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檸檬愛游泳

    中國電影應該說在2003年以後前所未有的當做一個娛樂產業來對待,在過去我們一致認為電影基本上還是一個宣傳產品,但是到2003年以後從政策上有一個最大的調整,我們已經非常明確的認為電影是一個產業,在這樣一個情況之下從國家政策的趨勢上來講有了幾個非常顯著的變化,第一個變化就是行業的開放,大家最近可以看到一系列的政策和規定,這個開放的基本順序是這樣:先開放影院、然後是制度,最後是發行。 這個順序最主要的一方面是保護電影民族工業,另外一方面不想看國外的電影集團過早的控制電影鏈條,其實發行幾乎是所有的媒介集團控制產業的一個最重要的環節,其實真正能夠控制一個產業的很可能是發行環境,我們去研究過八大公司主要就是對發行環節的控制,所以我們最後開放的是發行,第二就是從審查的角度來講逐漸的放鬆,一方面是程式上的放鬆,比如說我們的分級制一直在研究中,儘管現在還沒有推出,但只是時間的問題,不管用什麼樣的詞彙,但是分級已經勢在必行,另一方面是我們給成年人看的這部分內容很可能產生社會強烈的反向,還有就是政策上的趨勢,我們最近出現了一系列的政策調整,在生產製作方面今年一個最明顯的變化就是電影產量的大幅度提高,今年電影有可能達到200位,將達到世界電影產量的前三位,很可能是第二位,但是這200部很難說在影院裡放映多少部,但是從產量上已經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還有一個趨勢就是大製作的商業電影成為主流,我們知道今年的電影狀況《手機》《2046》等等這樣一批投資大製作的成為中國電影的真正市場主流。另外還有一個趨勢的變化就是電影投資的多元化,各種資本進入中國電影以後,對中國電影整個製作經營都會帶來非常深刻的影響,而且這些資本在進行重新組合,每種組合都可能會產生一種不同的作品形態和針對不同的作品市場;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電影的投資重量在增加,特別是一些大製作的投資,應該說在中國已經創作了投資記錄,這個投資的增加其實很難程度上說明了電影回收能力的增加,這個回收能力不僅是影院的回收能力,很可能是遠遠超越影院之外的回收能力。下面就是國營電影製作機構的勢力在逐漸增加收入分化,過去的八一電影製片廠老廠,他們目前已經退出了主力軍的地位,那麼上海電影集團還在生產的第一線,絕大多數國有電影製片廠已經退出了生產的第一前線。當然中影集團成為國營機構的一個主力,前天剛剛看到中影集團先後和索尼和時代華納成立了兩個合作製作公司,那麼表明了中影集團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進行自己新的資源整合。 大家都知道上海是中國電影的發源地,海外電影的這方面,應該說未來可能會有比較開闊的前景。另外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勢,就是民營電影製片廠的發展,像一些比較大型的民營社會公司都在進行橫向和縱向整合,這個整合已經完全在模仿國外的整合方式了,將來這些社會企業或者民營企業未來的成長,可以說在未來五年之內肯定會成為中國電影的真正主力,而且我們可以講現在進入電影市場票房前十名的電影絕大多數但是都是由這些民營或者社會公司生產的,或者絕大多數都是他們生產的。電影發行的趨勢,目前中國進口電影的權是由中國電影公司規定,但是中國產電影是交由各種社會公司來經營,但是從這兩年的發展情況來看,民營公司控制著中國產電影的主要發行權,而且發行最好的影片都幾乎是由民營或者是社會發行公司來發行的,我剛才提到一個概念:未來發行會控制一個產業。發行權利的擴張對中國電影未來會產生深刻的影響,我們講民營發行公司充當了中國產影片的發行主力,這個大家都可以很清楚的看到。 另外還有一個就是營銷意識的普遍提高,現在我們電影從製作時代走進了一個營銷時代,去年在營銷方面我們可以說是花招盡出,尤其是《十面埋伏》,在中國創造的一億五千萬的票房。還有一個值得談到的就是大電影產業的形成,之所以叫大電影產業這個核心的概念就是電影是整個媒介行業的內容核心,整個媒介行業不管是明星也罷,電視也罷,所有的行業內容核心產業是電影。所以電影是推動整個媒介的特別是娛樂媒介發展的最核心的,儘管影院不是獲得利益的唯一途徑,但是影院作為一個發射平臺時,我們的媒介由於得到電影的推動,得到更多觀眾的形態,這一點大家以後會理解到的,包括這兩年的影像版權交易所獲得的利益都有了一個新的高度。從電影發行的趨勢來講,我們今年的電影票房有了明顯的攀升,而且在非影院之外的收入也有明顯的增加,這些數字都可以從各種地方得到。而且我們想中國產電影在整個電影票房排行前十名中,還有四五部電影占到重要的位置,那麼我們200部電影中可能有十部電影的票房超過500萬以上,剩下的票房或者等等零,或者怎麼樣。最近這兩年各大電影院的建設非常火熱,這一方面影院很開放,另一方面影院是最有利看到的地方。 第一中國電影從整體的電影市場來講嚴重不足,十億人民幣的票房相當於美國電影的六分之一,這點來講是差距甚遠,而且200部電影幾乎有五分之三的電影是進不了電影院,要按照市場的規劃有序操作的電影很少,大部分都在沒有票房的怪圈裡面徘徊,電影的多樣化生產還不夠,中國電影觀眾的人數太少,我們每五年看一場電影,而美華人每年看六場電影,這種觀眾不平衡,造成華人都只看盜版,不看電影,電影的法規問題非常非常多,隨著付費電視的出現,我想中國電影大產業的概念即將形成,而政府有關部門和電影創作人員對電影產業、產品的重新認識,電影一定能找到和電視差異化的東西,最重要的一點無論是從經營模式或者說從產品內容、市場針對性裡講都是在和電視差異化的競爭,一定要和電視的內容、形態形成非常明顯的差異,電影產業必須要找到差異性,才可能獲得自己生存和發展的空間,所以如果中國電影的平均觀眾人次能夠達到一次一年,我們的盈利機率會超過60%以上,中國電影才會真正有希望,中國電影才會進入一個我們一直在呼籲的快速發展的新階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讚美老師的師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