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響水大米
-
2 # 四川達州人
雜交稻就是用野生水稻與馴化的家稻雜交。新品種具備產量高,抗病害、扛倒伏等特點。
所以,雜交稻養活了很多人。
曾聽外婆說,1940年代,我們農村的水稻產量不足150斤,所以本地一背兜稻穀(128斤)被用作土地面積工具。一甲背穀子,大體就是一畝地。80年代初,剛剛包產到戶,還沒使用雜交稻,畝產大體400—500斤。90年代末期普遍使用雜交稻,畝產已達1400斤。
-
3 # 無憂草2775
一粒米中藏世界,半邊鍋內煮乾坤。任有翻江倒海術,巧婦難為無米炊。。。雜交水稻是中國袁隆平院士,在七十年代發現開創的偉大發明成果。成功緩解了世界糧食緊缺的局面,為我新中國繁榮打下了堅定的基礎。
在70年,袁隆平院士在水稻海洋中,大海撈針發現一株水稻雄性不育單株,我這個比喻不過分,從此便使中國水稻生產打開了新編章。從單株繁殖到成片制種,是一件偉大工程,是在烈日下泥土裡研究工作,不是在辦公室,試驗室。其艱辛無人能比。水稻是自花授粉,是近親繁殖。要實行異種雜交十分困難。遺傳學理論,近親退化,遠親優育。所以要用異種雜交方法提高質量。其工作量,嚴謹度扱高。
水稻透過異種雜交,獲得第一代種子,其聚合了兩品種優勢,能大輻度提高產量,提高抗病害能力,提高適應土質,環境能力,不影響稻米其品質量。有目標性培育也能提高稻米質量。水稻雜交技術也可用來培育優良當家品種,只是使用培育方法不同,培育出來的優良品種具有更優良特性,可連年留種,連續幾年後再提純復壯。在全國範圍內七十年代大規模推廣,更新老舊品種。使全國利用雜交第一代種子與常規當家品種選優,大輻度提高糧食產量,做到自給自足。本人曾參於此工作,最清楚。袁隆平院士的貢獻無人能比,其功在全世界。水稻雜交原理是根據遺傳學原理。順應自然規律。是無公害繁殖培育優秀作物良種。從來不會新增任何外來因素。
水稻雜交育種與美國孟山都公司的轉基因,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同質的育種方式。。。袁隆平院士水稻作物兩品系雜交育種是自然品種結合,是無公害有益的大自然產物。作物品種兩性雜交等同於,人類異姓結合,遠親優育,近親退化,此技術也廣泛用於蔬菜類培育。。。。。孟山都的轉基因作物,不能提高作物產量,不能提高作物質量,不能提高作物耐地質環境,不能提高生長能力。但卻會破壞環境地質,破壞作物產品質量,甚至給自然生物及人類帶來不可預測的危害。百害而無一利。更不能留作種子。轉基因原理是懶作行為,作物接入抗蟲,抗病毒,或抗其他目的之毒素基因,起減少用工用藥量,僅此而已並無其他優點,但是這些接入的毒素會對自然及生物造成什麼後果,對自然生態破壞是必然的,現在不得而知,存在危險。
所以說,袁隆平院士是真科學家,是全世界人民的恩人,其功蓋世。不能歪曲歷史,實是求是。我們的種子培育繁殖專案,要掌握在自己手裡,不能受外人操控。這是根本。
水稻雜交產生第一代,會集中突出兩品種優良品性,高產優質,抗逆環境。但不能留作種子再用。當今生產的稻米有一部分是此類。
取雜交一代種子再繁殖培育,經多代提純選優復壯,至品性穩定後,便可作為常規當家品種,可以留種,可以使用幾年後再提純復壯,選優留種,一代一代傳下去,現今當家常規品種都是此係品種。所以購買時要仔細看標鑑品種屬性,不能搞錯。
有些人說雜交稻品質差,那是不對的。現今市場的大米凡是中國生產的都是自已的品種。飽食忘憂,如果哪一天捱餓了,什麼都好口味。袁隆平院士的雜交育種枝術,在七十年代已經廣泛用於,水稻,小麥,玉米,等大田作物,並也用於蔬菜,番茄瓜果類蔬菜,並在全國應用,延用至今。
回覆列表
雜交水稻到底是什麼?水稻在中國種植面積廣泛,華人有將近60%的都以稻米為主食,水稻如果從地域品種上進行分類,因為南北氣候條件和種植環境的不同,可以分為南方種植的秈稻和北方種植的粳稻。水稻如果從制種的方式上區分可以分為常規稻與雜交稻。
常規稻就是我們老百姓可以自己留種,自己透過選育,提存可以再次種植的稻種。在雜交稻沒有出現的時候,老百姓一直用這種方式留種種植水稻。
而雜交水稻是採用兩種不同的稻種相互雜交產生,人工改變水稻自花授粉的特性,然後讓兩種不同的稻種進行雜交。
如果用舉例的方法可以說明一下,就是常規水稻是一個可以自己有雌雄細胞的生物,可以自己繁殖繁育後代,而雜交水稻是人為地把這種生物的雄性細胞去掉,然後讓另外一個水稻品種的雄性細胞和這個生物結合,生下的物種就是雜交水稻。
由於人工對水稻種子進行了干預,所以生出的雜交稻可以利用一些好的基因來組合,這樣的雜交水稻生長會特別旺盛,並且根系發達,產出的稻穗比較大並且粒多,具有抗逆性強的特點。
雖然雜交水稻有很多的特點,但是很多老百姓卻並不是特別認可。首先是雜交水稻農民無法自己留種,這樣每年的水稻用種上會多花費很多,再有就是目前雜交水稻的口感不好,在現在人們已經滿足溫飽的情況下,人們開始逐漸追求食物的口感。所以雜交水稻最大的問題,就是口感比不過常規稻。
從雜交稻的分佈上看,一般北方種植的粳稻基本都是常規稻,而南方種植的秈稻有80%屬於雜交水稻。以前雜交稻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高產,但是從目前常規稻的產量上看,已經逐漸和雜交稻產量持平,所以如果未來雜交稻無法解決口感問題。估計以後常規稻還是會佔據水稻的種植市場。同時,從科學家和種業公司的利益出發,種子公司因為可以壟斷雜交稻的稻種,所以幾乎沒有種業公司推廣常規稻,而是為了個人利益大力推廣雜交稻。所以未來常規稻與雜交稻勢必會互相競爭爭奪種植市場。大家認為從口感上看,是常規稻好還是雜交稻好?未來哪個稻種能佔上風?歡迎大家留言,更多農村精彩,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