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城故事多

    第一次王子之亂

    北韓太宗李芳遠隨著北韓新王位的產生和鞏固,王位繼承人開始成為北韓的一個問題。李成桂的五子李芳遠在幫助李成桂登基中貢獻是最大的。但在鄭道傳等重臣的遊說下,洪武二十五年(1392)李成桂立八子李芳碩為世子[5]。李芳碩在建立國家意識形態、法制法規基礎方面貢獻是最卓越的。他希望北韓是一個由國王任命的大臣們管理的國家,而李芳遠則希望北韓成為君主獨權的國家。在李成桂的支援下,李芳碩開始禁止王子們參政,並企圖解散王子們的私兵。雙方矛盾一觸即發。

    洪武三十一年(1398)八月二十六日,31歲的王子、靜安大君李芳遠,發動軍事政變,率兵衝入王宮景福宮,直趨東宮資善堂,將其異母弟弟、年僅十七歲的世子、宜安大君李芳碩亂刀斬殺,另一異母弟弟、年僅十八歲的撫安大君李芳蕃亦同時被殺。得手之後,李芳遠率軍又殺入了開國一等功臣、封號奉化君鄭道傳家中。五十六歲的權臣鄭道傳此時正與其好友、世子的岳父沈孝生交談,被亂兵砍死。史稱戊寅靖社,或恭昭之難[6]。

    第二次王子之亂

    恐於王子互相殘殺,李成桂決定立即引退並將王位讓給二子李芳果,就是北韓定宗。定宗即位後便遷都回開京。建文二年(1400),李朝再次發生變亂。為了爭奪王位,開國功臣之一的樸苞與李芳幹策動變亂,矛頭直指掌權者李芳遠。李芳遠掌握下的定宗大王,唯李芳遠馬首是瞻,李芳遠權勢的滋長,刺激了李芳乾的野心。李芳幹不顧勢力的懸殊,決心與五弟決一雌雄。李芳幹趁兄弟狩獵之機,動員私兵加害李芳遠,但是異謀早已為李芳遠的鷹犬所偵知。李芳幹無奈只好提前起兵,上王與定宗一再下諭勸阻無效。李芳遠側李叔藩、李芳幹側孟宗、李成奇在開城竹善巷一帶爆發巷戰,李叔藩射死李成奇,李芳幹軍奔散。李芳幹勢窮北奔,最後解甲臥地就戮被擒,流放兔山巷[7]。

    晚年的李成桂連夜出奔躲回老家咸興。此後,頻繁派往咸興的問安使接連在李成桂手下喪命,但是這阻嚇不了兇悍的李芳遠。兩年,李成桂後被擄回漢陽,父子二人終於狹路相逢,李成桂被幽禁在昌德宮中,度過他生命最後的六年。樸苞之亂後,李芳遠成為世子,十一月受禪為王,尊定宗大王為仁文恭睿上王。[7]

    太宗時期

    太宗即位之初,李成桂拒絕將象徵王權的國璽傳給太宗。於是太宗開始釋出法令鞏固其王權統治。對內,太宗一改高麗王朝“君臣佞佛”的傳統,崇尚儒學,學習儒家經典。在政治上更是仿造明朝的體制,實行所謂“六曹直啟制”。太宗的第一條措施就是廢除王子和貴族的私兵制度。私兵制度的廢除有效預防了可能的反叛,並增加了國家軍隊中計程車兵人數。太宗的第二條措施是修改土地稅法,普查人口。隨著新發現土地的增加,國家收入翻了一番。這些改革措施基本上與李芳碩的改革方案一致。

    與李芳碩的改革方案不同的是,太宗釋出法律要求議政府的任何決定必須經北韓國王同意後方可生效,結束了高麗以往由宮中大臣透過商議決策的傳統,使王權得到鞏固。太宗是個很有爭議的人物。一方面太宗為奪王位殺死諸多異己和親屬,另一方面太宗治國有方,使人民生活得到提高,國防得到加強,為其王位繼承者北韓世宗的統治打下良好基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名著文案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