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奔跑的馳騁
-
2 # 老張44048473
佳能1dx3有可能會成為最後一代頂級數碼單反相機。具有收藏價值。1dx4目前看出產的可能性很小了。現在也根本不可能有人在用。
-
3 # 旅人grrb
差不多10年前的產品了,淘汰了。大多數人沒見過這款機型。專業機型,Aps-H畫幅,一千六百萬相素,金屬機身,結實耐用,缺點就是沉。
畫質、相素及其它功能也都落後了,當時價格三萬元以上,用的人不多。
現在相機品牌繁多,選擇餘地很大,所以這種機型就沒人用了。
-
4 # 吳影吳色
佳能1D4為什麼少人用?你意思是還見過有人用?據我估計可能全世界也沒什麼人見過吧,因為佳能目前好像就沒有這個型號,最新的1D系列貌似只是1DX Mark3而已,在佳能轉向微單的現在,以後還會不會有也不好說了。
佳能單反相機系列中,1系是專業旗艦機型,差不多四萬五的價格,雖然對我等來說是天價,但是用的人還是不少的,不信去看看京東的銷量就知道了,單只是京東自營就賣出去10萬+,充分證明玩攝影是真的燒錢啊!
當然了咱不能這麼說自己囊中羞澀,買不起那麼高階的機器,那就得找點別的理由表示看不上對吧,比如說畫素太低,都2021年了,才2010萬畫素,還不如我的6D2呢!再比如說太重,區區一個機身而已,居然1250克,整整兩斤半,就這還沒算電池和卡呢,已經趕上6D2加16-35/2.8鏡頭那麼重了,加上體積龐大,實在是太不方便攜帶和使用,所以大家都不買,你自然就看不見了。
總之,不管別人買不買,我肯定是不會買來用給你看了,其實歸根結底其實就只因為一個字:“窮”。
-
5 # 青原行思
EOS 1D Mark IV(1D4)是佳能專業、高速相機的過渡產品。它前面的1D系列產品是EOS-1Ds Mark III,接替它的是EOS 1DX、EOS 1DX Mark II、EOS 1DX Mark III。我們來看看它的後續產品的主要引數。
1、EOS 1D Mark IV主要引數:
2009年10月釋出。APS-H格式,27.9mm x 18.6mm,1610萬畫素,1.3係數;自動對焦:45個對焦點 (39個十字型對焦點 + 6個對焦點),對焦亮度:EV -1 - 18;自動測光:63區TTL全開光圈測光,測光:EV 0 - 20;高速連拍最大約10張/秒;ISO100-102400。影片支援到1080p,IPB壓縮。
2、EOS 1DX
2011年10月釋出。主要引數如下:1810萬畫素,35mm全畫幅;61個對焦點(41個十字型對焦點+),對焦亮度EV -2 - 18;自動測光:100,000畫素RGB測光感應器和252區TTL測光,測光:EV 0 - 20;高速連拍大約14張;ISO100-204800。影片支援到4K。
3、EOS 1DX Mark II
2016年2月釋出。主要引數如下:2020萬畫素,35mm全畫幅;61個對焦點(41個十字型對焦點+),對焦亮度EV -3 - 18;自動測光:36萬畫素RGB測光感應器和216區TTL測光,測光:EV 0 - 20;高速連拍大約14張;ISO100-409600。影片支援到4K。
4、EOS 1DX MarkIII
2020年1月釋出。主要引數如下:2010萬畫素,35mm全畫幅;191個對焦點(155個十字型對焦點+),對焦亮度EV -4 - 21;自動測光:40萬畫素RGB測光感應器和216區TTL測光,測光:EV 0 - 20;高速連拍大約16張;ISO100-819200。影片支援到4K+RAW。
透過上面的引數可以看出來,1D4與1DX之間僅2年的代差,後面都是4年的代差,認證了二個問題,一是1D4是過渡產品;二生產時間過短,市場保有量小。因此,使用1D4的人相對後面的1DX、1DXII要少得多。
1、就畫素來講,1D系列迭代產品並沒有增加多少(2010萬畫素,1DX III),因此,1D4在拍鳥時,並不吃虧。
2、1D4有一個1.3的係數,在使用640時,等效焦距840mm,意味著同樣的拍攝距離,同樣的拍攝目標,1D4感測器上的成像較迭代產品還要大一點(1.25/1.3)。
3、1D4的連拍10張/秒,比起12張/14張,區別不是很大。因為,大多數的時候,大家還是拍呆鳥比較多,激烈飛翔的鏡頭相對較少。即使是極端的飛行鏡頭,10張/秒我認為也夠用了。當然,越快越好。
4、1D4的測光系統遠不如迭代產品,這是顯著的缺點。不過,這個可以通過後期處理來彌補。都是14位RAW。
5、1D4的1080p不支援ALL-IN編碼,稍微覺得有點弱。
6、1D4不需要CFa/CFb卡,但也不支援高速的SD/CF卡。
7、現在我看閒魚的二手1D4也就3-4千塊錢,我認為,剛剛入門拍鳥的朋友完全可以選一個二手的1D4,等到自己覺得有點發燒了,再考慮升級90D或者1DX II/1DX III,或者直接R5/R6。
最後說一下R5。喜歡拍鳥的朋友,應該儘快更換到R5。R5的動物識別(鳥、犬)+眼部檢測+4500萬高畫素(裁切)+CRAW(二十幾兆)+20張(電子快門)絕對是提升拍鳥可靠性的利器。
-
6 # 奔跑的馳騁
佳能1系列屬於專業機,像現在的1DX3。為什麼少人用?因為專業,所以並不是太適合家用或一般攝影愛好者,譬如它的連拍,十分了得,適合體育攝影,但家用和業餘愛好大多用不上屬於效能過剩;再加上1DX系列產品機身較重、價格昂貴,而像5系列的準專業機,如5D4已經足以滿足業餘攝影愛好和風景、人像的專業拍攝了。以上兩大因素決定了1DX系列機型的使用者要遠遠少於準專業機型5系列的使用者。
-
7 # 老張44048473
佳能1dx3有可能會成為最後一代頂級數碼單反相機。具有收藏價值。1dx4目前看出產的可能性很小了。現在也根本不可能有人在用。
-
8 # 旅人grrb
差不多10年前的產品了,淘汰了。大多數人沒見過這款機型。專業機型,Aps-H畫幅,一千六百萬相素,金屬機身,結實耐用,缺點就是沉。
畫質、相素及其它功能也都落後了,當時價格三萬元以上,用的人不多。
現在相機品牌繁多,選擇餘地很大,所以這種機型就沒人用了。
-
9 # 吳影吳色
佳能1D4為什麼少人用?你意思是還見過有人用?據我估計可能全世界也沒什麼人見過吧,因為佳能目前好像就沒有這個型號,最新的1D系列貌似只是1DX Mark3而已,在佳能轉向微單的現在,以後還會不會有也不好說了。
佳能單反相機系列中,1系是專業旗艦機型,差不多四萬五的價格,雖然對我等來說是天價,但是用的人還是不少的,不信去看看京東的銷量就知道了,單只是京東自營就賣出去10萬+,充分證明玩攝影是真的燒錢啊!
當然了咱不能這麼說自己囊中羞澀,買不起那麼高階的機器,那就得找點別的理由表示看不上對吧,比如說畫素太低,都2021年了,才2010萬畫素,還不如我的6D2呢!再比如說太重,區區一個機身而已,居然1250克,整整兩斤半,就這還沒算電池和卡呢,已經趕上6D2加16-35/2.8鏡頭那麼重了,加上體積龐大,實在是太不方便攜帶和使用,所以大家都不買,你自然就看不見了。
總之,不管別人買不買,我肯定是不會買來用給你看了,其實歸根結底其實就只因為一個字:“窮”。
-
10 # 青原行思
EOS 1D Mark IV(1D4)是佳能專業、高速相機的過渡產品。它前面的1D系列產品是EOS-1Ds Mark III,接替它的是EOS 1DX、EOS 1DX Mark II、EOS 1DX Mark III。我們來看看它的後續產品的主要引數。
1、EOS 1D Mark IV主要引數:
2009年10月釋出。APS-H格式,27.9mm x 18.6mm,1610萬畫素,1.3係數;自動對焦:45個對焦點 (39個十字型對焦點 + 6個對焦點),對焦亮度:EV -1 - 18;自動測光:63區TTL全開光圈測光,測光:EV 0 - 20;高速連拍最大約10張/秒;ISO100-102400。影片支援到1080p,IPB壓縮。
2、EOS 1DX
2011年10月釋出。主要引數如下:1810萬畫素,35mm全畫幅;61個對焦點(41個十字型對焦點+),對焦亮度EV -2 - 18;自動測光:100,000畫素RGB測光感應器和252區TTL測光,測光:EV 0 - 20;高速連拍大約14張;ISO100-204800。影片支援到4K。
3、EOS 1DX Mark II
2016年2月釋出。主要引數如下:2020萬畫素,35mm全畫幅;61個對焦點(41個十字型對焦點+),對焦亮度EV -3 - 18;自動測光:36萬畫素RGB測光感應器和216區TTL測光,測光:EV 0 - 20;高速連拍大約14張;ISO100-409600。影片支援到4K。
4、EOS 1DX MarkIII
2020年1月釋出。主要引數如下:2010萬畫素,35mm全畫幅;191個對焦點(155個十字型對焦點+),對焦亮度EV -4 - 21;自動測光:40萬畫素RGB測光感應器和216區TTL測光,測光:EV 0 - 20;高速連拍大約16張;ISO100-819200。影片支援到4K+RAW。
透過上面的引數可以看出來,1D4與1DX之間僅2年的代差,後面都是4年的代差,認證了二個問題,一是1D4是過渡產品;二生產時間過短,市場保有量小。因此,使用1D4的人相對後面的1DX、1DXII要少得多。
1、就畫素來講,1D系列迭代產品並沒有增加多少(2010萬畫素,1DX III),因此,1D4在拍鳥時,並不吃虧。
2、1D4有一個1.3的係數,在使用640時,等效焦距840mm,意味著同樣的拍攝距離,同樣的拍攝目標,1D4感測器上的成像較迭代產品還要大一點(1.25/1.3)。
3、1D4的連拍10張/秒,比起12張/14張,區別不是很大。因為,大多數的時候,大家還是拍呆鳥比較多,激烈飛翔的鏡頭相對較少。即使是極端的飛行鏡頭,10張/秒我認為也夠用了。當然,越快越好。
4、1D4的測光系統遠不如迭代產品,這是顯著的缺點。不過,這個可以通過後期處理來彌補。都是14位RAW。
5、1D4的1080p不支援ALL-IN編碼,稍微覺得有點弱。
6、1D4不需要CFa/CFb卡,但也不支援高速的SD/CF卡。
7、現在我看閒魚的二手1D4也就3-4千塊錢,我認為,剛剛入門拍鳥的朋友完全可以選一個二手的1D4,等到自己覺得有點發燒了,再考慮升級90D或者1DX II/1DX III,或者直接R5/R6。
最後說一下R5。喜歡拍鳥的朋友,應該儘快更換到R5。R5的動物識別(鳥、犬)+眼部檢測+4500萬高畫素(裁切)+CRAW(二十幾兆)+20張(電子快門)絕對是提升拍鳥可靠性的利器。
回覆列表
佳能1系列屬於專業機,像現在的1DX3。為什麼少人用?因為專業,所以並不是太適合家用或一般攝影愛好者,譬如它的連拍,十分了得,適合體育攝影,但家用和業餘愛好大多用不上屬於效能過剩;再加上1DX系列產品機身較重、價格昂貴,而像5系列的準專業機,如5D4已經足以滿足業餘攝影愛好和風景、人像的專業拍攝了。以上兩大因素決定了1DX系列機型的使用者要遠遠少於準專業機型5系列的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