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受精卵開始,要經過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
1.生殖、發育和生長
生殖是生物產生後代的過程,對有性生殖生物來講,受精卵的形成意味著下一代生命的開始。從受精卵分裂到性成熟生物體的形成是發育過程,所以,生長髮育是生殖過程的繼續,是把受精卵時具有的生命可能性變成生物現實的過程。發育過程包含著個體生長,生長髮育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在個體生長過程中,經過量的積累,到性成熟時實現質變,從而完成個體發育過程。動物的生長髮育過程協調有序地進行是在神經—激素的調節下完成的。
2.個體發育、胚的發育和胚後發育
生物的個體發育是指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組織分化和器官的形成,直到發育成性成熟個體的過程。該過程可以分為二個階段,即胚的發育和胚後發育。
(1)胚的發育:
動物:受精卵發育成幼體的過程。如青蛙是從受精卵→蝌蚪。
被子植物:受精卵和受精極核在胚珠內發育成種子的過程(實質是受精卵發育成種子的胚)。
(2)胚後發育:
動物:幼體從卵膜內孵化出來或從母體內生出→發育成性成熟個體的過程。該過程在有些動物是變態發育,如青蛙的蝌蚪發育成成蛙的過程;有些是不完全變態發育,如蝗蟲的發育過程,有些是不變態發育,如牛、羊等。
被子植物:種子萌發後,經營養生長,發育成成體;再經生殖生長,發育成性成熟的個體的過程。
3.極核與極體、胚囊與囊胚之間的區別
極體是動物卵原細胞經減數分裂與卵細胞同時形成的子細胞,由於含細胞質少,缺乏營養物質,而不能發育,最終被母體吸收。一個卵原細胞產生的三個極體,有兩個(由第一極體產生的)遺傳物質相同,另一個與卵細胞內的遺傳物質相同。極體、卵細胞所含染色體的數目均是本物種的一半。
極核是遊離於被子植物胚囊中的兩個核,與精子結合後形成受精極核,將來發育成胚乳,供幼胚發育所需要的營養物質。胚珠內一個大孢子母細胞經減數分裂產生一個大孢子,由大孢子經三次有絲分裂產生8個細胞(含有這8個細胞的結構叫胚囊),其中一個是卵細胞,兩個極核,所以兩個極核與卵細胞的遺傳物質是一樣的,所含染色體的數目也均是本物種的一半。動物受精卵經卵裂形成囊胚腔的胚叫囊胚。
4.植物發育過程中各部分染色體與基因型的關係
為了便於記憶植物各部分染色體及基因型的情況,我們可以總結出如下規律進行理解與掌握,即“兩個除了”:
(1)從染色體數目看:(假定正常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目為2N),除了精子、卵細胞、極核(一個極核)內的染色體數目為N;除了受精極核及發育成的胚乳細胞染色體數目為3N,其餘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都為2N。
(2)從基因型看:除了受精卵及發育成的胚,其基因型是由一個卵細胞和一個精子組成;除了受精極核及發育成的胚乳細胞其基因型是由一個精子和兩個卵細胞組成,其餘細胞的基因型都和母體相同。
5.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
營養生長是指植物根、莖、葉等營養器官的生長。生殖生長是指植物的花、果實、種子等生殖器官的生長。營養生長是生殖生長的物質基礎,但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都消耗有機物、爭奪著有機物,它們影響或改變著有機物在植物體內的分佈部位。所以,對於栽培的葉、莖、根類蔬菜和牧草等,應當採取措施促進營養生長,抑制生殖生長;對於收穫穀粒、菜籽、果實的植物,應當採取措施在營養生長的同時,促進生殖生長,或當營養生長達到一定水平後,控制營養生長,促進生殖生長。
6.羊膜的進化意義
兩棲動物還擺脫不了水的限制,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初期)必須在水中,直接依賴外界水環境,所以,兩棲類動物不是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羊膜是從爬行動物開始出現的結構,羊膜內有充足的液體——羊水,保證了胚胎髮育對水環境的要求,從而解除了個體發育中對外界水環境的依賴,羊膜為脊椎動物的完全陸生打下了基礎,同時羊膜內的羊水能緩衝震盪,防止內部的胚胎出現機械損傷。
從受精卵開始,要經過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
1.生殖、發育和生長
生殖是生物產生後代的過程,對有性生殖生物來講,受精卵的形成意味著下一代生命的開始。從受精卵分裂到性成熟生物體的形成是發育過程,所以,生長髮育是生殖過程的繼續,是把受精卵時具有的生命可能性變成生物現實的過程。發育過程包含著個體生長,生長髮育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在個體生長過程中,經過量的積累,到性成熟時實現質變,從而完成個體發育過程。動物的生長髮育過程協調有序地進行是在神經—激素的調節下完成的。
2.個體發育、胚的發育和胚後發育
生物的個體發育是指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組織分化和器官的形成,直到發育成性成熟個體的過程。該過程可以分為二個階段,即胚的發育和胚後發育。
(1)胚的發育:
動物:受精卵發育成幼體的過程。如青蛙是從受精卵→蝌蚪。
被子植物:受精卵和受精極核在胚珠內發育成種子的過程(實質是受精卵發育成種子的胚)。
(2)胚後發育:
動物:幼體從卵膜內孵化出來或從母體內生出→發育成性成熟個體的過程。該過程在有些動物是變態發育,如青蛙的蝌蚪發育成成蛙的過程;有些是不完全變態發育,如蝗蟲的發育過程,有些是不變態發育,如牛、羊等。
被子植物:種子萌發後,經營養生長,發育成成體;再經生殖生長,發育成性成熟的個體的過程。
3.極核與極體、胚囊與囊胚之間的區別
極體是動物卵原細胞經減數分裂與卵細胞同時形成的子細胞,由於含細胞質少,缺乏營養物質,而不能發育,最終被母體吸收。一個卵原細胞產生的三個極體,有兩個(由第一極體產生的)遺傳物質相同,另一個與卵細胞內的遺傳物質相同。極體、卵細胞所含染色體的數目均是本物種的一半。
極核是遊離於被子植物胚囊中的兩個核,與精子結合後形成受精極核,將來發育成胚乳,供幼胚發育所需要的營養物質。胚珠內一個大孢子母細胞經減數分裂產生一個大孢子,由大孢子經三次有絲分裂產生8個細胞(含有這8個細胞的結構叫胚囊),其中一個是卵細胞,兩個極核,所以兩個極核與卵細胞的遺傳物質是一樣的,所含染色體的數目也均是本物種的一半。動物受精卵經卵裂形成囊胚腔的胚叫囊胚。
4.植物發育過程中各部分染色體與基因型的關係
為了便於記憶植物各部分染色體及基因型的情況,我們可以總結出如下規律進行理解與掌握,即“兩個除了”:
(1)從染色體數目看:(假定正常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目為2N),除了精子、卵細胞、極核(一個極核)內的染色體數目為N;除了受精極核及發育成的胚乳細胞染色體數目為3N,其餘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都為2N。
(2)從基因型看:除了受精卵及發育成的胚,其基因型是由一個卵細胞和一個精子組成;除了受精極核及發育成的胚乳細胞其基因型是由一個精子和兩個卵細胞組成,其餘細胞的基因型都和母體相同。
5.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
營養生長是指植物根、莖、葉等營養器官的生長。生殖生長是指植物的花、果實、種子等生殖器官的生長。營養生長是生殖生長的物質基礎,但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都消耗有機物、爭奪著有機物,它們影響或改變著有機物在植物體內的分佈部位。所以,對於栽培的葉、莖、根類蔬菜和牧草等,應當採取措施促進營養生長,抑制生殖生長;對於收穫穀粒、菜籽、果實的植物,應當採取措施在營養生長的同時,促進生殖生長,或當營養生長達到一定水平後,控制營養生長,促進生殖生長。
6.羊膜的進化意義
兩棲動物還擺脫不了水的限制,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初期)必須在水中,直接依賴外界水環境,所以,兩棲類動物不是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羊膜是從爬行動物開始出現的結構,羊膜內有充足的液體——羊水,保證了胚胎髮育對水環境的要求,從而解除了個體發育中對外界水環境的依賴,羊膜為脊椎動物的完全陸生打下了基礎,同時羊膜內的羊水能緩衝震盪,防止內部的胚胎出現機械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