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任頂頂

    在家鄉,年味最濃的一項活動恐怕是做年饃了,家鄉人稱之為“蒸饃”。蒸饃就如同南方的打年糕一樣,是年前必須做的一件事,就是要為過年——正月十五前——存下乾糧和招待客人的饃食。直到現在這項活動依然每年都要進行,它滿載著我對過年和年味深深的記憶。

    蒸饃一般在農曆的臘月二十七八進行。在我的記憶中,小時候每年母親都是在這兩個日子進行。在蒸饃的前夜,母親總是要先把發麵在案上醒好後放進一個大的瓦面盆,然後用布蓋上,上面再用蒸籠蓋上,然後把它端到炕頭放好。等到了清晨五六點,面便發酵好了,充滿了整個面盆,母親便起床,叫醒父親或姐姐,刷牙,收拾完,將面盆端到廚房,將面盆裡的面倒到案板上,反覆揉搓,待面勁道後,母親將整團面剁成幾塊,開始做饃。那邊,父親早已將灶膛裡的硬柴(家鄉人將劈的木柴叫硬柴)架了起來,火已燒了起來。

    一般母親第一鍋蒸的是菜包子。餡已於昨日做好,母親將它用調料攪拌好,便開始包,一會兒功夫,包子便擺滿了案板,父親拿來蒸籠,母親在兩個蒸籠上撒上面,將包子一個個擺好,然後將蒸籠放進水已沸騰的鍋裡,蓋上鍋蓋。父親拉起風箱,讓灶膛裡的火熊熊燃燒起來,十分鐘功夫,氤氳的蒸汽便瀰漫了整個廚房,包子的香氣也漸漸隨之彌散開來,讓剛起來的我迫不及待,垂涎欲滴。而母親則緊張地做著下一鍋的饃——油麵包子。

    待第二鍋包子快包好的時候,第一鍋菜包子出籠了,看著熱氣騰騰、雪白的包子,等不及涼,我便抓起兩個狼吞虎嚥起來,燙得我直跺腳,母親便笑著罵我:“燙著了吧,急啥,這麼多還不夠你吃!”

    待我吃完,第二鍋包子就下鍋了。就這樣,一鍋一鍋,一般要蒸五鍋十籠,除了菜包子、油麵包子,還有糖包子、花捲、小饅頭,家裡條件好的,還蒸肉包子等其他包子,這樣母親和母親、姐姐們要在廚房忙活到中午,將案板上的面全部蒸完了,整個蒸饃活動才算結束。

    按家鄉的習俗,正月十五前一般是忌諱蒸饃的,所以蒸饃活動要在正月前做好。到了正月十五,家鄉還要蒸一次饃,這次蒸的是“老鼠饃”——將饃捏成老鼠模樣,有尾巴、耳朵、鼻子,還特意用黑豆做了兩隻眼睛,然後在肚中包上油麵,整個一隻只活靈活現的小老鼠。老鼠饃蒸得不多,一般只蒸一籠,另一籠蒸包子或饅頭。饃蒸好後是不能吃的,等祭奠過了,才能吃。不知這個習俗源於老鼠嫁女還是其他什麼,沒有細細考究,但卻在家鄉一直年年相傳。

    直到老鼠饃蒸了,十五過了,這樣,年基本就結束了,蒸饃活動也就結束了。家家戶戶恢復了原來得習慣,家裡沒饃了,才蒸,而且一般蒸的都是市面上賣的饅頭兩倍大的饅頭,家鄉人叫“蒸饃”——這與前面說的“蒸饃”(動詞,蒸饃的過程和活動)不一樣,這是個名詞,以區別於鍋盔、包子、花捲等饃食。

    蒸年饃是家鄉過年家家戶戶必做的工作,直到現在依然流傳,雖然有些家庭怕麻煩或沒女人來做,到饅頭店裡訂了饅頭來吃,但這畢竟缺少了年氣。我想,只要家裡還有地,有孩子女人,這個習俗一定還會流傳下去。因為,過年不僅要吃好吃的,還要用一些活動、習俗來體現、傳承年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民宿、農莊、農家樂怎樣才能給遊客不同的體驗?怎樣才能拓展客源留住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