺向敵人。

    最早的馬鐙實物,發現於公元3世紀中葉到4世紀初的中國東北的鮮卑人活動的區域,出土地點在遼寧省西部與內蒙古赤峰相接的北票市。1965年,考古人員在北票縣(今北票市)北燕貴族馮素弗墓中,出土了一對木芯長直柄包銅皮的馬鐙。這對馬鐙長24.5釐米,寬16.8釐米,是國際上現存時代最早的馬鐙實物。

    吉林市郊帽兒山墓地是20世紀八十年代發現的,其年代大致相當於西漢中晚期至南北朝。1993年在帽兒山墓地18號墓中出土了一副馬鐙,用銅片夾裹木芯,以鉚釘綴合加固。這是中國出土年代較早的馬鐙。北燕是慕容鮮卑所建立的王朝,當時在東北地區與高句麗互相爭奪地盤,雙方都很重視發展騎兵。由於慕容鮮卑與北方草原遊牧地區關係更為密切,便率先發明瞭馬鐙,從而使其騎兵的戰鬥力猛增。

    所以很不好說,一般都是以公元三世紀馬鐙出現的說法。至少有一點可以確認的是漢武帝時期的騎兵沒有馬鐙,否則步兵可以大量裝備成初級騎兵,而輕騎兵可以大量升級為重騎兵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蠍男摩羯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