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九king

    梁漱溟先生就東西文化的差異指出,歐洲從希臘時就關注認識宇宙萬物的問題,而華人關注的則是生活本身。孔子學問的基本點就是講人生的道理,講生活。

    在我看來,孔子思想對於生活本身的重視,使得儒家思想能夠流傳兩千多年,同時又在華人的生活經驗的更新中不斷得到修正。

    顯然,孔子思想的生活氣質使華人容易將其吸收並自然地貫徹在生活中。現在,儘管大多數人不一定閱讀四書五經,但在生活中卻潛移默化地保留了儒家的原則。

    瓦爾特對孔子思想的肯定是值得讚賞的。但他認為孔子思想具有“普世性”,我並不同意。

    基督教文化強調普世價值,而孔子不關心普遍統一的概念,只關注現實生活。中西提出問題的模式不在同一個套路上。

    西方人總是把人當作認知物件,試圖從形而上學和生物學的角度認識人,探索人在實際存在背後的“本質”,並把人分解剖析,形成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強調人的個體性。孔子講人,看重的是世俗的生活,解決的是如何和諧有序、仁愛地生活在君王統治的社會中。

    -孔子的仁強調自身修養和愛人,有助於再建人類道德瓦爾特看到了孔子學說在全球化程序中的可借鑑之處。的確,

    當人類進入21世紀時,大家面臨許多共同的問題。湯一介教授指出,當我們面臨“道德滑波、信仰危機、理想破滅”的趨勢之時,重新肯定和發揚孔子的思想是有益處的。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諸侯紛爭,禮崩樂壞,天下無道,出現嚴重的道德危機。孔子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孔子極力主張進行道德教育和倫理建設,克己復禮,實現和諧的社會生活。“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論語》中有 105處談到“仁”,集中體現了孔子如何做人的思想。

    孔子的“仁”主要強調自身的修身養性和對他人的愛。他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克己復禮曰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

    顯然,克己和復禮是不可分割的:既要嚴格修身,又要以道德規範和倫理原則正確處理與他人的關係。這一切,主要是因為孔子把“仁”理解為“愛人”。“愛人”以“親親”為基礎,即從愛自己的雙親出發。

    孔子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在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之後,華人不但沒有否定孔子及傳統思想,反而更加重視它們,同時也試圖根據現代化和全球化的需要來提升中國自己的文化。

    -孔子的“仁”兼顧親和性和艱難性,有利於人們建立樂觀的思想孔子在談“仁”時,既講它的可行性,又講它的艱難性。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有關仁的簡易可為性,馮友蘭先生總結說:“仁者,即人之性情之真的及合禮的流露。”但人之為仁又很複雜。既要在現實生活中反覆自省修身,又要在與人交往中自覺地恪守倫理原則;既要自然地順著自己的內在性情去貫徹執行,又要嚴格以道德原則剋制自己的慾望和行為,時時處處衡量自己的言行。梁漱溟為此指出,“離了中,離開了恰合生命之理,此即所謂違仁也。

    ”正因為這樣,孔子感嘆:“若聖與仁,則吾豈敢!”其實,孔子之後歷代儒家在講解和發展“仁”說上,都試圖進一步把“仁”廣涉到對天地萬物的態度上。唐代的韓愈說:“博愛之為仁”,已經明確地把“仁”看作是對人和對萬物的態度。

    到了宋代,程顥說:“仁者,渾然與物同體。”在全球化的時代,正當人們期待以大家可以接受的“全球倫理”重建當代社會的時候,正確理解“仁”的貫徹的“兩面性”(它既簡易,卻又艱難),將有利於樹立人們的信心,有利於加強樂觀主義的生活態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陳泓釗名字的含義分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