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良人執戟2

    乾脆把兩個朝代的開創者到之後的兒子輩作一個對比吧。

    李淵pk朱元璋

    李淵是唐朝開國創業的軍事統帥,沉謀多算,善於決斷,是個既富遠見,又善施行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唐史》把大唐創業之功多歸於李世民,將李淵整成一個庸碌老大爺,不符合事實,看來當時的史學家肩膀上的脖子太滑刷了。

    朱元璋在中國歷史上是一位極為獨特的皇帝一一他出身於社會最低層,一路上風雨兼程,摸爬滾打,崛起於草莽之間;更使朱元璋掉淚的是,對於故去父母的安葬地的尋找,他苦苦哭求地主劉德,在一片"窮B"的笑罵聲中,朱元璋轟出門外。

    終於在求告窮苦的親朋好友,泣淚下跪,一位朱家鄰居叫劉繼祖的老實人,謙和仁慈的他覺得朱家兄弟太可憐,主動同意葬在自己的地裡,又找了幾件衣服,包裹親人,草草埋葬。

    朱元璋龍興以後對恩人湧泉相報,劉繼祖封為義惠侯。妻婁氏為義惠侯夫人,世襲,召後人入京旅遊,廣賜田宅。

    朱元璋勝李淵李世民pk朱棣

    唐太宗李世民堪稱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明主,他開科舉,行均田,設租庸調製;重用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等明相直臣;北方平定突厥,南定六詔,東交渤海,西結土蕃,一統天下,日本、印度、阿拉伯地區爭相與大唐經濟文化交流,使長安成為一座國際化大都市。

    毛澤東主席在《沁園春.雪》中,將他與秦始皇、漢武帝、宋太祖、成吉思汗並舉為歷史上的風流人物。

    (李世民劇照)

    朱棣以"靖難"為旗號,為了證明自己的合法性,朱棣廢除朱允炆建文年號,改用洪武的年號。

    從振興大明的角度出發,朱棣是一位英明的皇帝,在位時間最長的康承認:"朱棣是功勳卓著的皇帝"。

    他的巜永樂大典》現在已經是中華民族寶貴遺產。

    (朱棣劇照)

    李世民勝朱棣李治pk朱高熾

    李治沒有其父李世民的野心勃勃,也沒有其妻武則天的雄心壯志,他只有一顆忠善淡泊的寧和之心,安於現狀是最好選擇,對老百姓也是一種休息。這是需要偉大胸襟和勇於承擔不作為指責的。

    他繼承了父親的"舉賢納諫"優良傳統。他用"奉守克己"為民的思想對自身嚴格要求,用實際行動對老百姓關心,如總章二年(公元669)七月,四川大旱,李治迅Superb員安撫救助,施善災民。

    在他統治時期,從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全國共有人囗360萬戶,到了永嶶三年(公元652)則增至380萬戶。

    北韓半島有三個國家,分別是高句麗、新羅和百濟。

    新羅與大唐關係很好,高句麗與大唐為敵,百濟在猶豫和觀望中。

    當新羅受到高句麗指使下的百濟對其侵犯時,李治出兵將百濟拿下,又一舉將高句麗平定,完成李世民未競事業。

    國家的穩定是李治種種安定之舉的結果,李治繼承和發展了"貞觀之治",鞏固了其父李世民功績,為唐朝走向顛峰和輝煌打下良好基礎。

    洪元年(1424)十月,仁宗剛剛繼朱棣位,下詔群臣秉公直言,對朝庭的得與失作出評價,對於言詞激烈的虞謙惹怒仁宗朱高熾,心頭怪不安逸,但是在下屬的勸告下,意識到自己的不對,立即糾正,親見撫慰。

    洪元年(1245)三月,仁宗下詔說:"刑法是用以禁止暴亂的,引導民眾行善的,不是專門用來誅殺。所以法律,法令的制定訂,要輕重適度。作為執法者,要依法據實

    (朱高熾劇照)

    秉公處理,切勿寃枉好人,濫施酷刑,所有犯罪行為人的定罪都要以法律為依據"。

    看得出來,朱高熾是在為其父朱棣的濫殺無辜善後處理。為此平反了被朱棣殺了的人。

    朱高熾只在位了一年,的確幹了深得人心的好事,可惜好景不長,好人命不長。

    洪元年(1425)五月,不到一年,朱高熾病故。

    費正清先生在巜劍橋中國史.明史》中說:"過早的死亡阻礙了洪熙帝去實現一切目標,他的遺產仍是一清二楚的即除了人道主義的社會活動外,他採納學識淵博的大臣們來統治天下⋯"。

    朱高熾勝過李治朱瞻基pk李隆基

    明宣宗作為應該是明初一位守成皇帝,也是一個值得肯定的君王,在朝十年中,實行了一係列利國利民的政策,取得顯著成績。緣於他有一個好的母親教育和工作上的建議指導。

    宣宗病故,年僅37歲。

    他是主張"仁政",鼓勵大臣直言,寬大,但也放縱一些貪官汙吏,僅作口頭批評,甚至罰酒三杯,這個為以後的吏治腐敗埋下禍根。

    (朱瞻基劇照)

    李隆基一一開元盛世,大唐牡丹盛開的日子!

    愛喝酒,愛喝茶,愛寫詩

    這是開元盛世長安人一天的生活寫照。

    經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大唐王朝迎來了一箇中國封建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太平盛世。

    版圖東到北韓,西至中亞,北括蒙古,南抵印度支那,大唐雄風,黃沙初起,旌旗獵獵,馬蹄聲急。這是世界上最富庶,最文明,最強盛的國家。

    軍事自信、文化自信、經濟自信。

    "九天閶闔開宮殿 萬國衣冠拜冕旒"。

    (李隆基劇照)

    李隆基完勝朱瞻基大明王朝自景泰八年(1457)雖然景泰"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但是,令人失望的看到,大明王朝的子孫們以"勻加速運動"進行著一場敗家的接力賽。大唐王朝在"安史之亂"後,元氣大傷,蕃鎮勢力越來越大,地方軍力超過中央軍隊,中原之夜,狼眼綠塋,都想趁勢而為,重用宦官的結果是嚴重誤判地方勢力,大唐開始舉步維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明節上墳不準燒香燒紙,也不準放鞭炮。那這些是傳統還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