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黑尾病應該是蜂蟎吧。蟎害近年來有越來越嚴重趨勢,從調查情況看,幾乎所有蜂場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失。有的蜂場蟎害十分嚴重,個別的蜂場已到了垮場的邊緣。年年治蟎,為何久治不盡,相反更趨嚴重,到了“華佗無奈小蟎蟲”的境地。其實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還在於養蜂人自己。
原因之一,
長期使用同一種蜂藥,蜂蟎產生了抗藥性。尤其是不少蜂友,貪圖方便,每年掛治幾次“蟎撲片”,認為蟎已殺死。殊不知過去令蜂蟎生畏的“蟎撲片”,而今就無所畏懼了,體內已經產生了抗性。我市甘霖鎮有個蜂場,自“蟎撲片”問世以來,由於使用方便,效果好,所以幾年來一直用“蟎撲片”治蟎。然而殺蟎效果從特好到有效,又從有效到無效。去年雖然已用“蟎撲片”掛治五次,可是蟎害仍然嚴重,秋繁中爬蜂滿地,死蜂成堆,有的新蜂肢體殘缺,會爬不會飛,成了“吃糖蜂”,由於蟎害嚴重,900框蜂下降到500多框,造成了嚴重損失。吃一塹長一智,應該接受教訓,改變治蟎的戰略和戰術。治蟎不能長期使用同一種蜂藥,應該交錯使用,避免產生抗藥性。治蟎要求實效,不可貪圖方便,使用“蟎撲片”掛治的同時,應用藥劑噴治,尤其是秋繁前和越冬斷子期,更為重要。
原因之二,
未能抓住蜂蟎弱點,狠擊其要害。要治好蜂蟎,首先要了解和掌握蜂蟎的生活特性和發展規律,才能狠擊其要害,戰而勝之。蜂蟎隱蔽性強,難以直接殺滅。懷卵雌蟎在蜜蜂幼蟲即將封蓋之前,就潛入蜂房之內,經過60小時左右,產下第一粒子。它依靠吸吮蜜蜂幼蟲血淋巴為生,不斷產卵繁殖。新成熟的蜂蟎就在封蓋房內進行交配,待新蜂出房時一起爬出巢房,以重新寄生在蜂體上。當你用“蟎撲片”掛治或蜂藥噴治,是消滅不了封蓋房內的蜂蟎的。同時應看到蜂蟎消長規律與蜂群群勢是成負相關關係的。即蜂群群勢上升,蜂蟎寄生率就下降,反之群勢下降時蜂蟎寄生率則上升。觀察證實:春季蜂群開始繁殖時,蜂蟎也開始繁殖。到了夏季蜂群群勢停止發展,而蜂蟎則仍然發展。到了秋季,蜂群經過越夏,群勢下降,而蜂蟎寄生率則急劇上升,因此,秋季蟎害就會特別嚴重。蜂蟎的致命弱點是斷子期,一旦斷子就難以繁殖,而且所有成蟎都暴露在外,無藏身之地。此時治蟎就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見,治蟎的重點是二個關鍵時期,一是越夏之後。此時蜂蟎寄生率最高,如果治理不力,就會嚴重危害致關重要的秋繁越冬蜂,不但放慢了秋繁速度,而且出房新蜂質量差,所以要狠治蜂蟎。二是越冬斷子期,乘其無處隱蔽之時,狠治蜂蟎。對於這二次治蟎務必狠下決心,連續治理,直到不落蟎止。抓好這二次治蟎,全年蟎害就可大大降低。
原因之三,
治蟎方法不夠科學性,殺傷力不強。治蟎要講究方法。方法科學,殺傷力強,治蟎效果好。反之就難以達到治蟎目的。當前治蟎中存有以下傾向:其一,不是去研究試驗如何進行科學方法治蟎,達到最佳效果,而是增加藥劑濃度來提高治蟎殺傷力。濃度提高,殺傷力增強,治蟎效果確實好了。殊不知蜂藥能殺蟎也能殺蜂。蜂友王師傅,見蟎害嚴重,就加大了用量,平均每群撒了昇華硫磺7g多,比標準用量增加近一倍,結果殺蟎效果好了,蜂也垮了,每日巢門口死蜂成堆,群勢快速下降,結果60個繼箱群只好合併成30個。再如胡師傅在黑龍江放蜂,初秋少蜂蟎危害嚴重。他把昇華硫磺倒在碗中,用水拌成漿糊狀,在封蓋子上塗了象石灰似的硫磺粉厚厚一層。這樣治蟎效果奇好,但蜜蜂大批死亡,更嚴重的蜂王從此不肯在脾上產卵了。後來把原有蜂脾換過,蜂王才開始產卵,但已嚴重影響秋繁進度。所以治蟎用加大藥劑濃度是不可取的,應按說明書為準。若要加大用量應先進行試驗,得出安全劑量才可大面積使用;其二,不少蜂場,單純用“蟎撲片”治蟎,沒有結合藥劑噴治,所以治蟎效果就差。因為蜜蜂必須經過“蟎撲片”與片上藥劑接觸才能有效。
未能爬過的蜜蜂,潛附的蜂蟎就安全無恙。而且片上藥劑有效時間很短,過期即使爬過也不能殺死蜂蟎。有的蜂場為節約成本,只是對角掛二張蟎撲片,與蜜蜂接觸面不廣。特別是巢門附近蜜蜂進出接觸最多之處,沒掛蟎撲片。根據實踐體會,用“蟎撲片”掛治同時結合蜂藥噴治,效果就能大大提高。噴藥重在效果,不在次數多少,在蜂體上噴藥後,抖落蜜蜂,再噴脾面,以殺死潛伏在房孔內的小蜂蟎;噴霧器噴霧要細,使霧點均勻,不傷蜂體;噴時要交錯噴打,上下左右,隔板裡外,框樑上下,箱壁箱底,飼槽底面,都要噴打,不留死角。蜂友張師傅,噴藥治蟎,只噴蜂脾二面,房孔蜂箱等都沒噴打,秋繁時雖然已噴打5次,結果蜂死了很多,蜂蟎危害依然很重。所以治蟎不求次數重在效果。
原因之四,
蜂藥質量不佳,治蟎效果不好。目前假冒偽劣產品充滿市場,蜂藥也一樣有假冒的,劣質的,過期失效的。有的滑頭廠家,雖然表明有效期在封口處,但印得模模糊糊,根本辨認不清。有位農民出身的養蜂師傅,買藥後付錢就走,沒有仔細檢視有效期,連續使用三次,均未見到落蟎,後來仔細辨認才知買來的“蟎撲片”已過了有效期,不但白白花錢,還貽誤了治蟎時機,造成了重大損失。所以在購買蜂藥時要仔細檢視是否有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三無產品一般是假冒偽劣,價格最便宜也決不可購買。要重視看清有效期,過期蜂藥效果不佳或失效,使用後會貽誤治蟎時機造成重大損失。
原因之五,
單純用藥治蟎,未採取綜合防治。從現實情況看,不少蜂場單純依靠藥物治蟎,藥劑治蟎果然重要,若能結合綜合防治,就能配得更佳效果。如有計劃地割除雄蜂子,蜂蟎有在雄蜂房產子的特性,割除後可有效地減少寄生率。但不宜割得太嫩,否則割了又產週期縮短,增加了哺育力;平時要重視切斷蜂蟎傳播途徑。主要透過帶蟎蜜蜂與健康蜜蜂接觸而傳播。如盜蜂、蜂群合併、使用帶蜂的巢脾、蜂具等。對蜂蟎嚴重的蜂群,春繁時可削除第一批脾中的封蓋子,因為此時越冬的蜂蟎,大多潛入封蓋子內,患病割去封蓋子,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
你說的黑尾病應該是蜂蟎吧。蟎害近年來有越來越嚴重趨勢,從調查情況看,幾乎所有蜂場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失。有的蜂場蟎害十分嚴重,個別的蜂場已到了垮場的邊緣。年年治蟎,為何久治不盡,相反更趨嚴重,到了“華佗無奈小蟎蟲”的境地。其實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還在於養蜂人自己。
原因之一,
長期使用同一種蜂藥,蜂蟎產生了抗藥性。尤其是不少蜂友,貪圖方便,每年掛治幾次“蟎撲片”,認為蟎已殺死。殊不知過去令蜂蟎生畏的“蟎撲片”,而今就無所畏懼了,體內已經產生了抗性。我市甘霖鎮有個蜂場,自“蟎撲片”問世以來,由於使用方便,效果好,所以幾年來一直用“蟎撲片”治蟎。然而殺蟎效果從特好到有效,又從有效到無效。去年雖然已用“蟎撲片”掛治五次,可是蟎害仍然嚴重,秋繁中爬蜂滿地,死蜂成堆,有的新蜂肢體殘缺,會爬不會飛,成了“吃糖蜂”,由於蟎害嚴重,900框蜂下降到500多框,造成了嚴重損失。吃一塹長一智,應該接受教訓,改變治蟎的戰略和戰術。治蟎不能長期使用同一種蜂藥,應該交錯使用,避免產生抗藥性。治蟎要求實效,不可貪圖方便,使用“蟎撲片”掛治的同時,應用藥劑噴治,尤其是秋繁前和越冬斷子期,更為重要。
原因之二,
未能抓住蜂蟎弱點,狠擊其要害。要治好蜂蟎,首先要了解和掌握蜂蟎的生活特性和發展規律,才能狠擊其要害,戰而勝之。蜂蟎隱蔽性強,難以直接殺滅。懷卵雌蟎在蜜蜂幼蟲即將封蓋之前,就潛入蜂房之內,經過60小時左右,產下第一粒子。它依靠吸吮蜜蜂幼蟲血淋巴為生,不斷產卵繁殖。新成熟的蜂蟎就在封蓋房內進行交配,待新蜂出房時一起爬出巢房,以重新寄生在蜂體上。當你用“蟎撲片”掛治或蜂藥噴治,是消滅不了封蓋房內的蜂蟎的。同時應看到蜂蟎消長規律與蜂群群勢是成負相關關係的。即蜂群群勢上升,蜂蟎寄生率就下降,反之群勢下降時蜂蟎寄生率則上升。觀察證實:春季蜂群開始繁殖時,蜂蟎也開始繁殖。到了夏季蜂群群勢停止發展,而蜂蟎則仍然發展。到了秋季,蜂群經過越夏,群勢下降,而蜂蟎寄生率則急劇上升,因此,秋季蟎害就會特別嚴重。蜂蟎的致命弱點是斷子期,一旦斷子就難以繁殖,而且所有成蟎都暴露在外,無藏身之地。此時治蟎就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見,治蟎的重點是二個關鍵時期,一是越夏之後。此時蜂蟎寄生率最高,如果治理不力,就會嚴重危害致關重要的秋繁越冬蜂,不但放慢了秋繁速度,而且出房新蜂質量差,所以要狠治蜂蟎。二是越冬斷子期,乘其無處隱蔽之時,狠治蜂蟎。對於這二次治蟎務必狠下決心,連續治理,直到不落蟎止。抓好這二次治蟎,全年蟎害就可大大降低。
原因之三,
治蟎方法不夠科學性,殺傷力不強。治蟎要講究方法。方法科學,殺傷力強,治蟎效果好。反之就難以達到治蟎目的。當前治蟎中存有以下傾向:其一,不是去研究試驗如何進行科學方法治蟎,達到最佳效果,而是增加藥劑濃度來提高治蟎殺傷力。濃度提高,殺傷力增強,治蟎效果確實好了。殊不知蜂藥能殺蟎也能殺蜂。蜂友王師傅,見蟎害嚴重,就加大了用量,平均每群撒了昇華硫磺7g多,比標準用量增加近一倍,結果殺蟎效果好了,蜂也垮了,每日巢門口死蜂成堆,群勢快速下降,結果60個繼箱群只好合併成30個。再如胡師傅在黑龍江放蜂,初秋少蜂蟎危害嚴重。他把昇華硫磺倒在碗中,用水拌成漿糊狀,在封蓋子上塗了象石灰似的硫磺粉厚厚一層。這樣治蟎效果奇好,但蜜蜂大批死亡,更嚴重的蜂王從此不肯在脾上產卵了。後來把原有蜂脾換過,蜂王才開始產卵,但已嚴重影響秋繁進度。所以治蟎用加大藥劑濃度是不可取的,應按說明書為準。若要加大用量應先進行試驗,得出安全劑量才可大面積使用;其二,不少蜂場,單純用“蟎撲片”治蟎,沒有結合藥劑噴治,所以治蟎效果就差。因為蜜蜂必須經過“蟎撲片”與片上藥劑接觸才能有效。
未能爬過的蜜蜂,潛附的蜂蟎就安全無恙。而且片上藥劑有效時間很短,過期即使爬過也不能殺死蜂蟎。有的蜂場為節約成本,只是對角掛二張蟎撲片,與蜜蜂接觸面不廣。特別是巢門附近蜜蜂進出接觸最多之處,沒掛蟎撲片。根據實踐體會,用“蟎撲片”掛治同時結合蜂藥噴治,效果就能大大提高。噴藥重在效果,不在次數多少,在蜂體上噴藥後,抖落蜜蜂,再噴脾面,以殺死潛伏在房孔內的小蜂蟎;噴霧器噴霧要細,使霧點均勻,不傷蜂體;噴時要交錯噴打,上下左右,隔板裡外,框樑上下,箱壁箱底,飼槽底面,都要噴打,不留死角。蜂友張師傅,噴藥治蟎,只噴蜂脾二面,房孔蜂箱等都沒噴打,秋繁時雖然已噴打5次,結果蜂死了很多,蜂蟎危害依然很重。所以治蟎不求次數重在效果。
原因之四,
蜂藥質量不佳,治蟎效果不好。目前假冒偽劣產品充滿市場,蜂藥也一樣有假冒的,劣質的,過期失效的。有的滑頭廠家,雖然表明有效期在封口處,但印得模模糊糊,根本辨認不清。有位農民出身的養蜂師傅,買藥後付錢就走,沒有仔細檢視有效期,連續使用三次,均未見到落蟎,後來仔細辨認才知買來的“蟎撲片”已過了有效期,不但白白花錢,還貽誤了治蟎時機,造成了重大損失。所以在購買蜂藥時要仔細檢視是否有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三無產品一般是假冒偽劣,價格最便宜也決不可購買。要重視看清有效期,過期蜂藥效果不佳或失效,使用後會貽誤治蟎時機造成重大損失。
原因之五,
單純用藥治蟎,未採取綜合防治。從現實情況看,不少蜂場單純依靠藥物治蟎,藥劑治蟎果然重要,若能結合綜合防治,就能配得更佳效果。如有計劃地割除雄蜂子,蜂蟎有在雄蜂房產子的特性,割除後可有效地減少寄生率。但不宜割得太嫩,否則割了又產週期縮短,增加了哺育力;平時要重視切斷蜂蟎傳播途徑。主要透過帶蟎蜜蜂與健康蜜蜂接觸而傳播。如盜蜂、蜂群合併、使用帶蜂的巢脾、蜂具等。對蜂蟎嚴重的蜂群,春繁時可削除第一批脾中的封蓋子,因為此時越冬的蜂蟎,大多潛入封蓋子內,患病割去封蓋子,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