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術語】 雄性不育系:是一種雄性退化(主要是花粉退化)但雌蕊正常的母水稻,由於花粉無力生活,不能自花授粉結實,只有依靠外來花粉才能受精結實。因此,藉助這種母水稻作為遺傳工具,透過人工輔助授粉的辦法,就能大量生產雜交種子。 保持系:是一種正常的水稻品種,它的特殊功能是用它的花粉授給不育系後,所產生後代,仍然是雄性不育的。因此,藉助保持系,不育系就能一代一代地繁殖下去。 恢復系:是一種正常的水稻品種,它的特殊功能是用它的花粉授給不育系所產生的雜交種雄性恢復正常,能自交結實,如果該雜交種有優勢的話,就可用於生產。 三系雜交水稻:是指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復系三系配套育種,不育係為生產大量雜交種子提供了可能性,藉助保持系來繁殖不育系,用恢復系給不育系授粉來生產雄性恢復且有優勢的雜交稻。 兩系雜交稻:一種命名為光溫敏不育系的水稻,其育性轉換與日照長短和溫度高低有密切關係,在長日高溫條件下,它表現雄性不育;在短日平溫條件下,恢復雄性可育。利用光溫敏不育系發展雜交水稻,在夏季長日照下可用來與恢復系制種,在秋季或在海南春季可以繁殖自身,不再需要藉助保持系來繁殖不育系,因此用光溫敏不育系配製的雜交稻叫做兩系雜交稻。 超級雜交稻:水稻超高產育種,是近20多年來不少國家和研究單位的重點專案。日本率先於1981年開展了水稻超高產育種,計劃在15年內把水稻的產量提高50%。國際水稻研究所1989年啟動了“超級稻”育種計劃,要求2000年育成產量比當時最高品種高20%-25%的超級稻。但他們的計劃至今未實現。中國農業部於1996年立項中國超級稻育種計劃,其中一季雜交稻的產量指標為,第一期(1996-2000年)畝產700公斤,第二期(2001-2005年)畝產800公斤。 【超級雜交稻育種技術路線】 (1)兩系、三系並舉,形態改良與亞種間雜種優勢利用相結合。 (2)針對長江中下游地區,構建具“高冠層、矮穗層、重心低、庫大而勻、高度抗倒”的優良株型的雜交稻組合;針對西南一季稻區,選育亞種間重穗型雜交稻組合。 (3)選育具有秈粳混合親緣的親本,利用亞種間雜種優勢。 (4)藉助生物技術,利用遠緣有利基因。 (5)針對超級雜交稻的特點,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超高產栽培技術。 【雜交水稻施肥法】 基施有機肥據測定,在雜交水稻的總需肥量中,有50%-60%的氮和70%的磷、鉀來自土壤,施肥不足就會過多消耗土壤中的養分而降低肥力,增施有機肥是提高肥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在雜交水稻生產中有機肥的施用量應占全期施肥量的40%。 早施分櫱肥早稻在插秧後5天,晚稻在插秧後3天,即可追施分櫱肥。分櫱肥宜分次施用,第一次畝施尿素6-7.5公斤,隔7天左右,根據苗情,對生長差的田塊,再畝施尿素4公斤;對施有機肥少和缺鉀的田塊,應畝施鉀肥5-7.5公斤。 看苗施穗肥穗肥因施用時間不同,可分為促花肥和保花肥。凡是前期施肥適當、苗情較好的,一般應以保花增粒為重點,只施保花肥,每畝施尿素2.5公斤左右。如果前期施肥不足,群體苗數偏少,個體長勢較差,促花肥與保花肥都要施,每次每畝施尿素5公斤。雜交水稻對鉀肥需求量大,應在曬田覆水後結合追施氮肥,每畝追施鉀肥2.5公斤左右。 看苗施粒肥抽穗前苗色過淡的田塊,每畝施尿素22.5公斤;齊穗後過早落黃的田塊,每畝施尿素2.5-3公斤;生長正常的田塊,每畝用5-7.5公斤尿素對水50公斤噴施。由於雜交水稻生長後期對磷、鉀的需求量較大,應在始穗前4-6天或齊穗後2-3天,每畝用磷酸二氫鉀150-200克對水50公斤,對生長差的田塊噴施。 【水稻超高產株型模式】 株高:100釐米 稈高:75釐米 分櫱力:中等 株型:適度緊湊 上三葉:長、直、窄、凹、厚 穗型:下垂 穗數:270萬/公頃 單穗重:5克左右 收穫指數:0.55 日產量:100公斤/公頃 【亞種間雜種優勢利用】 水稻有秈稻和粳稻兩個亞種。理論上講,亞種間雜交稻可比品種間雜交稻增產30%以上。 目前,已經基本解決利用亞種間雜種優勢的主要難題,新育成的亞種間超級雜交稻穗大粒多、品質優良,在生產試驗、示範中比現有的品種間雜交稻增產20%以上。 【袁隆平――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中國農民說,吃飯靠“兩平”,一靠鄧小平(責任制),二靠袁隆平(雜交稻)。西方世界稱,雜交稻是“東方魔稻”。他的成果不僅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華人的吃飯問題,而且也被認為是解決下個世紀世界性飢餓問題的法寶。國際上甚至把雜交稻當作中國繼四大發明之後的第五大發明,譽為“第二次綠色革命”。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國家雜交水稻工作技術中心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協副主席。中國研究雜交水稻的創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雜交優勢的第一人。袁隆平長期從事雜交水稻育種理論研究和制種技術實踐。1964年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三系法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設想並進行科學實驗。1970年,與其助手李必湖和馮克珊在海南發現一株花粉敗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為突破“三系”配套的關鍵。 1972年育成中國第一個大面積應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號A”和相應的保持系“二九南一號B”,次年育成了第一個大面積推廣的強優組合“南優二號”,並研究出整套制種技術。1986年提出雜交水稻育種分為“三系法品種間雜種優勢利用、兩系法亞種間雜種優勢利用到一系法遠緣雜種優勢利用”的戰略設想。被同行們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他先後獲得了聯合國智慧財產權組織“傑出發明家”金質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英國讓克基金會“讓克獎”、美國費因斯特基金會“拯救世界飢餓獎”、聯合國糧農組織“糧食安全保障獎”、日本“日經亞洲大獎”、作物雜種優勢利用世界“先驅科學家獎”、“日本越光國際水稻獎”等八項國際獎。
【相關術語】 雄性不育系:是一種雄性退化(主要是花粉退化)但雌蕊正常的母水稻,由於花粉無力生活,不能自花授粉結實,只有依靠外來花粉才能受精結實。因此,藉助這種母水稻作為遺傳工具,透過人工輔助授粉的辦法,就能大量生產雜交種子。 保持系:是一種正常的水稻品種,它的特殊功能是用它的花粉授給不育系後,所產生後代,仍然是雄性不育的。因此,藉助保持系,不育系就能一代一代地繁殖下去。 恢復系:是一種正常的水稻品種,它的特殊功能是用它的花粉授給不育系所產生的雜交種雄性恢復正常,能自交結實,如果該雜交種有優勢的話,就可用於生產。 三系雜交水稻:是指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復系三系配套育種,不育係為生產大量雜交種子提供了可能性,藉助保持系來繁殖不育系,用恢復系給不育系授粉來生產雄性恢復且有優勢的雜交稻。 兩系雜交稻:一種命名為光溫敏不育系的水稻,其育性轉換與日照長短和溫度高低有密切關係,在長日高溫條件下,它表現雄性不育;在短日平溫條件下,恢復雄性可育。利用光溫敏不育系發展雜交水稻,在夏季長日照下可用來與恢復系制種,在秋季或在海南春季可以繁殖自身,不再需要藉助保持系來繁殖不育系,因此用光溫敏不育系配製的雜交稻叫做兩系雜交稻。 超級雜交稻:水稻超高產育種,是近20多年來不少國家和研究單位的重點專案。日本率先於1981年開展了水稻超高產育種,計劃在15年內把水稻的產量提高50%。國際水稻研究所1989年啟動了“超級稻”育種計劃,要求2000年育成產量比當時最高品種高20%-25%的超級稻。但他們的計劃至今未實現。中國農業部於1996年立項中國超級稻育種計劃,其中一季雜交稻的產量指標為,第一期(1996-2000年)畝產700公斤,第二期(2001-2005年)畝產800公斤。 【超級雜交稻育種技術路線】 (1)兩系、三系並舉,形態改良與亞種間雜種優勢利用相結合。 (2)針對長江中下游地區,構建具“高冠層、矮穗層、重心低、庫大而勻、高度抗倒”的優良株型的雜交稻組合;針對西南一季稻區,選育亞種間重穗型雜交稻組合。 (3)選育具有秈粳混合親緣的親本,利用亞種間雜種優勢。 (4)藉助生物技術,利用遠緣有利基因。 (5)針對超級雜交稻的特點,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超高產栽培技術。 【雜交水稻施肥法】 基施有機肥據測定,在雜交水稻的總需肥量中,有50%-60%的氮和70%的磷、鉀來自土壤,施肥不足就會過多消耗土壤中的養分而降低肥力,增施有機肥是提高肥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在雜交水稻生產中有機肥的施用量應占全期施肥量的40%。 早施分櫱肥早稻在插秧後5天,晚稻在插秧後3天,即可追施分櫱肥。分櫱肥宜分次施用,第一次畝施尿素6-7.5公斤,隔7天左右,根據苗情,對生長差的田塊,再畝施尿素4公斤;對施有機肥少和缺鉀的田塊,應畝施鉀肥5-7.5公斤。 看苗施穗肥穗肥因施用時間不同,可分為促花肥和保花肥。凡是前期施肥適當、苗情較好的,一般應以保花增粒為重點,只施保花肥,每畝施尿素2.5公斤左右。如果前期施肥不足,群體苗數偏少,個體長勢較差,促花肥與保花肥都要施,每次每畝施尿素5公斤。雜交水稻對鉀肥需求量大,應在曬田覆水後結合追施氮肥,每畝追施鉀肥2.5公斤左右。 看苗施粒肥抽穗前苗色過淡的田塊,每畝施尿素22.5公斤;齊穗後過早落黃的田塊,每畝施尿素2.5-3公斤;生長正常的田塊,每畝用5-7.5公斤尿素對水50公斤噴施。由於雜交水稻生長後期對磷、鉀的需求量較大,應在始穗前4-6天或齊穗後2-3天,每畝用磷酸二氫鉀150-200克對水50公斤,對生長差的田塊噴施。 【水稻超高產株型模式】 株高:100釐米 稈高:75釐米 分櫱力:中等 株型:適度緊湊 上三葉:長、直、窄、凹、厚 穗型:下垂 穗數:270萬/公頃 單穗重:5克左右 收穫指數:0.55 日產量:100公斤/公頃 【亞種間雜種優勢利用】 水稻有秈稻和粳稻兩個亞種。理論上講,亞種間雜交稻可比品種間雜交稻增產30%以上。 目前,已經基本解決利用亞種間雜種優勢的主要難題,新育成的亞種間超級雜交稻穗大粒多、品質優良,在生產試驗、示範中比現有的品種間雜交稻增產20%以上。 【袁隆平――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中國農民說,吃飯靠“兩平”,一靠鄧小平(責任制),二靠袁隆平(雜交稻)。西方世界稱,雜交稻是“東方魔稻”。他的成果不僅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華人的吃飯問題,而且也被認為是解決下個世紀世界性飢餓問題的法寶。國際上甚至把雜交稻當作中國繼四大發明之後的第五大發明,譽為“第二次綠色革命”。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國家雜交水稻工作技術中心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協副主席。中國研究雜交水稻的創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雜交優勢的第一人。袁隆平長期從事雜交水稻育種理論研究和制種技術實踐。1964年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三系法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設想並進行科學實驗。1970年,與其助手李必湖和馮克珊在海南發現一株花粉敗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為突破“三系”配套的關鍵。 1972年育成中國第一個大面積應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號A”和相應的保持系“二九南一號B”,次年育成了第一個大面積推廣的強優組合“南優二號”,並研究出整套制種技術。1986年提出雜交水稻育種分為“三系法品種間雜種優勢利用、兩系法亞種間雜種優勢利用到一系法遠緣雜種優勢利用”的戰略設想。被同行們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他先後獲得了聯合國智慧財產權組織“傑出發明家”金質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英國讓克基金會“讓克獎”、美國費因斯特基金會“拯救世界飢餓獎”、聯合國糧農組織“糧食安全保障獎”、日本“日經亞洲大獎”、作物雜種優勢利用世界“先驅科學家獎”、“日本越光國際水稻獎”等八項國際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