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5
回覆列表
  • 1 # 磨史作鏡

    一句話,吳越國是五代十國時期十國之一,由錢鏐建立,割據於今天浙江省一帶。下面詳細說說。

    一、吳越國所處時代背景

    五代十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又一次大f芬列時期,從唐朝末年開始,藩鎮割據愈演愈烈,最終唐朝滅亡,在中原地區如走馬燈似的形成了樑唐晉漢週五個朝代,從907年朱溫代唐建樑到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宋朝,共53年時間。與之同時,中原以外地區,主要是南方,先後建立了十個割據政權,稱之為十國。其實,十國的歷史比五代要長,因為宋朝建立後還要經歷近二十年統一的時間,來削平割據政權。吳越國就是這十國之一。

    二、吳越國曆史沿革

    吳越國的歷史可以說是五代十國所有政權裡面最“經典”的也最長的。如果從唐朝滅亡的907年開始算,到978年末代君主錢弘俶納土歸宋結束,一共72年時間,可以說經歷了整個五代十國過程,這也是唯一的一個政權。因為五代每個都最多不過十來年,十國有的在907年建立的,除了吳越國都早亡了,而唯一一個比吳越國晚滅亡的國家北漢(979年滅亡於宋),則比吳越國建立晚的多(951年),僅有二十幾年歷史。如果從吳越國實際成為獨立王國時期開始(893年錢鏐為節度使),則有86年曆史。

    三、吳越國割據範圍

    吳越國從國土上來說,在十國中算是偏小的,最興盛時不過十三個州,地理範圍大約是現在的浙江全省、上海市、蘇南一部分(蘇州)、福建北部(福州、福清),都城是杭州。國土雖小,但是十分富庶,都是魚米之鄉。加之錢氏政權實行保境安民政策,注重發展生產,比較少地遭受戰亂,使吳越國百姓安居樂業,經濟得到開發。

    四、吳越國國王

    吳越國共有三代五王。開國君主是錢鏐,字具美,小字婆留,902年就被唐朝封王,907年正式被後梁封為吳越國王。吳越國奉歷代中原王朝為正朔,始終沒有稱帝。錢鏐死後,其子錢元瓘繼位。之後,錢元瓘的三個兒子錢弘佐、錢弘倧、錢弘俶先後繼位。末代君主是錢弘俶,他審時度勢,鑑於北宋的強大壓力,當時南方割據政權都被消滅了,他自知不可能抵擋宋朝統一步伐,也不忍心吳越國百姓遭受戰火,於是於978年納土歸宋,受到宋太宗趙光義的歡迎。

  • 2 # 滴滴滴嘟滴滴滴嘟

    從907年以後,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5個朝代相繼統治黃河流域,總稱五代。同時,南方及北方某些地區先後出現了吳、南唐等10個割據政權,總稱十國。歷史上將這二分裂時期稱為五代十國,五代十國共有皇帝55個。

    唐朝末年,錢鏐被封為鎮東軍節度使,轄有浙東與浙西全境,公元907年,朱全忠代唐稱帝,建樑朝,封錢鏐為吳越王,開啟了錢氏對江南的五王71年的統治。

    錢鏐在位期間,在吳越國內做了二件較有影響的事情,一件是修築捍海石堤,一件是興修吳中地區水利。吳越首府杭州南臨錢塘江,錢塘江潮常常倒灌入城,錢鏐在受封吳越王的第四年秋,親自率軍士百姓修築石堤,並造龍山、浙江兩闡,阻遏海潮內灌,保障了杭州城 與周邊農田的安全。兩浙民間至今仍稱他為海龍王。

    錢鏐去世後,諡武肅王,其子錢元瓘繼立王位,仍奉事後唐,對內則減免部分租稅,後晉建國,又向後晉稱臣納貢,諡文穆王。

    末代吳越王是錢元瓘第九子,忠懿王錢弘俶,繼位後減免租稅,整頓內政,安定了國內局勢。別送建國後,在太平興國三年978年,錢弘俶獻出土地成就了一段顧全大局、中華一統的歷史佳話。至此吳越國結束。(小編有話說,古人尚且如此,寶島臺灣何時才能歸順統一[祈禱])

    北宋著名詩人蘇軾曾評說:“其民(指吳越百姓)至於老死,不識兵革,四時嬉遊,歌鼓之聲相聞,至今不廢,其有德於斯民甚厚。”這是對吳越錢氏歷史功績的客觀評價。吳越錢氏為中國的和平統一提供了一個成功的範例。千年前的古人具有如此的歷史遠見和巨集大胸懷,實屬不易。

  • 3 # 誰是誰的菜

    無論是吳、南唐、前蜀、後蜀,還是荊南、楚、閩,這些割據政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創業的君主都是清一色來自長江以北的外來人士。這當然是由於在晚唐時期,中原依然是華夏政治、文化、經濟、人口中心所在的緣故。從這一點也不難理解,為什麼五代時期,十國之中僅有一個本地人創立的割據政權,會出現在太湖錢塘江流域了。這裡是長江以南開發最早的區域,早在史前時期就出現了良渚文化。春秋戰國之交的吳、越兩國又相繼崛起,震動了中原。漢魏之後,世人對三吳(吳、吳興、會稽)這些地區的評價,已經從西漢時期的“江南卑詩,丈夫早夭”,變為了“今之會稽,昔之關中,足食足兵,在於良守”。足見此地堪與傳統的經濟中心——關中地區相齊行了。於是就有了錢氏吳越國的出現。

    875年左右,錢鏐投入了地方武裝董昌的部下,這是他戎馬生涯的開始。

    自唐僖宗中和二年至光啟二年,這四年間,錢鏐憑藉著出色的軍事才能,幫助董昌以一州之力擊敗了擁有浙東七州的軍閥劉漢巨集。

    之後,董昌佔據浙東,遂自稱"知浙東軍府事",移鎮越州。錢鏐被任命為杭州刺史,開始擁有了自己的地盤兒,展開了以群雄逐鹿於江浙之間的戰爭。

    唐昭宗景福元年,公元892年,董昌離杭赴越,錢鏐就和董昌在浙江形成了對峙的局面。董昌是目光短淺而且又狂妄自大的土軍閥,竟據守區區彈丸之地“”越”,稱帝了,國號叫大越羅平,建元順天。這恰好給了錢鏐討伐董昌的藉口,董昌一戰而敗,錢鏐就此確立了兩浙的統治地位。

    錢鏐所轄的土地大體相當於,今天的浙江全省、上海市以及江蘇省蘇州一帶。當時的詩人貫休和尚曾經獻給錢鏐一首詩。

    獻錢尚父

    [ 唐 ] 貫休

    貴逼人來不自由,龍驤鳳翥勢難收。

    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氣冷,風濤動地海山秋。

    東南永作金天柱,誰羨當時萬戶侯。

    其實當時的吳樾國並沒有十四州,此處只不過是因為錢鏐曾經做過鎮海郡節度使,而鎮海郡節度使轄下,只有常州、潤州而已。

    雖然此二州已經被淮南勢力奪取,顯然錢鏐還是認為潤州、常州在法理上是自己的地盤兒。錢鏐所據有的正是晚唐天下最為富庶的地方。

    從錢鏐開始,吳越國修築錢塘江,捍海石塘,治理太湖,開鑿灌溉渠道,疏浚西湖,建設蘇州、杭州城。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稱,雖然是宋代才有,美景卻是吳越國時奠定的,不過“蘇杭”似乎應該倒過來念,叫“杭蘇”才對。因為當時杭州是吳越和南宋的首都,其地位要比蘇州高得多。

    自鏐世常重斂其民以事奢僣,下至雞魚卵鷇,必家至而日取。每笞一人以責其負,則諸案史各持其簿列於廷;凡一簿所負,唱其多少,量為笞數,以次唱而笞之,少者猶積數十,多者至笞百餘,人尤不勝其苦。

    錢鏐當政的時候,橫徵暴斂,百姓如果欠繳要受責打,一樣一樣地清算,欠多少,打多少。

    實際上錢鏐是當之無愧的英雄。《五代史補》一書中記載,錢鏐身患眼疾,在治與不治的決擇間,錢鏐說道:

    “吾起自行伍,跨有方面,富貴足矣,但得兩眼見物,為鬼不亦快乎!”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裡就推翻了歐陽修的“黑錢鏐說”,反而說吳越國輕徭薄賦。顯然也是不相信歐陽修的那一說。

  • 4 # 崔小先生

    亂世中非常成功的小割據政權。

    評價一個政權,要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多方面考慮。

    政治

    吳越的開國君主錢鏐在唐乾符年間為董昌的部下,後漸由偏將而升掌一州之兵。他在剿滅地方叛臣的過程中,經過兩次杭越之戰佔有了兩浙之地。天佑元年,被封為吳王,朱溫篡唐後封為吳越王,吳越之名由此開始

    錢鏐死後,第五子錢元瓘即位,繼續奉中原王朝為正統,政治清明。錢元瓘去世後,第六子錢佐通過鬥爭即位。錢佐誅殺權臣,因無子傳位弟錢倧。錢倧被權臣反噬,傳位錢俶。錢俶面對天下一統的趨勢,納土歸宋,避免了戰爭的浩劫。

    政治體制上設定丞相,六部等,削弱了藩鎮的作用,實際上吳越是一個中央集權的政權,官制大體上沿襲唐朝(因奉中原王朝為正統,不設樞密院、樞密使)

    吳越五代君主,雖無經天緯地之才,但沒有昏君出現,大體的政治能力不錯相較於其他割據政權,如只會寫詞的南唐李煜,暴虐無道的南漢劉玢、劉弘熙等已經難能可貴了。

    軍事

    吳越共佔據一軍十三州之地,主要軍事機構為元帥府。元帥府不僅指揮軍事,還兼外交作用,在一定方面與丞相制衡。

    《十國春秋·吳越十一·沈韜文傳》雲:沈韜文“為元帥府典謁,參畫軍務,時時有所裨益”。

    《吳越五·忠懿王世家上》載,顯德二年(955年)十二月,“王遣元帥府判官陳彥禧入貢於周,周諭我出兵會擊金陵”。

    軍事基礎是錢繆的八都兵和收降的孫儒部隊

    吳越的軍隊是在所謂杭州八縣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八都分別為:臨安縣為石鏡都,餘杭縣為清平都、嘉興都,於潛縣為於潛都,鹽官縣為鹽官都、海昌都,新城縣為新城都、武安都、東安都,唐山縣為唐山都,富春縣為富春都、靜江都,錢塘縣為錢塘都,浙江都。錢繆又發展了紫溪、保城、龍通、三泉、三鎮五都,共十三都,但最後保留了八都兵的稱號。

    孫儒是河南蔡州人。唐末軍閥,兵勢強盛,為人殘暴,曾橫行於江淮地區,為廬州刺史楊行密所殺,一部分部隊被錢繆收降,稱為武勇都。戰鬥力強,但軍紀敗壞。

    後晉開運二年(945年),南唐出兵攻打閩國,閩國君主王延政派遣使者向吳越國上表稱臣,請求作為吳越國的附庸以求得救援。 錢佐下令發兵三萬相救,擊敗南唐軍,攻取福州。

    《新五代史》卷六十七 吳越世家第七:(錢佐)乃遣其統軍使張筠、趙承泰等率兵三萬,水陸赴之。遣將誓軍,號令齊整。筠等大敗景兵,俘馘萬計,獲其將楊業、蔡遇等,遂取福州而還,由是諸將皆服。

    經濟

    錢鏐常說:“民為社稷之本。民為貴,社稷次之,免動干戈即所以愛民也”。吳越的經濟十分發達。

    農業上興修水利。開平四年(910年),錢鏐動員大批勞力,修築錢塘江沿岸捍海石塘,還設撩湖軍,開浚錢塘湖,得其遊覽、灌溉兩利,又引湖水為湧金池,與運河相通。錢鏐還在太湖地區設“撩水軍”四部、七八千人,專門負責浚湖、築堤、疏浚河浦,使得蘇州、嘉興、長洲等地得享灌溉之利。

    商業繁榮,尤其是手工業。中國古代南方著名的青瓷窯,漢族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之一的越窯在吳越時達到頂峰。

    綜合,吳越政治上無昏君,設立丞相,有效的削弱了藩鎮,經濟上繁榮昌盛,文化上積極傳承,軍事上不窮兵黷武,最後納土歸宋,避免生靈塗炭。稱得上是十國裡面最成功的的政權。

  • 5 # 梨樹洞小梨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五代十國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時期!

    五代是指公元前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印度與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區之外還存在十個割據政權!這就是五代十國。

    由三個系統構成,丞相系統成為權力中樞,兩軍系統不再專擅地方大權,兩軍的地位為王國所取代,方正徒有其名,其體制在吳越國已經解體!

  • 6 # 史海擺渡人

    吳越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十國之一,由錢鏐在907年所建。都城為錢塘(杭州)。強盛時擁有十三州疆域,約為現今浙江全省、江蘇東南部和福建東北部。吳越國共有五位君主,傳國71年,末主錢弘俶於公元978年獻土入宋。

    吳越國前身與基礎可一直上溯至唐末大混亂時期杭州地方的鄉兵集團杭州八都。

    錢鏐本為石鏡都的副將,助主將董昌取得杭州、擊敗浙東觀察使劉漢巨集的侵略後,董昌將杭州刺史一職以及杭州八都集團的大部分讓給了錢鏐,是錢鏐獲得獨立地盤之始。

    893年,錢鏐為唐鎮海節度使。 907年被後梁封為吳越王。

    975年援北宋滅南唐,978年吳越末代國王錢俶為了避免戰亂主動獻土併入北宋。

  • 7 # 遊遊蜉蝣

    五代十國時期的吳越國,政權穩固,君主勤政利民,國家相對富庶。

    吳越先後經歷了三代四位君主更迭。武肅王錢鏐(公元852∽932年),在位(公元907年∽932年)五子文穆王錢元瓘

    (公元887∽941年)在位(公元932∽941年)。文穆王6子錢巨集佐(公元928∽947年),在位(公元941∽947年)。文穆王9子錢弘俶(公元929∽988年),在位(公元948∽978年)。

    武肅王錢謬機智善謀。在位時大改社會奢華陋習。築城修壕,防禦外敵入侵吳越,啟用賢材,制定良策,把吳越治理的為當時全國富庶之地。其子孫謹遵其教誨,勤政利民,開拓疆土,興復官室。以民為先,以國為責。總體來講吳越幾代政權穩固富庶安寧。

  • 8 # 淺評歷史

    五代時期的吳越是個牆頭草政權。

    吳越國是五代十國時期十國中的一國,由錢鏐建立,佔地十三州,全盛時期佔有上海全境、浙江全境、蘇州全境和福建東北部,共傳五王,最後歸降宋朝。

    忠於唐朝,大唐吳王

    在剛開始時,錢鏐只是一個偏將,後來參與唐朝翦除劉漢巨集、薛朗、董昌的戰爭之中,因功逐漸掌握兩浙之地,成為杭州刺史。唐昭宗即位後,為了穩住錢鏐,先後封他為鎮海軍節度使、越王、吳王。

    六朝吳越王

    公元907年,朱溫建立後梁,冊封錢鏐為吳越王加淮南節度使,部下勸他不要接受,併為唐朝報仇出擊後梁。但錢鏐接受了後梁的冊封,並以百姓厭戰為由拒絕了部下的建議。

    錢鏐深知戰亂對百姓的影響,對內發展經濟、農業,對中原王朝始終稱臣,並與國外如北韓、日本進行貿易交流。錢鏐的政策被百姓所接受,他因此被當地百姓尊為“海龍王”。

    結語

    在當時那個社會環境下,有著一些實力的軍閥都稱帝,只有吳越國的統治者始終接受中原王朝冊封,稱王不稱帝。公元974年,在全國一統的大趨勢下,吳越末代國君錢俶向北宋投降,吳越國因此滅亡,再也沒有做牆頭草的機會了。

  • 9 # 常棣tandy

    建立吳越的武肅王錢鏐,小名婆留,字具美或巨美,杭州臨安(今浙江臨安)人。父親錢寬,以種出、打魚為生。

    一、吳越的立國

    錢鏐年輕時,厭惡生產勞動,好舞拳弄棒、射箭擊槊,讀了些圖讖之書,開始行俠仗義,替人打抱不平,然家鄉父老卻將他視為無賴。靠拳棒解決不了餬口問題,在江湖朋友拉攏下,他加入了販私鹽的團伙。

    時已是唐未年代,農民、軍人揭竿而起的此起彼伏。浙西軍官王郢引部造反,本地部隊的將官董昌以參加討伐為名,在鄉里募兵乘機擴大自己的勢力,將頗有名氣的錢鏐招為偏將。部隊擴建後,拉上了前線,錢鏐立了些戰功。

    王郢失敗後,黃巢起義軍的一部分進入浙東,逼向臨安,作為董昌得力將官的錢鏐認為:敵眾我寡,不宜硬拼,當出奇兵迎擊。他帶二十名勇卒,在狹窄的山谷中設伏,挫敗了對方的先頭部隊,斬首數百級。隨後,他將所部開進“八百里”之地,以此地名虛張聲勢,使得對方放棄了臨安,繞道而走。

    在和王郢、黃巢的爭戰中,董昌以保衛家鄉為名,順利地壯大了實力,控制了杭州地區八縣,他在每縣招募千人,置為一都,合為“杭州八都”,任命錢鏐為最高長官——都指揮使。

    起義之事煙消雲散,江浙一帶的地方實力派各自為了擴張,矛盾日益加深,到最後無可避免地發生了火併。越州(今浙江紹興)觀察使劉漢巨集,首先和董昌拉開了戰幕,兩軍隔錢塘江相峙。錢鏐受命率軍渡江,偽裝成敵軍,攻入敵營,殺得劉漢巨集棄軍易服扮成廚師逃走。

    兩年之後,錢鏐領軍向越州進發,他長驅直入,所向披靡,搗破對方的老巢,將劉漢巨集處死。消滅了劉漢巨集,董昌取代了他的職務,搬進越州。錢繆接替董昌的職務,成了杭州刺史。

    據有杭州的錢鏐,以足智多謀的成及為副手,以勇敢善戰的杜稜、阮結、顧全武為武將,以頗有名望的沈崧、皮光業、林鼎、羅隱為賓客,建立了一個文武兼備、人才濟濟的政治班子。

    錢鏐本非人下之人,經過戰爭的考驗,他的自信心更是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長。他並不滿足區區杭州一地,一心欲向外發展。然而南邊是浙東,為頂頭上司董昌直接管轄,無法染指,比較可行的,只有往北向的江蘇地界開拓。此時,長江以南的江蘇地面正值大亂:淮南將領徐約攻取蘇州;潤州(今江蘇鎮江)內部發生兵變,長官周寶被逐了出來,逃向常州。擅長軍事的錢鏐,面對這撲朔迷離的局面,高明地採取中間突破,然後兩頭開花的戰略:打出解危救難的旗幟,攻克常州,取得周寶為政治資本,隨後奪取潤州,再兵下蘇州。

    連下數州,錢鏐名聲大振,使得正在混戰的楊行密、孫儒不敢進入他的地界。

    錢鏐的戰績,在董昌看來,這是他的成就,望著版圖的擴大,他開始得意忘形。在術士應智、王百藝、女巫韓媼的鼓動下,他自稱皇帝,建國號為羅平,改元順天。

    對於董昌的舉動,錢鏐不但沒有附和,反而認為這是脫離董昌系統,自己大展巨集圖的好機會,從而向唐廷上了奏表,強烈遣責了董昌的謀逆行徑。唐昭宗下詔削除董昌的官爵,晉封錢鏐為彭城郡王,授以浙江東道招討使之職,讓他為朝廷剷除這個逆賊。

    得到皇命,錢鏐得到了代表正義的旗號,然為了證明他決非忘恩負義之徒,他出動三萬大軍結陣于越州城的迎恩門,並沒有發動攻勢,而是派說客入城對董昌曉以大義,勸他自行改過。董昌根本沒想到錢鏐會反他,絕對沒有應戰準備加上精兵強將多在錢鏐手中,他也無法應戰,當即做出了待罪的姿態,拿出二百萬錢犒軍,另將應智、王百藝、韓媼等人送給錢鏐發落。

    面對故主如此的高姿態,錢鏐已說不出什麼,只能撤軍返回。待錢鏐走董昌重新恢復了帝號,調兵遣將把守各關隘,同時向楊行密發出求救。錢鏐得到訊息,再度進兵越州,和董昌及楊行密的援軍展開了長達幾年的爭戰。

    最後,在顧全武等將領的有效作戰下,並利用了董昌集團內部的分化,終於擊敗董昌,並生擒了他。董昌無面目再見錢鏐,在被押往杭州的途中投水自殺了。把董昌的CROWN打翻在地,錢繆控制了整個杭、越地區。

    錢繆對朝廷建了“大功”唐廷的回報是:投予鎮海、鎮東兩軍節度使;賜以鐵券,可恕九死;此後,相繼封為越王、吳王。

    二、政治正確的錢繆

    成為一方諸侯的錢鏐,把他的政府定在杭州。為顯示光宗耀祖的輝煌,他將故鄉改名為衣錦鄉,將發跡的營地先後改為衣錦營、衣錦城、衣錦軍,將家鄉的石鑑山改為衣錦山,將小時玩耍的大樹封為衣錦將軍。

    功成名就的錢鏐衣錦還鄉,萬人爭睹風采,路衢水洩不通。可他的父親錢寬卻避得遠遠的,錢鏐不解,下車趕去追問何故。老父的回答是:“我家世世代代以田漁為生,從未顯貴如此。你今為十三州主,三面受敵,與人爭利,恐禍及我家,所以不忍見你。”

    一身衣錦的錢鏐哭了,感謝老父的指教 。

    從下層殺出來的錢鏐,升騰在富貴鄉中,充分地及時行樂起來,把家鄉的第舍造得富麗壯觀,把宮廷的殿閣造得氣象萬千。 然他沒忘記治下的民眾,為了農業收成有保障,更為了自己的長治久安,他也做了一些好事、實事,特別是廣泛地興修水利事業。

    其中最令人矚目的一件事,也是使後代相繼獲利的一件事,是沿錢塘江邊建築了捍海石塘。在修築的過程中,因潮浪太大,施工極為困難,為鼓勵參修人員的信心,他令五百強弩手猛射潮頭。高明的工匠則解決了具體的技術難題,用裝有巨石的 竹籠和大木料相雜,層層疊疊地壘成了海塘 。

    錢鏐審度天下形勢,認識到自己的實力並不太雄厚,難以進 步圖霸天下,而惟有和中原政權搞好關係,才能與強鄰抗衡, 保住這一方土地。由此,不管中原政治格局如何變化,他始終向中原保持了一份“忠心”。

    梁太祖登位之初,鑑於錢鏐的態度,立即封他為吳越王 。有人勸錢鏐拒絕樑朝的任命,公開打出獨立的旗號,可他笑著說:“我豈失為孫仲謀(孫權)!”

    錢鏐長壽,活到八十一歲。臨死之前,他告誡他的繼承人說:“子孫善事中原,切勿以中原帝姓多變而改國之大政。

    錢鏐走的是從無賴到軍閥,又從軍到君主的道路。他懂 政治,也懂軍事,然他的政治悟性要比他的軍事才幹更強。

    在對 待董昌稱帝的問題上,他巧妙地處理了道義和恩情的關係,遮住了他以下犯上的野心,把董昌逼上了絕路。在對待中原政權問 題上,他委曲求全,以少量的貢品和犧牲一點名分的代價,換取 了支援,使自己在三面受敵的環境中站穩了腳跟。

    三、錢鏐後的吳越政權

    寶正七年(公元932年),錢鏐第七子錢元瓘(文穆王)繼位。 有患難經歷的錢元瓘,頗懂政治之道,他守著父親的遺訓, 與中原王朝盡力搞好關係;對朝內的人事,以消解矛盾為主,促使將臣和睦,加強政治凝聚力;提倡儒學,設立擇能院,廣為選拔吳中文士;恤撫將士,提高軍隊的向心力減除無主荒地的租稅,擴大耕地的開墾。

    在他的統治下,吳越經濟朝著繁榮的方向繼續發展。然他生活奢侈,在建造宮室上花費了驚人的錢財。而晚年的一場大火卻將他經營了一生的宮室幾平全部焚為廢墟,天福六年(公元941年),因大火而精神失常的錢元瓘病亡,他的第六子錢弘佐(忠惠獻王)繼位。

    這個十三歲的小君主,上臺之後,頗有些英明氣象,繼承了父親的不少優點,在剛厲果斷上則超過了父親。元老宿將倚老賣老驕橫得很,他起初子以大度忍讓,在自己立腳稍穩後,一舉除掉了四個高階將僚,使得全體朝臣畏服在他的腳下。

    南唐平閩,閩將李仁達降而復叛,向吳越求救,錢弘佐力排眾議,出動大軍分水、陸兩路馳救,一舉擊敗南唐軍。

    在位七年,錢弘佐亡故。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六月,其弟錢弘倧(忠遜王)繼承大寶,以弟弟錢弘俶任參知政事。

    老將胡思進歷享尊榮,卻遭到了新君的輕慢,彼此漸起矛盾。錢弘倧欲誅胡思進,後者先下手為強,把錢弘倧給廢了,另立錢弘俶作為君,時在當年的十二月。

    錢弘俶得立後,應周世宗之邀,出兵合擊南唐,他遣將搶先進攻常州,竟全軍覆沒。待周軍渡淮後,他盡出國中之丁壯為兵,組成龐大的水師,再應北軍。他歷經後漢、後周二朝,貢奉不絕。然對境內的民眾,卻加重了賦稅。宋太祖立國後,詔錢弘俶入朝,他帶大量禮品進獻,得到了盡宋太祖一世可保吳越無虞的許諾。

    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宋太宗詔錢弘俶遷居開封,吳越結束。

    吳越國曆三代五王,至太平興國三年(978年)錢弘俶“納土歸宋”,立國七十二年。從唐景福二年(893年)錢鏐為鎮海軍節度使算起,至滅亡前後存八十六年。

    縱觀吳越政權,歷代君主雖然奢侈,但基本沒有昏君,而且都能體恤民情。這也是其政權存在七八十年的原因。

    (全文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對寶寶發脾氣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