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請喊我小馬Horse

    晚清時期的中國,內憂外患極為嚴重,而為了抵禦外辱、消除內難,無數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志在挽救國家於危亡之中,他們的事蹟可歌可泣,至今依然令人欽佩不已。在這些人當中,老將馮子材堪稱典型代表。

    馮子材字南幹,號萃亭,廣西欽州人,自幼父母雙亡,跟祖母相依為命,在祖母去世後便在江湖上討生活。太平天國運動期間,馮子材一度加入廣東天地會領袖劉八的隊伍,後接受招安,跟隨廣西提督向榮鎮壓太平天國,並一路尾隨太平軍到江南。太平天國失敗後,馮子材因戰功升任廣西提督,並獲得“功臣”的封號。

    馮子材擔任廣西提督長達21年,不僅翦除各地反清武裝,還曾3次率兵赴越南,追剿入越的反清隊伍,對邊疆的情形瞭若指掌。光緒九年(1883年)六月,馮子材因遭政敵排擠,被迫告病還鄉。然而馮子材在家閒居還不到兩年時間,便因為中法戰爭的爆發,再次回到前線為國效力。

    原來,中法戰爭(1883年12月-1885年4月)開始後,清軍在越南戰場上節節敗退,眼見著防線已從越南境內退至中越邊界。此時,清廷鑑於馮子材熟悉邊情,便重新起用他,命其在廣西募兵參戰。光緒十一年(1885年)初,馮子材率九千“萃軍”趕至前線,但此時的戰局怎可用“慘淡”二字可以形容。

    1885年2月,法軍統帥波里親率兩個旅團、約萬餘人的兵力進攻駐守諒山的清軍,廣西巡撫潘鼎新畏敵如虎,竟然不戰而退,致使諒山不戰而降。月底,法軍進犯文淵州,並乘勢侵佔廣西的門戶鎮南關。此後,法軍並沒有繼續向廣西挺進,而是在炸燬關門後南撤,繼續“剿除”越南境內的黑旗軍。

    鎮南關失守的訊息傳至北京,朝野為之震動,潘鼎新因為臨陣脫逃,被革職回籍。國門失陷、主帥被革,前線的清軍群龍無首,局勢異常危急。此時,署理廣西巡撫李秉衡召集諸將商議,決定共同推舉馮子材為前敵主帥,以便扭轉在戰場上的敗局。而在此之前數天,馮子材剛剛升任幫辦廣西關外軍務。

    受命於危難之際,年近七十的老將馮子材把生死置之度外,在接受任命的當天,便帶著將領們仔細勘察地形、構築防禦工事,並決定採取誘敵深入之計,在關內與法軍決一死戰。與此同時,馮子材還將兩個兒子帶在身邊,以示父子同上戰場殺敵、報效國家的志向。

    在備戰工作就緒後,馮子材接連派出小股軍隊出關,以引誘法軍前來進攻,後者果然中計。同年3月23日,法軍傾巢出動,在越過關門後進入清軍精心佈置的防線。馮子材父子見狀,便身先士卒衝上前去,與敵軍展開白刃戰,部眾見主帥一馬當先,也隨即全線壓上。經此一戰,法軍被打得丟盔棄甲、鬼哭狼嚎,在丟下數十具屍體後,異常狼狽地退出關外

    鎮南關大捷後,法國總理茹費理被迫辭職

    鎮南關大捷後,清軍乘勝出關追敵,連克文淵、諒山、奇驢、長慶府、觀音橋等處,斃傷敵軍精銳近千人,連敵軍主帥尼格里也身受重傷。鎮南關大捷從根本上改變了戰爭的形勢,若沒有這場勝利,中國西南邊疆的形勢將不可想象。不僅如此,當法軍慘敗的訊息傳回國後,總理茹費理遭到空前的指責,很快便被迫辭職。

    然而,正當馮子材準備再接再厲,徹底清除在越的法國侵略軍時,清廷卻在“乘勝即收”思想指導下,對外發布停戰令,命馮子材撤兵回國,訊息傳來,前線清軍和越南軍民無不悲憤痛哭

  • 2 # 歷史的天空絢麗多彩

    要說晚清誰最能打仗,當屬中興四大名臣,其中作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的左宗棠,對比其他三人無疑是最能打仗的。

    第二:對比戰績,張之洞戰績太少,曾國藩和李鴻章的戰績都是鎮壓太平軍取得的,但那是內戰沒有什麼好說的,左宗棠不僅僅打過太平軍,也教訓了外國列強。左宗棠在福建指揮過對法國的戰爭,那次法國戰敗後大清政府還是簽訂了不平等條約,但左宗棠還是有功勞的。

    左宗棠作為收復新疆欽差大臣,率軍收復新疆,根據形勢制定了先收復北疆,在收復南疆的計劃,並囑咐手下將領,新疆民族眾多,都是我們的兄弟姐妹,要執行紀律,絕不允許殺人放火,左宗棠經過激烈戰鬥,消滅了阿古柏的叛軍,但沙俄仍然賴在伊犁不走,左宗棠抬著棺材,親自去指揮收復伊犁,他對將士們說:為了收復國家領土,我情願賠上這條命,將士們無不感動,決心跟隨左宗棠收復伊犁,但慈禧太后也害怕俄中國人,和李鴻章商議後派曾國藩的兒子來新疆和俄中國人簽訂了伊犁條約,雖然最終收回伊犁,但還是割讓了大批領土,讓左宗棠痛心不已。

    綜上所述,左宗棠為了祖國領土完整所表現的勇氣和決心,親自指揮成功收復新疆,保住了中國大片領土,所以說他是晚清最能打仗的大臣是無可厚非的。

  • 3 # 青田視野

    導語:大家都知道,晚清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黑暗的一段歲月。在這段悲慘的歲月中,卻也有很多英雄人物的出現。比如中興四臣,戊戌四君子等等。但國家的強大,卻需要一批能征善戰的軍隊,在晚清時代,曾有兩支軍隊在戰場上表現得十分出色。一是曾國藩的湘軍,二便是李鴻章的淮軍了。

    這當然是大家所熟知的,還有人們不知道的是,在晚清時期,中國還有一支赫赫有名的軍隊,在戰鬥力上絲毫不亞於湘軍,甚至比他們還要強大,這支軍隊便是楚軍。

    在太平天國運動爆發之後,楚軍將領江忠源便率領著楚軍和太平軍作戰。當時的楚軍雖然人少槍少,但因為作戰勇敢,戰鬥意志頑強,所以給太平軍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之後,楚軍創始人江忠源戰死,楚軍便也銷聲匿跡了一段時間。直到它的新首領左宗棠來臨,楚軍才重建雄風。

    在鎮壓太平軍的運動中,楚軍是打頭陣的,他表現的比湘軍還要勇敢!楚軍其實在當時隸屬於湘軍的一部。但是左宗棠的治軍理念和曾國藩又有一些出入。曾國藩講究的是以文治軍,而左宗棠則是用武治軍。

    正因為左宗棠鐵血的風格,才使得他的楚軍作戰勇猛,能打硬仗。楚軍的作戰風格,也是十分的彪悍。

    而讓楚軍正在綻放異彩的,其實不是鎮壓太平軍的運動,而是收復新疆的舉動!

  • 4 # 周朝文DMU

    左宗棠。

    說左宗棠是中國古代首屈一指的軍事家,絕非誇大其詞,因為左宗棠的戰略思想,左宗棠的軍事指揮才華,左宗棠所取得的功績,確實少有人與之相比。

    後人對左宗棠的印象,似乎只有與曾國藩的不和,而且對於曾國藩和左宗棠,完全是一褒一貶。

    首先,我們先看看左宗棠捍衛祖國領土、主權所做的貢獻。

    1864年(同治三年),正值太平天國運動之際,新疆各地豪強趁機而起,出現割據局面,各自為王,沙俄趁機佔領伊犁。

    伊犁被攻佔引起清廷高度重視,命景廉、成祿等率軍出關,但景廉、成祿前進乏力。於1875年(光緒元年)5月,清廷下詔授左宗棠以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全權節制三軍。

    於是,左宗棠收復新疆的大幕拉開了。

    在軍事戰略上,左宗棠提出要"先北後南"、"緩進急戰"。

    "緩進急戰"就是長時間做好後勤,籌措軍餉,訓練軍隊,提振士氣,增強軍隊戰鬥力,考慮到國庫空虛,以及西北交通不便,戰線過長,大軍一旦出發,必須速戰速決,力爭在一年半時間全勝而收兵。

    此後,戰局完全如左宗棠所料,僅一年多時間,左宗棠就指揮西征軍,收復了除伊犁之外的所有新疆領土。新疆各地也於大小村鎮建立左公祠,燒香禮拜。

    其次,左宗棠多次上書朝廷,設立新疆省和臺灣省。

    左宗棠收復新疆重歸中國版圖後,力圖"為新疆劃長治久安之策",左宗棠先後5次上書朝廷建議新疆置省,1884年,新疆省正式建立。這一舉措進一步削弱了地方封建割據勢力,實現了新疆與全國其他省行政制度的統一,大大加強了新疆與內地的文化交流。

    此外,左宗棠還最終促成了臺灣建省,左宗棠從加強海防出發,將臺灣置於全國統一行政區劃內,此後經巡撫劉銘傳的努力經營,,臺灣成為全國先進省份。

    第三,左宗棠的"國防觀"更是超前,主張"海防與塞防並重"。

    在中國古代,海防一直沒有被提到戰略的高度,以至於從明朝開始就倭寇盛行,最終在晚清,被英美列強的軍艦打開了國門。

    在"塞防"上,左宗棠堅持國家領土"尺寸不可讓人"原則,並提出了一系列"強軍"措施。

    第四、說說左宗棠的戰略和戰術成就。

    左宗棠用兵新疆的三年中,真正作戰的時間不過四個多月,其他部分時間都用於物質準備,選擇戰機,對敵人的動態進行周密的研究和計算。

    綜上所述,評價左宗棠是中國古代最傑出的軍事家毫不為過,甚至戰略眼光高過其他優秀政治家。而且在收復新疆的戰役中,其運籌帷幄之傑出才能,又有幾人能比?

  • 5 # 冷眼觀世界熱心憂天下

    必須是左宗棠左文襄公。

    宗棠少時屢試不第,功名止於舉人,在醴陵淥江書院主講二年,轉而遍讀群書,留意水利、農業,鑽研輿地、兵法。官至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封二等恪靖侯。與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並稱“晚清四大名臣”。

    左宗棠的軍功卓著,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平定陝甘回亂

    同治陝甘回變是於19世紀清朝同治年間發生在中國西北地區的一場大規模戰亂和民族仇殺。這次戰爭的起因主要是回漢矛盾,戰爭主要表現為失去理智的民族仇殺。同治回亂自1862年起直至1873年結束,持續10餘年後才被清廷完全鎮壓。

    叛亂在1862年開始,左宗棠在1867年接任陝甘總督前清軍處於劣勢。左宗棠首先派劉松山進攻陝北,1868年十二月,劉松山軍擊敗以陝北為根據地的漢人武裝董福祥軍,董福祥遂率領部眾逾十萬人歸降,劉松山擇其精銳編成清軍三營加強兵力。然後左軍進攻陝西回軍馬正和、白彥虎等部,至1869年五月肅清陝西境內的回軍。陝西回軍向甘肅北路回軍馬化龍部的根據地金積堡撤退。左軍劉松山部等部隊繼續向金積堡進軍,表面上歸順清廷的馬化龍代陝回求和不成,又重新反叛。糧盡援絕的馬化龍最終於1870年十一月向左宗棠投降,於1871年正月被處死。

    1871年左宗棠進駐甘肅。1872年四月河州回軍頭目馬佔鰲投降,被左宗棠編入清軍。1872年十月,清軍收復西寧城。白彥虎與陝回殘軍逃到新疆投靠阿古柏,後來又逃至沙俄並最後死於俄國。1873年九月,甘肅西北部肅州回軍首領馬文祿在堅守肅州城兩年後也接近糧盡,向左宗棠投降。左宗棠在同月處死馬文祿,同治陝甘回變就此告終。

    二、收復新疆

    1864年,正值太平天國運動和同治陝甘回變波及新疆,新疆各地豪強趁機而起,出現了割據紛爭,各自為王的混亂局面。

    喀什噶爾由伊斯蘭教白山派首領馬木提艾來木佔據稱王。不久,柯爾克孜族部落頭目司迪克,聯絡回族封建主金相印,混亂中奪取了喀什噶爾,並稱王,逐馬木提艾來木。

    馬木提艾來木致書中亞的浩罕汗國,欲藉助外部勢力驅逐司迪克。司迪克也派出金相印親自到浩罕進行聯絡,想把流亡浩罕的黑山派和卓後裔請回喀什噶爾,對抗馬木提艾來木。由此引來阿古柏,其於1867年建立“洪福汗國”盤踞新疆。

    同治十一年(1872年)七月,清廷尚在爭論討伐阿古柏之事,左宗棠認為“既事關君國,兼涉中外,不能將就了局,且索性幹去而已”,率師進駐蘭州,準備收復新疆。

    左宗棠深思後,採用“緩進速決”的戰略,要打算展開積極而迅速的戰鬥。

    “緩進”,就是積極治軍。左宗棠用一年半的時間籌措軍餉,積草屯糧,整頓軍隊,減少冗員,增強軍隊戰鬥力。即使是自己的主力湘軍,也剔除空額,汰弱留強。他還規定,凡是不願出關西征的,一律給資,遣送回籍,不加勉強。

    “速決”,就是考慮國庫空虛,為了緊縮軍費開支,大軍一旦出發,必須速戰速決,力爭在一年半左右獲取全勝儘早收兵。因此,在申報軍費預算時,左宗棠親自做了調查和精微的計算,他從一個軍人,一匹軍馬,每日所需的糧食草料入手,推算出全軍八萬人馬一年半時間所需的用度。然後,再以一百斤糧運輸一百里為—甲—位,估算出全程的運費和消耗。甚至連用毛驢,駱駝馱運,還是用車輛運輸,哪種辦法節省開支也做了比較。經過周密計劃,估算出全部軍費開支共需白銀八百萬兩。為防止意外開支,留有餘地,宗棠向朝廷申報一千萬兩。

    當時主管財政的大臣沈葆禎,一見西征軍費的預算報告,金額甚鉅,欲攤派給各省,從地方財政收入裡抽調,可是這樣一來則不易一時湊齊,有貽誤戰機之虞。軍機大臣文祥過問,宗棠親自去找皇帝和攝政的西太后陳述利害關係。皇帝御批道:“宗棠乃社稷大臣,此次西征以國事而自任,只要邊地安寧,朝廷何惜千萬金,可從國庫撥款五百萬,並敕令允其自借外國債五百萬。”

    左宗棠同時在蘭州建立“蘭州製造局”(亦稱“甘肅製造局”),為西征軍修造槍炮。為了對付阿古柏軍的洋槍洋炮,並由廣州、浙江調來專家和熟練工人,在蘭州造出大量武器,還仿造了德國的螺絲炮和後膛七響槍,改造了中國的劈山炮和廣東無殼抬槍。

    新疆收復後,上海“泰來洋行”的德國技師福克曾在哈密與左宗棠會面,觀看了部隊的演練,見湘軍紀律嚴明,操練得法,軍火槍炮也不落後,於是說:“清軍若與俄國交戰於伊犁,必獲全勝。”當然了這種奉承話只可一聽,甲午戰爭前大部分西方觀察者都認為中國將獲勝。 左宗棠同時又建“甘肅織呢總局”(亦稱“蘭州機器織呢局”),這是中國第一個機器紡織廠。

    光緒元年(1875年),朝廷上爭議出兵收復新疆,引起“海防”與“塞防”之爭。李鴻章等人力主海防,以日本為主要假想敵,主張放棄塞防,將“停撤之餉,即勻作海防之餉”。左宗棠則是塞防派,併力表異議,指出西北“自撤藩籬,則我退寸而寇進尺”,尤其招致英、俄滲透。

    李鴻章等認為:自從乾隆年間平定新疆一百多年以來,每年都要花費數百萬兩餉銀,這是一個填不滿的無底洞,現在又要竭盡天下的財力去贍養大軍西征,還不如依從英中國人提出的條件,允許阿古柏政權獨立,只要他答應稱臣入貢就是了。

    左宗棠力駁李鴻章,他認為:如果丟失新疆,則這塊土地不是被西方的英國勢力,就是被北方的沙俄鯨吞,中國隨即失去西北邊防的關卡要塞和重鎮,使西北邊防無以屏障,到時中國邊防的兵力不但不能削減,反而會大大增加。從全域性來看,不戰而丟新疆的後果,對內必將嚴重有損國威,喪失民心;對外也必將助長列強的侵略氣焰,不利於海防。以李鴻章的主張乃是誤國,絕不可行。

    當時的軍機大臣文祥為左宗棠所說服,全力支援之:“老臣以為宗棠之言深謀遠慮,上承先皇高宗之遺志,下惠子孫萬代,請陛下決策。”於是慈禧太后下詔授左宗棠為欽差大臣,全權節制三軍,以將軍金順為副帥,擇機出塞平叛新疆。

    左宗棠收復新疆的戰略是先安定新疆回部,“欲收伊犁,必先克迪化”。如果迪化城克服,“我威維揚”,再大興屯田以保證長期後勤供應,安撫新疆各部族耕牧如常。如此,“即不遽索伊犁,而已穩然不可犯矣。烏城形勢既固,然後明示以伊犁我之疆索,尺寸不可讓人”。

    在戰術上,左宗棠分析:“俄雖國大兵強,難與角力,然苟相安無事,固以度外接之。至理喻勢禁皆窮,自有不得已而用兵之日,如果整齊隊伍,嚴明紀律,精求槍炮,統以能將,豈必不能轉弱為強,至此勞師襲遠之寇乎?”因此,“不在先索伊犁,而在急取迪化。”左宗棠事先命西征軍前鋒部隊統帥張曜,駐軍哈密興修水利、屯田積穀。1876年一年就收穫糧食五千一百六十餘石,基本上可以解決該部半年軍糧所需。

    為運輸軍糧,左宗棠又建立了三條路線:一是從甘肅河西採購軍糧,出嘉峪關,過玉門,運至新疆的哈密,二是由包頭、歸化經蒙古草原運至新疆巴里坤或古城(今奇台),三是從寧夏經蒙古草原運至巴里坤。

    到1876年4月出兵時,左宗棠指揮的西征軍有劉錦棠所部湘軍25個營,張曜所部14個營和徐佔彪所部蜀軍5個營,包括原在新疆各個據點的清軍,共有馬、步、炮軍一百五十餘營,兵力總數近八萬人。但真正開往前線作戰的只有五十餘營,二萬多人。

    因行軍其間要經過著名的莫賀延磧大沙漠,流沙數百里。糧草可以馬馱車載,長途運輸,“惟水泉缺乏,雖多方疏浚,不能供千人百騎一日之需,非分期續進不可”。大部隊行軍遇到的最大問題,是人畜飲水難以解決,所以只有分批分期地行進。左宗棠坐鎮肅州(今酒泉),命劉錦棠、金順分兵兩路,先後率師出關。他把大軍分作千人一隊,隔日進發一隊,劉錦棠走北路,金順走南路,到哈密會齊。 劉錦棠率領西征軍主力自肅州入新,至哈密行程約1700裡,很順利地進入哈密。部隊各營到達哈密後,把從肅州等地陸續運往哈密的軍糧再輾轉搬運,翻過東天山九曲險道,分運至巴里坤和古城(今奇台)。很快,劉錦棠的前鋒部隊,已佔據了距離迪化只有不足三百里的濟木薩(今吉木薩爾縣)。

    5月,兩路會合。9月,首先攻下迪化。阿古柏部隊二號首領白彥虎逃到托克遜。又攻克瑪納斯城,從而北路蕩平。接著集結兵力轉攻南路。第二年3月,又先後收復達板城和托克遜城。阿古柏逃往焉耆,留下他的小兒子駐守庫爾勒為其墊後。不久,左宗棠軍又收復吐魯番,阿古柏一看通往南路的門戶開啟,自知大勢已去,乃服毒自殺(一說被毒殺)。阿古柏的長子胡裡為爭權奪位殺死其弟,率領殘部逃往喀什。白彥虎率領餘眾逃竄到開都河一帶。

    這時,李鴻章等海防派,又運作朝廷,發出敕令:“廷臣聚議,西征耗費鉅款,今烏城、吐魯番既得,可以休兵。”左宗棠看罷大不以為然,於是又上疏抗旨,據理力爭。慈禧太后看罷他的奏章,被說服,於是才繼續新疆收復戰。

    此時,沙俄又和土耳其發生戰爭,金順建議乘虛襲取被沙俄霸佔的伊犁。左宗棠認為師出無名,反遭其謗,留下不打。同年八月,大軍從正道向西挺進,先收復南疆東四城:焉耆、庫車、阿克蘇、烏什;接著收復西四城:喀什、英吉沙、葉爾羌與和田。阿古柏的長子胡裡與白彥虎逃往俄國。至此,這場由英、俄兩國支援的阿古柏之亂乃告平息。見此情景,住在山中的布魯特(今柯爾克孜族)十四個部落,也爭相內附。

    僅一年多時間,左宗棠就指揮西征軍,攻克了被外寇侵佔的南疆八城,收復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領土。事畢,左宗棠上表申奏朝廷,光緒帝和攝政的西太后嘉其功,詔封二等侯爵。新疆各地也於大小村鎮建立左公祠,燒香禮拜。

    三、新疆正式建省

    左宗棠於光緒四年(1880年)正月上書朝廷,力陳在新疆設省的主張。並建議朝廷派員與俄國會談歸還伊犁,引渡胡裡、白彥虎等事宜。朝廷採納了他的意見,派遣崇厚為全權大臣出使俄國進行談判。

    1871年,俄國乘阿古柏侵佔新疆之機,派兵侵佔了伊犁,宣佈“伊犁永遠歸俄國管轄”,但沙俄當時比較虛弱,已在爭奪克里米亞的俄土戰爭中大敗,其駐華公使不得不在照會清朝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時說些外交辭令,稱佔領伊犁是為了“安定邊疆秩序”,“只因回亂未靖,代為收復,權宜派兵駐守,俟關內外肅清,迪化、瑪納斯各城克服之後,當即交還”。但不料清軍果真收復了迪化、瑪納斯等城,被落了口實。左宗棠利用這個口實,強調俄方有歸還許諾在先,所以要先通過外交途徑和平解決伊犁問題。

    沙俄表示,在獲得中國在通商、割地、賠款和再次調整天山以北邊界等方面做出讓步後,才能交還伊犁。沙俄一邊談判,一邊白彥虎和伯克胡裡不斷武裝侵擾中國邊境。沙俄稱,如不滿足要求,“就宣佈條約被撕毀,不交還伊犁”。而後,崇厚在沙俄提出的“通商、劃界、賠款”三項要求的條約上簽字。

    左宗棠向朝廷奏明:“此次與俄人談判,沙皇包藏禍心,我今索還失地,方要我賠償軍費,趁我多事之秋,欺我少爭戰之志,多求合之意,妄圖訛詐。伊犁乃中國之領土,俄軍乘虛入侵,蹂躪我邊民,掠取我財物。我今索還土地,俄方竟然要我賠償軍費,如此強盜行徑,乃國際公理所不容也,此其一。俄方以劃定兩國邊界為名,行掠奪土地之實,雙方並未陳戰,一彈未發,我朝公然割地與人,此乃外交所不許也,此其二。俄方之所謂通商,其商人志在謀利,其政府意在廣設領事,深入我腹地,坐探虛實,此種通商,為我所不取也,此其三。臣以為如今之計,當先禮而後兵。我朝可更換使臣,與俄方重開談判。如沙皇一意孤行,應訴諸於武力。臣雖不才,願當此任。”攝政的西太后被說服,於是治崇厚罪,派曾紀澤出使俄國,重議條約。

    左宗棠稱:“壯士長歌,不復以出塞為苦也,老懷益壯。”自願請行率軍屯哈密,為曾紀澤做後盾。然後,兵分三路向伊犁方向挺進。命金順部出精河為西路;命張曜部駐特克斯河畔為中路:命劉錦棠部出布魯特遊牧地為西路;左宗棠坐鎮哈密親領後路聲援,號稱王師四萬,對中俄談判的中方代表是一個巨大的支援力量。同時,左宗棠將其棺材從肅州運到哈密,藉以表示收復伊犁血戰到底的決心。

    這一舉動,令沙俄聞訊火速增兵堅守伊犁,並派出艦隊遊弋在海上,中國沿海省市天津、奉天(今遼寧)、山東先後警報,都處於戒備狀態。左宗棠在哈密生活了四個月,為了減輕從內地長途調運軍糧的困難,改善天山運道,修築盤曲山路;籌集糧秣,發動軍民屯田墾荒,興修水利,增糧積穀。並在哈密大本營加緊訓練,提高部隊戰鬥力。

    當時沙俄剛剛結束俄土戰爭,大傷元氣,而且沙俄還認為戰爭縱獲勝將得不償失[7]以及擔心打敗清國將導致清政府垮臺而引發不可預料的反應,[8]在談判桌上終於讓步。1881年2月24日,曾紀澤與俄方代表訂立了《中俄伊犁條約》和《陸路通商章程》。沙俄歸還伊犁,但仍割去了伊犁霍爾果斯河以西之領土,中國賠償俄國兵費九百萬盧布(摺合白銀五百餘萬兩);俄商在中國新疆各城貿易,暫不納稅,對於伊犁居民,規定“願仍居原處為中國民,或願遷居俄國入俄籍者,均聽所便”。

    雖然這一條約被中國認為是不平等條約,但曾紀澤確實也盡了最大的努力,中國收回了伊犁九城及特克斯一帶地方。左宗棠對這一條約表示滿意,說“中俄和議,伊犁全還,界務無損。領事只設嘉峪關、吐魯番兩處,此外均作罷論,則商務亦尚相安。吉林俄船撤還,松花江不許俄船來往”,而對曾紀澤也讚揚道:“劼剛此行,於時局大有裨益,中外傾心,差強人意也”。

    1882年,左宗棠再次向清朝政府奏請新疆建省,提出乘新疆收復伊始和西征大軍未撤之威,不失時機地建省設縣。這樣順應民心,有利於百廢待舉,恢復元氣,實行切實有效的管理。左宗棠懇切陳詞說服了清朝政府,同意著手在新疆建省。時任新疆巡撫的劉錦棠,制訂了建省的具體方案。省會設於迪化(今烏魯木齊市),下設鎮迪道、伊塔道、阿克蘇道、喀什噶爾道及以下設府、廳、州、縣。伊犁仍設將軍府,但不再統帥全疆的軍政事務,政治中心移至迪化。1884年11月16日,戶部奏請添設新疆巡撫、布政使各一人,除劉錦棠任巡撫外,又調甘肅布政使任新疆布政使。從此,新疆省正式建立。

    四、中法戰爭

    左宗棠因湘、淮派系之爭,以及對陸防海防政策之歧見,與長久相識的李鴻章素來不睦,甚至勢同水火。在是否收復新疆的問題上,兩人意見就完全相反。

    1884年6月,左宗棠入北京任軍機大臣。時值中法戰爭,法軍孤拔於8月在馬尾海戰全殲駐紮福建馬尾的南洋水師,戰局對中國不利。9月,左宗棠奉旨以欽差大臣身份督辦閩海軍務,挽救戰局,並以新疆的前車之鑑,力諫臺灣建省。

    1885年正月,黑旗軍]和恪靖定邊軍先在鎮南關得勝,然後以一千多人死亡的代價擊退法軍,奪取了諒山。此事導致法國茹費裡內閣垮臺。法國引為奇恥大辱向越南法軍撥款五千萬法郎表明絲毫也沒有就此屈服的打算。中國方面精疲力盡,劉永福部“所存不過五百人,多方募集不過千人,攻守兩難,進退失據”同時在赫德的周旋下中法一直在進行密談,而北韓的甲申政變使得中國更欲快速從越南抽身。於是中法新約簽訂。中法新約的主要內容就是確認了1884年時的李福暫定條約,其中否定了中國對越南的宗主權,改由法國全權管理越南。

    左宗棠對李鴻章簽訂條約完全不能理解,對當時主和的李鴻章作出以下批評:“對中國而言,十個法國將軍,也比不上一個李鴻章壞事”;“李鴻章誤盡蒼生,將落個千古罵名”。李的親信潘鼎新、劉銘傳等陷害攻擊“恪靖定邊軍”首領王德榜、並誣告臺灣道道員劉璈,彈劾誣告劉璈十八款,使他們失去兵權並喪命。

    左宗棠上書朝廷為屬下鳴冤叫屈,但因為一個月後就於7月27日(陽曆9月5日)在福州病故。從此,左宗棠系的湘軍人馬不振,以至於李鴻章的淮軍自此在清廷的派系鬥爭中壓倒湘軍,控制了軍事大權,一直到北洋軍,都是清廷的主要軍事力量。

  • 6 # 陳小默

    晚清最有名的四位大臣,他們誰的家底最厚?

    說起晚清時期大家都會想到慈禧太后,慈禧太后的墓中全都是寶貝,可見清朝那時候十分很富有的。除了慈禧太后以外,晚清四位大臣也非常出名,他們分別是李鴻章、左宗棠、曾國藩和張之洞,那麼他們這幾位的身家如何呢,究竟誰最有錢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解一下。

    一、左宗棠

    二、李鴻章

    三、曾國藩

    四、張之洞

  • 7 # 陪你一起看逛逛

    個人認為,晚清兩大支柱曾國藩和李鴻章,文靠李鴻章,武依曾國藩。李鴻章不必再說,只說曾國藩。洪秀全領導的金田起義打響了太平天國運動的號角,但是,腐朽的清王朝八旗軍隊已經不是當初滅亡明朝的虎狼之師,而是已經淪為不堪一擊的花架子,正因如此,就為曾國藩的湘軍的組建提供了良好的契機。曾國藩利用在家鄉的師徒、親朋好友等人脈關係建立地方組裝裝,還購買洋槍洋炮,為打擊太平天國做準備。在攻打太平天國時,屢敗屢戰,也互有勝負,同時,湘軍勢力越來越多,最後將太平天國運動絞殺於南京城,至此,以曾國藩為首的湘軍算是挽留了搖搖欲墜的晚清王朝。後來又剿滅捻軍但未能成功。後期興辦洋務設立江南製造總局,主張向西方學習先進科學技術,這些為後來晚清軍事工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培養了一批像左宗棠一樣的軍事將領,為晚清續命幾十年,所以,曾國藩在晚清稱得上是肱骨之臣了。

  • 8 # 給他們寫信

    【摘 要】在軍事史上,曾國藩的湘軍算得上是一個奇蹟,他將一群來自草根的散兵遊勇打造成一支凝聚力、戰鬥力、執行力極強的隊伍。在治理湘軍過程中,曾國藩展現出極其卓越的領導力,時至今日仍發人深省。  【關鍵詞】曾國藩;領導力;啟示     清朝末年,太平天國革命爆發,太平軍以摧枯拉朽之勢席捲半壁江山。為遏制太平軍,清廷命曾國藩在湖南搞團練,聞名天下的“湘軍”就此橫空出世。  一、曾國藩的卓越領導力   曾國藩並非天賦奇才,左宗棠評曾國藩其人迂腐木訥,戊戌鬥士梁啟超更直接認為曾國藩是晚清名臣中最愚鈍的一個。曾國藩對此也深以為然,他自評秉質愚柔、生平短於才。他認為“天道忌巧”,   縱觀曾國藩精彩的一生,他為官和治軍的領導思想經歷了從“儒”到“法”再到“道”的理念變遷。他以儒為骨,追求儒家的忠義和血性。   (一)以“忠義血性”的儒家領導理念來改變人心   儒學自孔子創立以來,冠絕諸子百家,對中華文化影響深遠。儒學在領導力方面主要體現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領導思維。人若要實現大志,必先修身養性,在此層面,曾國藩當為楷模。   曾國藩發覺,清廷最大的危機並非農民起義,而是當時整個官場道德的淪喪、物慾的橫流。他認為,如果軍隊缺人缺餉皆不足慮,唯有放眼天下,鮮有見利而不逐、見義而不為之人,才是真正令人沮喪和寒心的。   曾國藩的儒家道德領導力思想在其具體實踐中,體現在以道德對湘軍的統領作用上。他用道德治軍,提出練兵之法重在用仁施恩、用禮立威。同時強調軍隊既要號令統一,用“仁”給予精神和物質激勵;又要賞罰分明,用“禮”保證令出必行。曾國藩對待下屬,功不獨居,過不推諉,以道德影響力去感染將士   (二)以“厲法和利益”的法家領導理念來激勵人心   在傳統法家思想中,崇尚“外儒內法”或者“儒法互補”的領導模式。法家領導思想代表者韓非子,將“法、術、勢”即政令、策略和權勢三者有機結合起來,   曾國藩臨危受命組軍備戰,如果僅靠儒家的仁義道德來聚攏人心、提高軍隊戰鬥力,顯然是行不通的。為了渡過危局和劫難,同時為了建立高度的團結和嚴明的秩序,又不得不採取非常嚴厲的手段來震懾人心。因為恐懼引起的混亂,往往使人們不能立刻採取逃避危險的行動,而作為領導者,要曉危局於心,露鎮靜於行,這是危機中寶貴的領導力品格。所以面對危機,曾國藩斷然變孔孟為申韓,開始運用法家的理念來為政治軍,以刑律之法來約束自己和部下,面對混亂的局勢殺伐果斷,亂世用重典,迅速穩住了局面。   儒法之別,在於儒家重“德”而法家重“利”。法家認為逐利是人之天性,利益的驅動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曾國藩認為,凡是勇於任事之人,必然有其慾望和利益目標。不管是逐利,抑或是求官,如其需求得不到滿足,必會偃旗息鼓、退避三舍。所以曾國藩作為一個善於識人用人的智者,特別善用法家的“利益驅動”思想滿足人才各自的慾望。   正如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所闡釋的,曾國藩善用“厲法和利益”的法家領導理念為政治軍。首先,保證了湘軍將士高出躋輩的軍餉,解決了他們的生理需求;其次,安全需要方面,曾國藩亂世用重典,對不法分子處以極刑,保障了轄下百姓的人身和財產安全;第三,愛與歸屬感方面,曾國藩組建的湘軍只招收湖南人,實行將士親情教育,打造出難以撼動的凝聚力;第四,尊重方面,曾國藩主張用人育人並重,嚴格約束的同時採取有效激勵,不斷引導培養人才,同時注重利益引導和分配;最後,自我實現需要方面,曾國藩給將士提供舞臺,提供不斷學習、自我發展的機會,如李鴻章等人,經過曾國藩的悉心培養,最終成長為朝中重臣。   (三)以“無為而治”的道家領導思想來感化人心   儒重名教,而道法自然。道家傳統領導力思想認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意思就是說各種色彩會擾亂眼睛,各種慾念會擾亂心智。道家認為修心養性和定心守誠是領導者應該具備的基本品質之一。   曾國藩先以儒家思想立心、立身,再以法家思想治軍立威,使湘軍異軍突起,實力大漲。然而法家是一面雙刃劍,有其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其最大的缺陷,莫於太過強勢和重私利。曾國藩的銳氣畢露、強勢霸道,曾一度使其陷入進退維谷的人際關係中,招致了朝中同僚及軍中大鱷的的敵意與對抗,甚至引來了皇帝的疑忌,最終被罷官回家守制。

    曾國藩陷入了人生的至暗時刻,在他人生最低谷的時候,他的好友歐陽兆熊告誡他修習道家黃老之學或可柳暗花明。法與道之別,恰如剛與柔之分。所謂過剛易折,上文言及法家之弊是嚴刑峻法,剛厲不留情面,而道家的“無為而治”、“柔弱勝剛強”思想,正是打破剛愎自用、自以為是的良藥,也正好彌補了曾國藩剛直要強的人格缺陷。於是,通過潛修道家思想,曾國藩的人生理念迎來了新的轉變,重出江湖後以黃老思想處世。   經過道家思想洗禮後的曾國藩,會依時而變,謙退自抑,制定正確的戰略決策。他圓通如意,該強硬之時,他會剛直而鼓舞將士。該柔軟之時,他又能以退為進,以柔克剛,周旋在眾多政敵、將領之中,遊刃有餘,手段老辣圓滑,充分展現道家思想成熟與靈活之優長,達到了真正的收放自如之境。  二、曾國藩領導力的啟示   從現代企業的角度分析,湘軍可以看做是一家大型企業,而曾國藩則是一個卓越的職業經理人。臨危受命的曾國藩彷如置身於一個危機四伏、軍心渙散的公司,他卻能在內外交困的險境下,克服重重困難,打造出一個紀律嚴明、目標高度統一、執行能力強的現代化企業。曾國藩的領導力思想對當代企業領導者,仍有許多值得借鑑的地方。   (一)知人善任、鑄造團隊   湘軍集團公司建立之初,由於彼時曾國藩已藉由知人善任的美譽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前來投奔的人才絡繹不絕,準備共襄盛舉。上文提及,曾國藩善以道德影響力和使命感去感染將士,善於為組織創造正確的價值觀念。在培育共同價值觀的理念上,曾國藩認為獲得軍心是核心和關鍵,他善於以個人人格魅力招攬人才,以高薪激勵和仕途晉升的政策來吸引人才。曾國藩的成功提醒著後人:要將企業做大做強,人才誠關鍵,領導價更高。領導者要胸懷大局,樹立起個人品牌,同時能正向影響和改變員工,提高他們對企業的忠誠度;另一方面,團隊的高效是建立在理解、溝通、和睦、各有所長基礎之上的,領導者要以大胸懷、大格局與團隊成員精誠合作,共同推進組織事業進步。   (二)修身正心、準確定位   曾國藩非常注重自我的智慧和心性的培養,對儒家“格物、誠意、正心、修身”的思想有深刻理解,他經常告誡家人和部下,做人須明辨善惡,做事須心安理得,方能擁有平和的心境。曾國藩在辦團練的時候,起步最晚,但是在曾國藩的雕琢下,曾家團練卻能後來居上,一躍成為戰力最卓越的湘軍。曾國藩把對部下的修養理念和發展湘軍的思路結合起來,找準了戰略定位,獲得了成功。對現代企業來說,企業要想做強做大,不僅需要領導者自身加強修煉,企業也更需要有一個準確的戰略定位,企業領導者要有洞察未來的能力,必須站得高、望得遠,明確組織存在的問題,並提出面向未來的解決思路。   (三)剛柔並濟、做穩做強   曾國藩認為,天地間的規則,在於剛柔並濟,任何一方也不能偏廢。過柔則無力,過強則易折。要成為一名卓越的領導者,首先需自立自強、站穩腳跟,再輔之以廣博的胸懷與隱忍的氣質才能成就大事。無論是用法家之剛治軍,還是用道家之柔為官,抑或用儒家之和處世,曾國藩都能很好做到剛柔並濟。同時,湘軍成立初期,為了做強團隊,曾國藩進行了天馬行空的體制改革,可自主招聘員工、發放薪資。如此,湘軍公司擁有了自己的產權、財權和人事權,擺脫了大清集團的桎梏,形成了責權明確、科學管理的現代企業制度。當代的企業領導者和管理者,應當借鑑曾國藩剛柔並濟的管理藝術,在具備大視野的前提下,科學運用穩中求強、求新的戰略決策,不能有一點進步和發展,就頭腦發熱,盲目擴充,最後只會適得其反。

  • 9 # 人間五十年

    他雖出身草根卻實現完美逆襲,他遭遇科舉三連敗卻最終大權在握,他曾經積極推動發展洋務運動。

      三次會試落第隱居鄉林,為湖南巡撫做幕僚一戰成名

      左宗棠家裡很窮,沒什麼背景,幼時有神童之名的他三次會試落第,從此絕意科舉,隱居鄉林間潛心學問,對那些涉及中國歷史、地理、軍事等內容的名著視為至寶,反覆研讀,並寫出多篇軍事專著。左宗棠把自己比作諸葛亮,自稱小亮

      被曾國藩舉薦,51歲成封疆大吏

      當時在朝廷中盛傳:中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而此時名聲在外的左宗棠迎來了他人生中的另一個良機,這個良機的出現還得從曾國藩說起。

    左宗棠在得到了曾國藩的准許後回鄉募勇,共5000人。此時的左宗棠終於能夠親自帶兵作戰了,不過他打出的旗號並非湘軍,而是楚軍。

      1865年,阿古柏帶著自己的部隊入侵了天山南北的廣大地區,並在這裡建立了一個獨立的國家哲德沙爾汗國。6年以後,俄國出兵侵佔了西北的重鎮伊犁。1875年5月,左宗棠被任命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打仗是需要錢的,當時清政府沒錢。左宗棠算來算去得要1000萬兩白銀,朝廷說能給500萬兩,剩下500萬兩你自籌,想辦法去跟外國銀行借錢吧。這時候清政府借錢是沒人給的,一是你現在正向各國賠款,一看就是個窮鬼,二是對左宗棠打這個仗根本就不看好。紅頂商人胡雪巖跟左宗棠是貧賤之交,而且很愛國,他拿自己的家產做抵押向外中國人借了500萬兩白銀。就這樣左宗棠籌夠了1000萬兩白銀的軍費。”

      1876年3月,六萬湘軍揮師人疆,左宗棠的西征軍在一年後肅清新疆各地敵軍,取得了完全的勝利,收復了除伊犁外的全部新疆地區,在新疆統治了13年的阿古柏自殺身亡。

      72歲高齡督辦福建軍務,以殘軀定東南死在任上

      收復新疆的壯舉最終讓左宗棠留名青史,清廷將他由一等伯晉為二等侯。“這在晚清是非常不得了的。

      1884年,左宗棠已經72歲高齡,衰弱到無法站立,一隻眼睛已完全失明。左宗棠向朝廷上奏請求解職回鄉,同年8月,法軍攻毀福建船政局,中法戰事再起,左宗棠又以欽差大臣的身份趕赴福州督辦福建軍務。一直頂到最後,死在了任上。1885年9月5日,左宗棠病逝於福州,在去世的前一天他還在給朝廷寫摺子談戰守之策。

  • 10 # 蝶花弄影

    晚清能打得大臣多出自湘軍要說能打,懂戰略,明時局的還是要說左宗棠,他的楚軍平定太平天國後,又主動出擊,平定擾亂,收復新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印度任由人口瘋狂增長,眾多的人口能給印度帶來怎樣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