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血管守護者貢鳴說

    我想您一定是在診療過程中與醫務工作者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今天我就站在您的角度梳理一下處理辦法。

    首先,我認為,絕大多數醫務工作者對患者是盡心盡力,充滿責任感的。問題往往出現在互相不能理解上。

    作為患者或患者家屬,生病後到醫院就診,往往是生命中最為脆弱和需要幫助的時候。所以非常希望遇到一個態度和藹,細緻耐心並且醫術高明的醫療團隊,為自己排憂解難。但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幹的。全國各地的大醫院,往往人山人海,掛號排隊、抽血排隊、檢查排隊、取藥排隊、就診排隊、入院排隊,看看眼前的茫茫人海,就診體驗已經一落千丈,就剩一個字:“煩”!加上有些疾病治療過程痛苦,預後不良,花費不菲,更讓病患心理上背上沉重的包袱。反過來再看醫護,繁重的臨床工作,巨大的心理壓力、各種科研晉升任務,與自己多年奮鬥不相符的收入水平,以及不斷擔心的突如其來的傷醫事件,也讓他們難於體驗工作帶來的成就感。雙方所在的場景多很難讓人產生愉悅感,再加上資訊、知識水平的嚴重不對稱,很容易由於不能相互理解導致矛盾的產生。而患者或家屬的第一感受,就是醫療人員對自己不夠關愛、不夠負責。

    所以我想解決這一矛盾最好的方法,就是溝通。在沒有建立診療關係之前,我們和醫生其實都是陌生人,相互都不瞭解,但我們需要他們的幫助,迅速建立起彼此的信任和尊重至關重要。因此一個簡短的微笑或者一句感謝的話語,都會讓醫務工作者覺得受到尊重,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同樣的,醫務工作者在接觸病患時,一句親切的問候,一個關切的表情,也會讓患者倍感溫暖,減少彼此間的陌生感並獲得相互信任。如果遇到自己覺得不理解或不滿意的地方,先穩定自己的情緒,儘量以平緩的語氣,提出自己的疑惑或需求。因為不是專業人士,最好不要憑自身經驗、網路知識或親友提示,干預醫生的治療方案。同樣,醫生在解釋病情時,儘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並保持平和舒緩的語氣,因為你的一句話或一個表情,都有可能給病患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

    那麼,如果真的出現了不負責任的情況怎麼辦?當然還是要理性思考和處理問題。無論是語言上的還是行為上的暴力都不能良好的解決問題,暴力傷醫和醫鬧行為甚至要被追究刑事責任。辦法如下:第一,我們可以和當事醫務工作者的上級醫師溝通(比方科室主任),反應問題。第二,醫院有解決此類問題的專門部門,例如門診辦公室、醫務處或社會工作部。第三,如果與醫院溝通不能滿意,可以向上級主管部門,如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醫調委)反應問題。第四,涉及嚴重糾紛,可以進入司法程式,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身權益。

    總之,面對疾病這個共同的敵人,患者和醫生實際上是同一戰壕的戰友,彼此間的信任和尊重是勝利的保障。我遇到的絕大多數患者和家屬,看到醫務工作者盡力救治,忘我工作並細心溝通後,都會充分理解。但畢竟醫生不是神仙,醫療界有句名言:“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說明對於大多數疾病,我們目前的醫療技術水平並不能做到完全治癒,當遇到醫生也不能解決的問題時,其實他們的內心也是充滿挫敗感的。多些理解,少點猜忌;多些鼓勵,少點指責;多些關愛,少點漠視,我們的醫療環境會越來越好,就醫體驗也會不斷改善!

  • 2 # 毫光一一國學研修

    謝友邀答,醫院不負責,應有原因,首要原因,因整個醫療界對某類病束手無策,醫院往往建議患者去更好的醫院去疹治,這時醫院不願接診,屬不負責任,推出去了之,第二個原因,患者治療費用跟不上,醫院怕損失,而且會影響後續治療,容易出現醫療事故,這時也會往外推病人,出現不負責任,第三個原因,大夫少,病人過多,忙不過來,造成不負責任情況發生,個別大夫失職或與病人及家屬有矛盾,產生情緒,對治療敷衍,出現不負責任,至於這種原因容易造成醫患矛盾,應予以避免,其他原因更是個案,只能按實際情況再定,總體而言,醫院出於醫德和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考量,不負責任現象是極少現象。

    怎樣解決,首先,做為醫院,治病救人為天職,不管什麼原因出現不負責任現象,都是不應當的,要負相應責任,患者及家屬都有維護自身利益的權利,可以釆取向醫院及其主管機構提出問題,協商解決好這類矛盾,也可以向法院起訴,維護自身權益,最不應釆取的方式是與大夫和醫院打架,有理的情況下違法,就不必要了,當然,要先安排好患者的及時治療後,再解決雙方矛盾,不能由於有意見而影響病人治病。

  • 3 # 耳得生目遇色

    這個問題有點奇怪,醫院對患者親屬不負責任?應該改為:患者家屬認為醫院或醫生對患者不負責任。但這是患者家屬主觀認為的,一是醫療知識匱乏,誤解了醫生的診斷或態度,二是醫生態度或診斷確實不負責任。家屬認為醫生不負責任的案例有:比如患者胸骨端疼或牙疼(沒有壞牙,不能確定哪顆牙疼),心前區及後背不疼,也沒有心臟病的症狀,這時醫生讓患者做CtA,這時家屬認定過度診查,為了多收費。於是就產生了矛盾,理解不同,產生的後果就不同,如果是很負責任的醫生,就是想排除心肌缺血或心梗。如果沒問題更好,如果是心梗,那麼隨時都有危險,也許就這一次機會了,這時錢還重要嗎?!只要你不是去了蒲田系醫院就不會發生只是為了坑你家屬的錢。有的是家屬素質查產生的矛盾,如給幼兒扎針時,有的是護士水平差點,一兩次扎不好,家屬護犢子,怨恨護士,甚至動手打護士。有的確是幼兒血管不好找,扎幾次扎不好,家屬就牽怒於護士。實際醫院和家屬都應該反思,醫院從導診開始就應該做的跟好,滿足一切提問,而且要有耐心。醫生在診病時應該多點耐心,因為醫生認為說的很清楚了,但患者什麼醫學知識也不懂,就聽不懂醫生說的內容,由其是沒有文化的。患者是恍恐的,是脆弱的,受到一點點態度不好都受不了,所以在驗血、做心電圖、CT,B超等檢查時要求大夫態度好點,耐心點,家屬和患者就會特別感動。現在很多人對醫學普及方面的知識.知之很少,國家應該加大普及,以免因為無知而和大夫發生不必要的糾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臉比較寬,但是不長,鼻子有點大,嘴巴小,適合剪什麼髮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