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如何解說盜汗
從中醫觀點來看,夜間盜汗有可能是氣虛或陰虛造成,如果是氣虛引起的盜汗,一般是血管擴張功能不好,可用補中益氣東加減方來調整;心血不足造成的盜汗,心悸少寐,宜補血養心,以歸脾東加減方來治療;
如果是陰虛體質引起,身體出現燥熱症,也會有盜汗現象,此時可用六味地黃丸加減方來改善。此外,陰虛火旺的盜汗,五心煩熱,宜滋陰降火,用之以當歸六黃東加減方,但建議由醫生鑑別診斷後,再服藥改善。
盜汗分為兩種,一種屬生理性的,一種屬病理性的。現代醫學認為,小兒代謝旺盛,活潑好動,出汗往往比成人量多,屬生理現象。另一種指入睡後出汗,醒後即止,多屬虛勞之症,尤以陰虛者多見。中醫的說法是“陰虛則盜汗”,“陽虛則自汗”。
臨床也有因陰虛而陰損及陽的陰陽兩虛,由血瘀而致水溼內停的血瘀與水溼並見等,鑑別時更需詳審,所以又細分為:陰虛盜汗、陽虛盜汗、氣虛盜汗、血瘀盜汗、血虛盜汗、溼阻盜汗、外感盜汗。
盜汗常見現象
輕度盜汗:通常發生在入睡已深,或清晨5時左右,或在睡醒前1~2小時,患者身體會出現少量的汗液,醒後則不再出汗。
中度盜汗:通常發生在入睡後不久,隨即出現全身出汗的現象,汗量較多,醒後則不再出汗。患者會感覺口乾咽燥,擦乾身上的汗液後,再入睡也不會再出汗。
重度盜汗:通常發生在入睡後不久或即將入睡時,患者全身出現大汗,醒後汗液雖然可以逐漸停止,但是再次入睡時,依然會滿身大汗,嚴重影響睡眠。這類患者同時會兼有心情煩躁、口乾舌燥、消瘦、疲乏不堪、大便乾燥等症狀。
中醫治療盜汗的方法
治療以養陰清熱、使熱內消為主,可選用當歸六黃湯、麥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六味地黃丸等方藥。配伍多用生地、麥冬、地骨皮、桑葉等藥,如熱過重可加黃連,汗出量多加龍骨、牡蠣、生黃芪等。盜汗還可能與陰陽失調、表虛受風有關,症見汗出怕風,周身酸楚,時寒時熱,或半身出汗,或區域性出汗,苔白,脈緩,治療以調和營衛為法,方用桂枝湯等。也有因情志不舒、過食辛辣肥厚、素體溼熱偏盛等引起的肝火、溼熱鬱蒸型盜汗,症見全身出熱汗、汗液易黏、面赤烘熱、煩燥口苦、小便色黃、舌苔薄黃、脈弦數;治療以清肝洩熱,化溼和營為法,方用龍膽瀉肝湯等加減。因此盜汗不可妄補,應辨證論治,當清則清。
中醫治療盜汗的三則驗方
1、五砂散
五倍子5份,辰砂1份。共研細末,貯瓶備用。用時取藥散0.5~1克,用溫水調成糊狀,於患者臨睡前敷於肚臍,外以紗布覆蓋,膠布固定。翌日晨起時取下,如無效可重複使用,一般連用3天即可湊效。本方適用於各種證型的盜汗,對因肺結核引起盜汗,也有比較顯著的療效。
2、玉屏風散加減
白朮12克、黃芪20克、防風12克、炙甘草10克、北五味10克、糯稻根15克水煎服,一日一貼。若汗出嚴重者加麻黃根12克、烏梅12克,有心悸者加熟棗仁12克、茯神18克、桂圓12克。即可。
3、當歸六黃東加減
當歸12克,生地黃、黃芩、黃柏、黃連、熟地黃各6克,黃芪12克,水煎服。本方主要用以治療陰虛火旺、盜汗面赤、心煩尿赤、舌紅。若陰虛火旺輕者,可去黃連、黃芩,加知母,以瀉其火而不傷其陰。適用結核病。
紅棗7~10枚,仙鶴草20~50克,水煎服
成人盜汗藥物:富硒濃縮六味地黃丸,連服一到三個月。
治療盜汗的三則藥膳方:
1、龍眼人參飲取龍眼肉30克、人參6克、冰糖30克。先將龍眼肉洗淨,人參切薄片,然後與冰糖共放碗內,加水適量,置蒸鍋內蒸一小時左右,取出後待涼即可食用,一天內分2次吃完,每天一劑,適宜於氣虛盜汗者。
2、銀耳紅棗湯取銀耳30克、紅棗20克、冰糖適量。先將銀耳用溫水泡發,除去蒂頭,洗淨後撕成小塊。紅棗洗淨撕開。二味藥共入鍋內加水適量,用小火慢煨至銀耳、紅棗料熟,放入冰糖溶化調勻,即可出鍋食用,每劑分2次食完,適宜於陰虛盜汗者。
3、參苓粥取人參10克,白茯苓20克,生薑10克,粳米100克,食鹽、味精適量。先將人參、茯苓、生薑加適量水煎熬後,去汁取渣待用,然後將粳米淘洗乾淨,下入藥汁內用小火煮粥。煮至粥熟時加入食鹽、味精調勻,空腹分2次食用,每天一劑,適宜於氣虛盜汗者。
中醫治療盜汗穴位按摩方法
1、三陰交
位置:腳內踝上3寸
功能:活化腎、肝、脾氣血
主治:眼睛浮腫、臉部黃褐斑、月經不調、盜汗
2、血海穴
位置:膝蓋內側上2寸
功能:調理氣血迴圈
主治:盜汗、面板瘙癢、月經不調
中醫教你如何預防盜汗
中醫認為,“汗為心液”,若盜汗長期不止,心陰耗傷十分嚴重,應積極治療。在治療的同時,還要特別注意自我養護。主要有以下幾點:
1、在藥物治療的同時 ,應加強必要的體育鍛煉,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注意勞逸結合。
2、在飲食方面,要摸索出與自己病證有利或有弊的飲食宜忌規律,進行最適合自己食療調養。如屬陰虛、血熱及陰虛火旺的病人,應禁食辛辣動火食物,切勿飲酒,並多食一些育陰清熱的新鮮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機體健康的基礎 上得到恢復。
3、在條件允許時,適當調 節一下居住環境的溫度與溼度,如陰虛血熱者的居住環境就應稍偏涼一些等。
4、患者的被褥、鋪板、睡衣等,應經常拆洗或晾曬,以保持乾燥,並應經常洗澡,以減少汗液對面板的刺激。
5、重症盜汗且長期臥床的病 人,家屬應特別注意加強護理,避免發生褥瘡。還要注意觀察病人的面色、神志、出汗量大小,如有特殊改變要及時向醫生報告。
中醫如何解說盜汗
從中醫觀點來看,夜間盜汗有可能是氣虛或陰虛造成,如果是氣虛引起的盜汗,一般是血管擴張功能不好,可用補中益氣東加減方來調整;心血不足造成的盜汗,心悸少寐,宜補血養心,以歸脾東加減方來治療;
如果是陰虛體質引起,身體出現燥熱症,也會有盜汗現象,此時可用六味地黃丸加減方來改善。此外,陰虛火旺的盜汗,五心煩熱,宜滋陰降火,用之以當歸六黃東加減方,但建議由醫生鑑別診斷後,再服藥改善。
盜汗分為兩種,一種屬生理性的,一種屬病理性的。現代醫學認為,小兒代謝旺盛,活潑好動,出汗往往比成人量多,屬生理現象。另一種指入睡後出汗,醒後即止,多屬虛勞之症,尤以陰虛者多見。中醫的說法是“陰虛則盜汗”,“陽虛則自汗”。
臨床也有因陰虛而陰損及陽的陰陽兩虛,由血瘀而致水溼內停的血瘀與水溼並見等,鑑別時更需詳審,所以又細分為:陰虛盜汗、陽虛盜汗、氣虛盜汗、血瘀盜汗、血虛盜汗、溼阻盜汗、外感盜汗。
盜汗常見現象
輕度盜汗:通常發生在入睡已深,或清晨5時左右,或在睡醒前1~2小時,患者身體會出現少量的汗液,醒後則不再出汗。
中度盜汗:通常發生在入睡後不久,隨即出現全身出汗的現象,汗量較多,醒後則不再出汗。患者會感覺口乾咽燥,擦乾身上的汗液後,再入睡也不會再出汗。
重度盜汗:通常發生在入睡後不久或即將入睡時,患者全身出現大汗,醒後汗液雖然可以逐漸停止,但是再次入睡時,依然會滿身大汗,嚴重影響睡眠。這類患者同時會兼有心情煩躁、口乾舌燥、消瘦、疲乏不堪、大便乾燥等症狀。
中醫治療盜汗的方法
治療以養陰清熱、使熱內消為主,可選用當歸六黃湯、麥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六味地黃丸等方藥。配伍多用生地、麥冬、地骨皮、桑葉等藥,如熱過重可加黃連,汗出量多加龍骨、牡蠣、生黃芪等。盜汗還可能與陰陽失調、表虛受風有關,症見汗出怕風,周身酸楚,時寒時熱,或半身出汗,或區域性出汗,苔白,脈緩,治療以調和營衛為法,方用桂枝湯等。也有因情志不舒、過食辛辣肥厚、素體溼熱偏盛等引起的肝火、溼熱鬱蒸型盜汗,症見全身出熱汗、汗液易黏、面赤烘熱、煩燥口苦、小便色黃、舌苔薄黃、脈弦數;治療以清肝洩熱,化溼和營為法,方用龍膽瀉肝湯等加減。因此盜汗不可妄補,應辨證論治,當清則清。
中醫治療盜汗的三則驗方
1、五砂散
五倍子5份,辰砂1份。共研細末,貯瓶備用。用時取藥散0.5~1克,用溫水調成糊狀,於患者臨睡前敷於肚臍,外以紗布覆蓋,膠布固定。翌日晨起時取下,如無效可重複使用,一般連用3天即可湊效。本方適用於各種證型的盜汗,對因肺結核引起盜汗,也有比較顯著的療效。
2、玉屏風散加減
白朮12克、黃芪20克、防風12克、炙甘草10克、北五味10克、糯稻根15克水煎服,一日一貼。若汗出嚴重者加麻黃根12克、烏梅12克,有心悸者加熟棗仁12克、茯神18克、桂圓12克。即可。
3、當歸六黃東加減
當歸12克,生地黃、黃芩、黃柏、黃連、熟地黃各6克,黃芪12克,水煎服。本方主要用以治療陰虛火旺、盜汗面赤、心煩尿赤、舌紅。若陰虛火旺輕者,可去黃連、黃芩,加知母,以瀉其火而不傷其陰。適用結核病。
紅棗7~10枚,仙鶴草20~50克,水煎服
成人盜汗藥物:富硒濃縮六味地黃丸,連服一到三個月。
治療盜汗的三則藥膳方:
1、龍眼人參飲取龍眼肉30克、人參6克、冰糖30克。先將龍眼肉洗淨,人參切薄片,然後與冰糖共放碗內,加水適量,置蒸鍋內蒸一小時左右,取出後待涼即可食用,一天內分2次吃完,每天一劑,適宜於氣虛盜汗者。
2、銀耳紅棗湯取銀耳30克、紅棗20克、冰糖適量。先將銀耳用溫水泡發,除去蒂頭,洗淨後撕成小塊。紅棗洗淨撕開。二味藥共入鍋內加水適量,用小火慢煨至銀耳、紅棗料熟,放入冰糖溶化調勻,即可出鍋食用,每劑分2次食完,適宜於陰虛盜汗者。
3、參苓粥取人參10克,白茯苓20克,生薑10克,粳米100克,食鹽、味精適量。先將人參、茯苓、生薑加適量水煎熬後,去汁取渣待用,然後將粳米淘洗乾淨,下入藥汁內用小火煮粥。煮至粥熟時加入食鹽、味精調勻,空腹分2次食用,每天一劑,適宜於氣虛盜汗者。
中醫治療盜汗穴位按摩方法
1、三陰交
位置:腳內踝上3寸
功能:活化腎、肝、脾氣血
主治:眼睛浮腫、臉部黃褐斑、月經不調、盜汗
2、血海穴
位置:膝蓋內側上2寸
功能:調理氣血迴圈
主治:盜汗、面板瘙癢、月經不調
中醫教你如何預防盜汗
中醫認為,“汗為心液”,若盜汗長期不止,心陰耗傷十分嚴重,應積極治療。在治療的同時,還要特別注意自我養護。主要有以下幾點:
1、在藥物治療的同時 ,應加強必要的體育鍛煉,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注意勞逸結合。
2、在飲食方面,要摸索出與自己病證有利或有弊的飲食宜忌規律,進行最適合自己食療調養。如屬陰虛、血熱及陰虛火旺的病人,應禁食辛辣動火食物,切勿飲酒,並多食一些育陰清熱的新鮮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機體健康的基礎 上得到恢復。
3、在條件允許時,適當調 節一下居住環境的溫度與溼度,如陰虛血熱者的居住環境就應稍偏涼一些等。
4、患者的被褥、鋪板、睡衣等,應經常拆洗或晾曬,以保持乾燥,並應經常洗澡,以減少汗液對面板的刺激。
5、重症盜汗且長期臥床的病 人,家屬應特別注意加強護理,避免發生褥瘡。還要注意觀察病人的面色、神志、出汗量大小,如有特殊改變要及時向醫生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