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五斤裝
-
2 # 心理諮詢師王旭亮
其實,對於題主這個問題,我很早就想回答,但最近一直沒有多少時間
人類成癮的問題源遠流長,其最初的目的都是為了一定程度的特殊心理體驗及短時間的愉快感覺,成癮行為是一種額外的超乎尋常的嗜好和習慣,系是透過刺激中樞神經而造成的欣快或者愉快感而形成的所謂成癮,是指個體不可自制的反覆渴求,從事某種活動或濫用某種藥物,雖然會給自己帶來各種不良的後果,但仍然無法控制,成癮是一種反覆發作的腦疾病,屬於失控症。
成癮的特徵一般包括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強制性的趨勢,人們使用該致癮源並不擇手段的去獲得它,有加大劑量或頻率的趨勢,對該癮源的效應產生精神依賴,並一般產生身體依賴。
身體依賴又稱之為生理依賴,或軀體依賴它是由於反覆用藥或反覆某種行為造成的一種適應狀態,表現為耐受性,增加和停藥,停止某行為或減少某行的戒斷症狀。
心理依賴又稱之為精神依賴,主要表現為強烈的覓藥渴求或特有的嗜好和習性,以達到寧靜,愉快乃至銷魂狀態的慾望
成癮的原因
成癮行為是一種習慣,是一種後天學到的行為,成癮行為的形成是由
1,嘗試事與試驗
2,初嘗甜頭,
3,將成癮行為作為處理困境的手段,
4,用成癮形為維持正常生活等四個階段
成癮是一種伴有意志或道德缺陷的自我傷害性的非常複雜的腦疾病與遺傳因素密切相關,呈家族聚集傾向,並與某些特定的基因有關,是生物行為和環境,包括社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
(一),社會因素
1,獲得性,成癮不論多強,如果難以獲取,則沒有機會濫用
2,家庭因素,學習的早期形式之一是模仿,模仿學習的早期物件就是家庭成員
家庭成員的負面影響,不良的同伴榜樣
3,情感紊亂
4,行為問題,
這四個因素與青少年使用和濫用有著最為顯著的關係
(二),同伴影響,
開始使用致癮物的階段,往往是心理發育的易感期,青少年,他們在同伴的壓力下,加上社會功能差,缺乏自信,自尊心差,容易導致成癮
(三),文化背景,
社會環境的因素,比如,俄羅斯飲酒成風,而在中國吸菸已經形成一種文化。
心理因素
1,認識觀念,成癮者的認知過程,主要是由於成癮者資訊加工缺陷或者認知方式的偏差所致,資訊加工缺陷主要指成癮者的注意缺陷,過分偏見和過分關注,比如賭博者總想下一次翻本
2,心理動力學觀點
成癮者要從致癮物中尋求快樂的感覺,以使自己的心理踏實,從而適應環境,成癮者自我調節功能有缺陷,對生活中的諸多威脅缺乏警惕,當遇到困難時,不善於冷靜的處理,擺脫困境,人格發育中未曾得到父母恰如其分的愛撫,缺乏自尊心,責任感,理想和報復,有著過多的憤怒,仇恨,自暴自棄,其承受能力也有缺陷,不善於語言表達,缺乏溝通,依賴性強,又找不到可以依賴的人,只有將自己的感情封閉起來,一旦承受不了,就會尋求外物幫助,所以成癮行為也是一種自我傷害性疾病,伴有道德的缺陷
行為主義觀點
行為學習理論認為,人們首次使用成癮物質後,由於體驗到成癮物質所帶來的欣快感,緩解焦慮,去除戒斷反應成為一種陽性的強化因素,過獎勵機制,促使人們再次重複使用行為,直至成癮而停止成癮物質所引起的戒斷反應又是一種陰性強化因素或負性強化作用戒斷症狀透過體驗的出現是一種懲罰,為逃避懲罰,成癮者覆成癮
三生物學因素
物質成癮是一種以病理,病理性學習記憶為基礎的慢性複發性腦病不計後果的強迫及強迫性用致癮物是其主要特點。
成癮的種類
任何成癮現象都以其致癮源,它是一種能使成癮者產生強烈欣快感和滿足感的物質或行為
物質致癮源,如鴉片,酒精,尼古丁等透過人體生理基礎而作用
精神致癮源,如刺激性小說,武打電影,電子遊戲,網路賭博手機等精神致癮源。
若從藥理學來分類
可分為中樞神經系統抑制劑,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劑,大麻,致幻劑,阿片類,揮發性溶劑,菸草,酒精,八大類。
如從使用環境來分類
分為社交性成癮物質,主要在社交場合,可隨時買到的如菸酒
醫用性成癮物質在醫院或藥店買到,比如止咳糖漿
非法成癮物質,在任何場合下都禁用的藥物如毒品。
回覆列表
其實每個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會對某一種事物上癮,癮有多少種呢?
可以這樣說,在生活中會接觸到的東西,都有可能會讓人上癮,例如有人有煙癮、酒癮、毒癮、賭癮、網癮……甚至有人對可樂、某種玩具都會上癮,有些人還會對一種服裝上癮;所以說,癮的種類可以說有無數種。
那麼癮又是怎樣形成的呢?有一句話叫好奇心害死貓,因為好奇心的驅使,所以很多人都會去嘗試很多新鮮的事物;而在這個嘗試的過程中人們的心理、肉體、精神上都會有一些感知,而這個感知對於我們個人來說就是很直接的,如果這個感覺是能讓自己感覺很舒服、很放鬆,那麼人們就會想更多的去獲得這種感覺,而要想再次獲得這樣的感覺就必須透過相應的事物來獲取,所以人們需要喝酒、抽菸、玩遊戲等來獲得這樣的感覺;而這個過程就是上癮。
前幾天看到一個說法,如果不再生產煙,那麼戒菸就很容易了。其實不然,沒了煙,人們還可以透過其他的東西來代替煙來獲得這樣的感覺,那麼就會對另一個東西上癮,所以並不見得就是一件好事。
那麼如何拜託這樣的癮呢?尤其是對身體、身心健康有傷害的時候;可以繼續保有好奇心,但是同樣的也要有自制能力,同時找到一個健康一點的代替品,慢慢的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