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形成發育的地理學研究,是我們認知廣東沙田的基礎。然而,現在我們耳熟能詳的地理學名詞“珠江三角洲”在20世紀初卻備受爭議,甚至否定“珠江三角洲”存在的觀點一度佔據上
近代以來,在西學東漸風潮的影響下,一批外國學者來到中國考察,他們首先在地理學上提出了珠江流域三角洲的存在。1915年,瑞典工程師柯維廉到達廣東,治理珠江流域水患。在考察了珠江流域的西、北、東江之後,他在珠江主流下游羚羊峽口外廣利圍平原發現了埋葬的牡蠣殼,這說明羚羊峽附近曾被海水淹沒。由此他提出,廣州至澳門一帶的平原曾是海灣,後被西、北、東江泥沙堆積為三角洲,並將這片平原取名為“廣州三角洲”。後有外國學者來到中國訪問,在對香港和廣州之間的河口灣和三角洲進行考察後,著文稱其為“珠江三角洲”。1929—1930年,在中山大學地質系任教的瑞士籍教授德羅菲斯和哈安姆考察了廣州附近的地質之後,明確表示珠江三角洲並不存在,因為其所見的堆積平原很薄,僅1—2米,所以認為珠江河口不足以被稱為三角洲,僅是一個第三紀準平原而已。後來也有學者表示珠江河口只是沖積平原與山嶽的組合。
三角洲,即河口沖積平原,是江河所攜帶的泥沙在入海口遇到含鹽的淡水後逐漸淤積,成為河口岸邊新的溼地,進而形成的三角洲平原。珠江河口是否為三角洲,這一爭論的焦點在於珠江河口處有星星點點的丘陵存在。如何認知這些丘陵,是判斷三角洲是否存在的關鍵。
地形證據支援三角洲存在
1934年,中山大學教授吳尚時非常關注這一學術論爭。吳尚時,廣東開平人,赴法留學先後師從A.阿里克斯和布朗夏爾。法國是近代地理學的研究中心之一,尤其是法國區域學派在世界地理學界享有盛譽。布朗夏爾、阿里克斯均是法國里昂地理學派的代表人物,精通自然地理學和地貌學。正是受到這種研究風尚的影響,吳尚時在法國留學期間曾多次考察巴黎周邊的地理風貌,積累了豐厚的田野調查經驗。
1935年,吳尚時考察了羚羊峽和羚羊旱峽,認為旱峽淤塞與海水有關。同年,在考察了流溪河平原之後,他認為海水也曾抵達這裡。更關鍵的是,1937年,吳尚時在廣州珠江南發現了七星崗海蝕地形以及附近赤沙滘東面海蝕地形、古沙堤等沖積地形,這些證據有力支援了珠江三角洲的存在。1941年,吳尚時在《廣東省之地形》一文中使用了“珠江三角洲”這一概念。經過長時間考察和積澱,1947年,吳尚時與其學生曾昭璇發表長篇論文《珠江三角洲》,該文從地形、海陸升降、水文、農業、經濟、聚落等方面對珠江三角洲及其周邊的沖積平原進行了分割槽研究,有力證實了珠江三角洲的存在。他們提出了“珠江三角洲溺谷生成學說”,認為珠江三角洲與其他大河三角洲不同,它擁有特殊的成陸模式,是一個複合三角洲。而那些在三角洲上星羅棋佈的臺地與山丘,如廣州白雲山、中山五桂山和南海西樵山等曾是淺海中大大小小的基岩島嶼,珠江水系攜帶來的泥沙正是以這些基岩島嶼為沉積核心逐漸淤積擴充套件,連線成陸,最終“釀造”出了擁有獨特河網與地形的珠江三角洲。吳尚時認為,“丘陵之分佈,無礙於三角洲名稱之成立,豈徒無礙,且有助長其發展之速率”。
在中山大學教授司徒尚紀看來,這篇論文的發表,像是一張珠江三角洲的出生證明,也標誌著珠江三角洲學說的定型和成熟。該論說後來得到了學界的認可和接受。
人類活動加速三角洲形成
吳尚時去世後,他的學生曾昭璇等人繼續推進珠江三角洲歷史變遷的相關研究。
根據他們的研究,在更新世距今2000年左右,佛山、西樵山一帶才進一步淤積成陸,珠江北岸、海珠島南岸的淤淺和中部平原繼續發育,昔日開闊水面收窄成河道,珠江河網框架逐漸呈現。然而,這一階段的珠江三角洲在人類活動的參與下,已不再是純粹的自然過程,而是自然和人類活動共同塑造的結果。早在秦漢以前,珠江流域及三角洲附近就有農業經濟。農業發展必然破壞天然植被,而大片植被破壞會引起水土流失,進而加速三角洲河道淤積,造成平原洪泛。同時,人們開始有意識地引導環境演變。從秦漢到南漢時期,三角洲伸展緩慢,海岸線在瀧水、江門、沙灣至東莞一線,平原擴充套件範圍不大,許多沼澤地隨著河流泛濫而淤高擴大,在口門地區因泥沙堆積而成為淺海地帶。此時在海岸線以北仍有不少寬闊的河網分佈。自996年,珠江三角洲開始出現修築堤圍的記載,東江在莞城以上沿岸修築了桑園圍、羅格圍、東江堤等大圍田。堤圍的不斷修築,加速了珠江三角洲河網水系的形成,也加速了泥沙在河床和河口的沉積,促使陸地迅速擴充套件,修築堤圍使得河道固定和簡化,進而加速了三角洲的外伸。在沙灣以南,甘竹灘以下的小欖、大黃圃,江門的會城以南,石龍、東莞以下地帶,均是泥沙迅速沉積的地方。
明清時期是珠江三角洲圍墾的大發展時期,平原面積不斷擴大。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以及圍墾經驗的積累,人們開始更加主動地造圍成田。在明代,西、北江三角洲的前緣已經推展到磨刀門附近,而黃楊山、竹篙嶺、五桂山和南沙等島嶼已經與三角洲相接。東江的沙淤範圍也繼續向下推移。清代,西、北、東三江的現代口門不斷形成發育,基本形成了八大門的格局,口門之間的海灘也逐漸擴大。尤其在清代中期以後,珠江三角洲圍墾最為密集,萬頃沙、南沙、東海、西海等地區均有大量沙坦形成,並進行人工圍墾。
然而,關於珠江三角洲形成史的認知並未結束。至少在史學領域,已有相關學者提出了上述認知的不足之處。例如,之前地理學界認為,沙灣東南方的沖積平原形成於元代,從欖核至魚窩頭、靈山的這片沙田在宋代已經形成。根據歷史學者的研究,得出這一結論的依據是族譜等文字資料,但該資料內容的真實性仍有待商榷。而根據廣州地理研究所資料綜合判斷,這一地區基本在清代以後才出現。因此,只有結合現代地理資訊科技,辯證使用歷史文獻,才可能最大程度上還原更為翔實的珠江三角洲的形成歷史。
珠江三角洲形成發育的地理學研究,是我們認知廣東沙田的基礎。然而,現在我們耳熟能詳的地理學名詞“珠江三角洲”在20世紀初卻備受爭議,甚至否定“珠江三角洲”存在的觀點一度佔據上
近代以來,在西學東漸風潮的影響下,一批外國學者來到中國考察,他們首先在地理學上提出了珠江流域三角洲的存在。1915年,瑞典工程師柯維廉到達廣東,治理珠江流域水患。在考察了珠江流域的西、北、東江之後,他在珠江主流下游羚羊峽口外廣利圍平原發現了埋葬的牡蠣殼,這說明羚羊峽附近曾被海水淹沒。由此他提出,廣州至澳門一帶的平原曾是海灣,後被西、北、東江泥沙堆積為三角洲,並將這片平原取名為“廣州三角洲”。後有外國學者來到中國訪問,在對香港和廣州之間的河口灣和三角洲進行考察後,著文稱其為“珠江三角洲”。1929—1930年,在中山大學地質系任教的瑞士籍教授德羅菲斯和哈安姆考察了廣州附近的地質之後,明確表示珠江三角洲並不存在,因為其所見的堆積平原很薄,僅1—2米,所以認為珠江河口不足以被稱為三角洲,僅是一個第三紀準平原而已。後來也有學者表示珠江河口只是沖積平原與山嶽的組合。
三角洲,即河口沖積平原,是江河所攜帶的泥沙在入海口遇到含鹽的淡水後逐漸淤積,成為河口岸邊新的溼地,進而形成的三角洲平原。珠江河口是否為三角洲,這一爭論的焦點在於珠江河口處有星星點點的丘陵存在。如何認知這些丘陵,是判斷三角洲是否存在的關鍵。
地形證據支援三角洲存在
1934年,中山大學教授吳尚時非常關注這一學術論爭。吳尚時,廣東開平人,赴法留學先後師從A.阿里克斯和布朗夏爾。法國是近代地理學的研究中心之一,尤其是法國區域學派在世界地理學界享有盛譽。布朗夏爾、阿里克斯均是法國里昂地理學派的代表人物,精通自然地理學和地貌學。正是受到這種研究風尚的影響,吳尚時在法國留學期間曾多次考察巴黎周邊的地理風貌,積累了豐厚的田野調查經驗。
1935年,吳尚時考察了羚羊峽和羚羊旱峽,認為旱峽淤塞與海水有關。同年,在考察了流溪河平原之後,他認為海水也曾抵達這裡。更關鍵的是,1937年,吳尚時在廣州珠江南發現了七星崗海蝕地形以及附近赤沙滘東面海蝕地形、古沙堤等沖積地形,這些證據有力支援了珠江三角洲的存在。1941年,吳尚時在《廣東省之地形》一文中使用了“珠江三角洲”這一概念。經過長時間考察和積澱,1947年,吳尚時與其學生曾昭璇發表長篇論文《珠江三角洲》,該文從地形、海陸升降、水文、農業、經濟、聚落等方面對珠江三角洲及其周邊的沖積平原進行了分割槽研究,有力證實了珠江三角洲的存在。他們提出了“珠江三角洲溺谷生成學說”,認為珠江三角洲與其他大河三角洲不同,它擁有特殊的成陸模式,是一個複合三角洲。而那些在三角洲上星羅棋佈的臺地與山丘,如廣州白雲山、中山五桂山和南海西樵山等曾是淺海中大大小小的基岩島嶼,珠江水系攜帶來的泥沙正是以這些基岩島嶼為沉積核心逐漸淤積擴充套件,連線成陸,最終“釀造”出了擁有獨特河網與地形的珠江三角洲。吳尚時認為,“丘陵之分佈,無礙於三角洲名稱之成立,豈徒無礙,且有助長其發展之速率”。
在中山大學教授司徒尚紀看來,這篇論文的發表,像是一張珠江三角洲的出生證明,也標誌著珠江三角洲學說的定型和成熟。該論說後來得到了學界的認可和接受。
人類活動加速三角洲形成
吳尚時去世後,他的學生曾昭璇等人繼續推進珠江三角洲歷史變遷的相關研究。
根據他們的研究,在更新世距今2000年左右,佛山、西樵山一帶才進一步淤積成陸,珠江北岸、海珠島南岸的淤淺和中部平原繼續發育,昔日開闊水面收窄成河道,珠江河網框架逐漸呈現。然而,這一階段的珠江三角洲在人類活動的參與下,已不再是純粹的自然過程,而是自然和人類活動共同塑造的結果。早在秦漢以前,珠江流域及三角洲附近就有農業經濟。農業發展必然破壞天然植被,而大片植被破壞會引起水土流失,進而加速三角洲河道淤積,造成平原洪泛。同時,人們開始有意識地引導環境演變。從秦漢到南漢時期,三角洲伸展緩慢,海岸線在瀧水、江門、沙灣至東莞一線,平原擴充套件範圍不大,許多沼澤地隨著河流泛濫而淤高擴大,在口門地區因泥沙堆積而成為淺海地帶。此時在海岸線以北仍有不少寬闊的河網分佈。自996年,珠江三角洲開始出現修築堤圍的記載,東江在莞城以上沿岸修築了桑園圍、羅格圍、東江堤等大圍田。堤圍的不斷修築,加速了珠江三角洲河網水系的形成,也加速了泥沙在河床和河口的沉積,促使陸地迅速擴充套件,修築堤圍使得河道固定和簡化,進而加速了三角洲的外伸。在沙灣以南,甘竹灘以下的小欖、大黃圃,江門的會城以南,石龍、東莞以下地帶,均是泥沙迅速沉積的地方。
明清時期是珠江三角洲圍墾的大發展時期,平原面積不斷擴大。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以及圍墾經驗的積累,人們開始更加主動地造圍成田。在明代,西、北江三角洲的前緣已經推展到磨刀門附近,而黃楊山、竹篙嶺、五桂山和南沙等島嶼已經與三角洲相接。東江的沙淤範圍也繼續向下推移。清代,西、北、東三江的現代口門不斷形成發育,基本形成了八大門的格局,口門之間的海灘也逐漸擴大。尤其在清代中期以後,珠江三角洲圍墾最為密集,萬頃沙、南沙、東海、西海等地區均有大量沙坦形成,並進行人工圍墾。
然而,關於珠江三角洲形成史的認知並未結束。至少在史學領域,已有相關學者提出了上述認知的不足之處。例如,之前地理學界認為,沙灣東南方的沖積平原形成於元代,從欖核至魚窩頭、靈山的這片沙田在宋代已經形成。根據歷史學者的研究,得出這一結論的依據是族譜等文字資料,但該資料內容的真實性仍有待商榷。而根據廣州地理研究所資料綜合判斷,這一地區基本在清代以後才出現。因此,只有結合現代地理資訊科技,辯證使用歷史文獻,才可能最大程度上還原更為翔實的珠江三角洲的形成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