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華絡健康

    在實踐中,很多醫生判斷患者的膝蓋是否有問題,都會請患者嘗試以下走路,做法如下:患者雙腿蹲下,一隻腿向側面展開,迅速滑到正前方,然後另外一隻腿由後方滑到正前方,如此一直重複。鴨子步的走法是雙手背後,深蹲下,兩腳外撤而行,行走中上身不準起伏。

    如果在做這兩步法的時候,患者的膝關節沒有疼痛也沒有任何不適,則表明膝關節是正常和穩定的。但如果患者下蹲的時候,感覺自己的膝蓋前方有像針刺一樣的疼痛,或者是感覺膝蓋很酸脹,就說明膝蓋有一定問題了。很可能是膝關節的髕骨軟骨有損傷了。如果行走過程中膝蓋卡住動不了,或者覺得膝蓋內側或外側明顯疼痛,則說明半月板可能有損傷。如果患者出現這兩種情況,則需要注意再做進一步的檢查,確認自己的膝蓋是否有毛病,是否需要治療了。

  • 2 # 太原疼痛

    疼痛會導致肌肉發力不暢,就會出現肌無力現象。

    走路、慢跑、跳躍、扭轉、攀爬樓梯,在膝關節各個方向運動趨勢中,如果發現突然無力或者疼痛合併無力,說明控制該方向運動的肌肉發力不暢,這些肌肉就有問題了。在某個運動方向中,突然無力,就會導致人往那個方向摔倒。

    一般而言,膝關節內外側不穩定的話,是大腿根內外側肌群問題,可導致膝關節內外側疼痛,兩側疼痛一樣重就匯聚於膝關節正下方疼痛。(大腿內外側肌群病態後,如果其損害程度相當,肌肉痙攣牽拉的力度相當,可使膝關節內外側力量平衡,反而會形成內外方向的穩定狀態;)如下圖所示其病理線路:

    膝關節內外側肌群病態,可導致膝關節病態,日久就會出現髕骨下面的脂肪墊炎症,該部位炎症屬於繼發病點,(另有一種情況是膝蓋外傷後遺所引起的髕下脂肪墊炎症,該部位就是炎症原發部位),但不管原發繼發,髕下脂肪墊炎症可導致大腿正前方和正後方、膕窩、小腿正前方和正後方的肌肉出現病態,就會出現這些肌肉病態無力,從而出現膝關節前後方向的不穩定。

    整體治療方向:查清是大腿內外側肌群問題發展而來的,就得先先治療大腿內外側肌群的病態,才能為膝關節髕下脂肪墊炎症的治療提供基礎。在我以前的答覆中關於膝關節疼痛,關於大腿內外側肌群和髕下脂肪墊的治療方法,都有涉及,再此不在贅述,感興趣的讀者關注我翻翻看我以前的答覆即可。

  • 3 # 藥療君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也是結構最為複雜的關節之一。我們普通人瞭解自己的膝關節是否穩定或者受到了損傷,大多是從關節的不適症狀中判斷,如關節持續性加重的疼痛、關節腫脹、關節活動時是否有響動、活動是否受到限制、走路一瘸一拐等。

    造成膝關節損傷的原因很多,如各類關節炎的發生,如長期勞損引起的骨關節炎、自身免疫問題誘發的類風溼性關節炎,還有就是高尿酸血癥引起的痛風性關節炎等。 除了這些疾病原因之外,還就就是外傷原因引起的膝關節不穩定和損傷。

    引起膝關節損傷的外傷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髕骨骨折、交叉韌帶損傷和半月板損傷等。髕骨就是我們俗稱的“膝蓋骨”,對膝蓋具有很強的保護作用。髕骨損傷了,對膝關節的穩定性和功能影響是最大的。

    膝關節交叉韌帶和半月板損傷是造成膝關節穩定性被打破的最主要原因,常常是因為運動不當引起的。我們的韌帶本身就是相對缺血的組織,一旦損傷自愈能力就比其他組織低,因此防止交叉韌帶和半月板損傷是保護膝蓋的重中之重。

    一旦交叉韌帶和半月板損傷,治癒難度很大,因此預防交叉韌帶和半月板損傷是關鍵:劇烈運動前一定要做好熱身活動,讓身體熱起來並微微出汗,關節處一定要活動開;運動時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跳起後要儘量保障雙足落地,足尖方向與前衝方向一致;加強膝關節的功能訓練,保障膝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的力量、柔韌性和彈性等;還有就是劇烈的對抗運動之前,佩戴好護膝等防護用具等。

  • 4 # 推拿正骨

    這先從外觀上看,是否是X或O型腿,這兩種腿型的人膝關節肯定有問題。再看膝關節是否腫脹,因為滑膜炎基本伴隨有水腫。還有雙腿是否能站直(前後),如果站立時膝關節前屈,也證明膝關節不穩定。再從功能看,上下樓是否疼痛,下蹲是否到位或是否疼痛。活動時膝關節是否有響聲,小腿是否經常抽筋兒。

  • 5 # 羅煒樑

    介紹兩個簡單粗暴的測試,幫助判斷膝關節是否穩定。

    測試前須知:1)如果病情比較嚴重(如無法站立、容易跌倒),請不要嘗試。2)如果在測試過程中出現明顯疼痛,請立即停止測試。3)本測試不作為醫學臨床診斷結果。測試一:閉眼單腿站立

    測試方法:

    1)雙手向外側張開,

    2)屈膝90度,大腿與身體呈90度,姿勢如下圖

    3)閉眼單腿站立,儘可能長時間保持該姿勢

    測試原理:

    閉眼時,身體會更多的依靠本體感覺來保持平衡。

    (本體感覺:人對於自己的運動狀態和空間位置的感覺,受肌梭與腱梭的影響)

    若本測試結果不達標,意味著下肢關節(如膝關節)對周圍空間位置與肌肉控制狀態受影響,也就是說穩定性會下降。

    測試標準:1分鐘達標。

    若中途放下腿部,或透過跳躍,扶東西保持平衡,則計時停止。

    測試二:連續單腿下蹲10次

    測試方法:

    連續單腿下蹲10度,每次膝關節屈曲幅度不可超過90度。且下蹲幅度需緩慢。

    觀察下蹲時,膝關節的活動情況。

    測試原理:

    這是一個簡單的屈伸膝動作,也是日常生活會經常使用的動作。例如步行,上下樓梯等。

    透過觀察膝關節屈伸的活動情況,能夠判斷膝關節的穩定性。

    測試標準:能夠連續平穩下蹲10次。

    若在下蹲過程中,出現膝關節向內側/外側移動(如下圖),則穩定性不足。

    另外,膝關節的穩定性會直接受到脊柱和踝關節的影響。如果具有腰部或者踝關節的問題,是會影響到測試結果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貂絨的厚度有哪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