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淡意如煙1

    散茶的真正流行是明代洪武二十四(1391)以後的事,據《野獲編補遺》記載:“至洪武二十四年九日,上以重勞民力,罷造龍團,惟採芽茶以進。”由此“開千古茗飲之宗”,散茶於是轟轟烈烈地登上了歷史舞臺。

    明代的散茶種類繁多,虎丘、羅岕、天池、松蘿、龍井、雁蕩、武夷、大盤、日鑄等都是當時很有影響的茶類,這些散茶不再需要碾羅後衝飲,其烹試之法“亦與前人異,然簡便異常,天趣悉備,可謂盡茶之真味矣!”陳師道記載了當時蘇、吳一帶的烹茶法:“以佳茗入磁瓶火煎,酌量火候,以數沸蟹眼為節,如淡金黃色,香味清馥,過此而色赤不佳矣!”即壺泡法;而當時杭州一帶的烹茶法與蘇吳略有不同,“用細茗置茶甌,以沸湯點之,名為撮泡。”其實無論是壺泡還是撮泡,較之前代更加簡便,而且還原了茶葉的自然天性。

    由於茶葉不再碾末沖泡,前代流行的碾、磨、羅、筅、湯瓶之類的茶具皆廢棄不用,宋代崇尚的黑釉盞也退出了歷史舞臺,代之而起的是景德鎮的白瓷。 屠隆《考般木餘事》中曾說“宣廟時有茶盞,料精式雅質厚難冷,瑩白如玉,可試茶色,最為要用。蔡君謨取建盞,其色紺黑,似不宜用。”張源在《茶錄》中也說“盞以雪白者為上,藍白者不損茶色,次之”,因為明代的茶以“青翠為勝,濤以藍白為佳,黃黑純昏,但不入茶”,用雪白的茶盞來襯托青翠的茶葉,可謂盡茶之天趣也。

    飲茶方式的一大轉變帶來了茶具的大變革,從此壺、盞搭配的茶具組合一直延續到現代。

    茶壺在明代得到很大的發展,在此之前有流、帶把的容器皆稱之為湯瓶,亦謂偏提,到了明代真正用來泡茶的茶壺才開始出現,壺的使用彌補了盞茶易涼和落塵的不足,也大大簡化了飲茶的程式,受到世人的極力推崇。

    雖然有流有柄,但明代用於泡茶的壺與宋代用來點茶的湯瓶還是有很大的區別,明代的茶壺,流與壺口基本齊平,使茶水可以保持與壺體的高度而不致外溢,壺流也製成S形,不再如宋代強調的“峻而深”。明代茶壺尚小,以小為貴,因為“壺小則香不渙散,味不耽擱,況茶中真味,不先不後,只有一時,太早則未足,太遲則已過,似見得恰好一瀉而盡,化而裁之,存乎其人,施於他茶,亦無不可。”

    明代的茶具從材質上來講,以瓷器和紫砂為主。明代景德鎮瓷器在元代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全國的制瓷中心轉移到景德鎮,燒製的青花、釉裡紅、青花五彩等瓷器在元代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的改進,而明代仿宋代定窯、汝窯、官窯、哥窯的瓷器也很成功,特別是永樂朝燒製的白瓷,胎白而緻密,釉面光潤,具有“薄如紙,白如玉,聲如韾,明如鏡”的特點,時人稱之為“填白”,以“填白”釉燒製的茶盞,造型穩重,比例勻停。高濂在《遵生八箋》中提到“茶盞唯宣窯壇盞為最。質厚瑩玉,樣式古雅,有等宣窯,印花白甌,式樣得中,而瑩然如玉,次則嘉窯心內茶字小盞為美;欲試花色黃白,豈容青花亂之,注酒亦然。惟純白色器皿為合最上乘品,餘皆不及。” 這裡提到的壇盞是指道教做法事時用到的供器,其中嘉靖皇帝在金籙醮事時用的壇盞最有代表性,其內底心通常用青花書“茶”字。

    明代散茶的沖泡又直接推動了紫砂壺藝的發展。宜興位於江蘇省境內,早在東漢就已生產青瓷,到了明代中晚期,因當地人發現了特殊的紫泥原料(當地人稱之為“富貴土”)紫砂器製作由此發展起來。相傳紫砂最早是由金沙寺僧發現的,他因經常與製作陶缸甕的陶工相處,突發靈感而創作了紫砂壺。據周高起的《陽羨茗壺系》載,紫砂器製作的真正開創者應是供春,供春是明正德年間的學仕吳頤山的家僮,吳頤山在宜興金沙寺讀書時,供春在一旁侍讀,聰慧的他向金沙寺僧學習了紫砂製作技法,製成了早期的紫砂壺,供春遺留下來的紫砂作品廖廖,但他卻是宜興紫砂史上有名可考的第一人。

    明代的紫砂名家有董翰、趙良、袁錫、時鵬,其後時大彬成為一代名手,其制壺“不務研媚而樸雅堅慄,妙不可思。”,因時壺“大為時人寶惜”,當時就有人仿製時壺。時大彬後還出了不少名家,如李仲芳、徐友泉、陳用卿、陳仲美、沈君用等等,紫砂在明代得到極大的發展。

    因紫砂土質細膩,含鐵量高,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和吸水性,用紫砂壺來沖泡散茶,能把茶葉的真香發揮出來,無怪乎文震亨在《長物志》中提到:“茶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因此紫砂壺一直是明代及以後茶壺的主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微波開關的工作原理?以及技術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