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013679376

    古代有嫡長子繼承製是為了避免子女之間出現繼承紛爭,而嫡長子繼承製度最初起源於周天子周公。自周公以後,嫡長子繼承製在中國歷史上已經持續將近三千年。 中國古代以人丁興旺為福,實行一夫多妻制,一個貴族家庭往往會有好幾個孩子,但是繼承家業的只能是其中一個孩子。為了避免孩子之間因為爭奪家產而你爭我奪,古人往往會制定有效的繼承製度。 最初,大禹開創了“父傳子”的先河,於是從夏朝開始,都以“父傳子”為主要繼承方式。經過了商朝的演變更迭,到了周朝,周天子在繼承製度上定下了“立長不立賢”的規矩。周天子之所以定下這樣的規矩,可謂用心良苦。 一個孩子賢與不賢的標準難以界定,也不是一時能夠界定的。若沒有“立長不立賢”的規矩,孩子們便會爭相表現自己,而外人看見的往往是表象,是片面的。真正賢能的孩子可能被埋沒,甚至被陷害,這無疑對社會安定不利,所以周公才定下了“立長不立賢”的規矩。 “立長不立賢”的規矩讓繼承權變成了與生俱來的存在。一個人是否擁有對家業甚至是王權的繼承權,來源於自己的出生,其它的誰說了都不算。面對“立長不立賢”這樣絲毫“不通融”的鐵則,人們會收到這樣的暗示:自己的地位生來就已經被決定,爭搶也無濟於事”。 也正是因為周天子的暗示,人們將會埋頭提升自己,而不是盯著父母手中的產業與權力,日夜算計,爭相比過他人。這樣,每個人都能自得其樂,相對能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爭端。“立長不立賢”是周公洞悉了人性後的智慧結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實名企業郵箱是什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