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845704245358

    外星人這個概念,不如替換成“生命體”。

    我首先反對承認任何矽基生命的可能存在。

    兩點。

    第一是矽是第三週期的化合物,矽矽鍵不穩定,而且有3d軌道可以讓親核試劑進攻。第二,矽氟化物就更別提了,氟和氫的性質那差的不是一點半點。氫在整個元素週期表的位置是最獨特的,是第一週期唯一有高反應活性的元素。第一週期另一個是氦,幾乎不參與任何化學反應。不能把碳氫化合物和矽氟化合物作簡單類比。

    我們就生命體而言,可以從熵的角度來看,生命體一生所做,或者說嘗試去做的事,就是試圖維持自身的熵在一個較低的值,這就要求自己身體各組分保持穩定,不會隨時因為化學反應而崩解掉。

    碳基生命體的原始形態是如此脆弱,隨時都有可能會消散,一個最初的細胞,或者是現今的草履蟲,都是十分微小的,過高或過低的滲透壓,高溫或者低溫,一些反應性活潑的氣體,隨時對它的生命有著致命威脅。但是生命能維持其存在形態 了,不會被自然界分解成熵值大的無機物,人不會突然全變成水,二氧化碳,氮氣和一堆磷酸鈣質的骨灰,全是因為構成我們的各組分的基本物質都是穩定的,當然,這是我們所處的環境決定的。

    這一點就必然和元素起源是密切相關的,而不是簡單的一句隨機性可以解決的。矽,氧,氮,氟的生成次序和豐度都是決定性因素。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化學反應,或者稱之為代謝的適宜溫度。

    那麼把熵和代謝這倆事結合起來問題就是:

    是否不止一種環境都能找到對應的代謝機制可以降低熵值?

    當然不能斷言沒有。

    不過我更傾向於沒有。

    元素週期表已經是無機化學和量子力學解決了的“現象”,每一個元素的每一類化合物,無論它怎麼排列組合,它的一切化學行為幾乎都是可以預測的,而且在各類星體上,氧,矽,碳的形成都是遵循同一個規律的,就是所謂“主星序”。在各種激烈的條件下,二氧化碳,矽氧化合物,氮氣,水,均是碳,氮氧,氫,矽最穩定的存在形式。也就是說,這些物質的熵值已經是最大了,在自然環境下不會更大了。生命體透過攝取低熵物質,排出高熵物質,從而實現自身熵值動態平衡。這就是你為什麼要吃飯,為什麼呼吸,為什麼排洩。碳基生命,是代謝效率最高的,也就是說獲得的“負熵”值是最大的,同時,也是符合元素分佈的規律的,這一點,自宇宙創世之初就已經確立了,除非一個平行宇宙裡的元素和我們的元素完全不同,那麼這就是理論物理的範疇了,量子怎樣排布,物質怎樣形成,這都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

    除非質子,電子,中子不以我們理解的方式結合。

    我敢肯定,在這片宇宙之中不是唯一的生命存在,但是我認為碳基生命是,因為碳在週期表裡是獨一無二的,是不可替代的,這是元素本身和其化合物性質決定的。

    當然,完全可以基於我的論述提出一套可供計算的模型,以代謝方法為核心,把代謝的各種引數代入試一試,看看能否保持自身穩定存在,最後給一個穩定度指標,結合不同天體的元素丰度(可以透過光譜確定),甚至可以推測何種天體上存在著什麼形式的生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熊和狗熊有什麼區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