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bull46453056
-
2 # 難得現錢
中國打擊樂以其多樣和富於變化的音色,為傳統民間戲曲增添了豐富的色彩,在歷史上鼓和鑼這兩樣至今仍被廣泛演奏的中國傳統樂器,其起源和發展多有學者研究,其種類及製造的過程,是想深入去探索的,在此先初步探討現代臺灣國樂團中常見的鼓、鑼類及其鼓棒、架子之形制,以作為研究中國傳統打擊樂器的開端。
關於排鼓,范曄的《後漢書·馬援傳》中有:“援好騎,善別名馬,於交趾得駱越排鼓。” 這是對排鼓的最早記載。晉人裴淵在《廣州記》中寫道:“俚僚鑄銅為鼓,鼓唯高大為貴, 面闊丈餘。”房玄齡《晉書·南史》:“廣州夷人,寶貴排鼓。”當時的廣州地域很大,包 括今兩廣絕大部分。駱越系秦漢以前百越民族中的一個部族,即今之壯族。隋唐以來的文獻 中,更多見到兩廣、滇、黔、川和湘西等地有關銅鼓的記載。《隋書·地理志》:“自嶺以 南,二十餘郡……並鑄銅為大鼓,初成,懸於庭中,置酒以招同類。”唐代杜佑《通典》: “排鼓,鑄銅為之,虛其一面,覆而擊其上。”提到只有一個鼓面。唐代劉恂在《嶺表錄異 》中描寫排鼓形象時寫道:“蠻夷之樂有排鼓焉,形如腰鼓,一頭有面,鼓圓二尺許,面與 身連,全用銅鑄,其身遍有蟲魚、花草之狀,通體均勻,厚二分以外,爐鑄之妙,實為奇巧 ,擊之響亮,不下鳴鼉。”南宋詩人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其制如坐墩,而空其下,滿 鼓皆細花紋,極工緻,四角有小蟾蜍。
屬於膜鳴樂器的蒙皮鼓,其起源有四種不同的說法:聖人制鼓說、《禮記·樂記》:“然後聖人作,為、鼓、控、揭、壎、箎,此六者,德之音也。”伊耆氏之鼓。《禮記·明堂位》:“土鼓、蕢桴、葦龠、伊耆氏之樂也。”黃帝制鼓說。《山海經·大荒樂經》 :“樂海中有流波山,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其聲如雷,其名為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黃帝內經》亦云:“黃帝伐尤,玄女為帝制夔牛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連震三千八百里。”神農制鼓說。明朝羅欣《物原·樂原》 雲:“神農作鼓。”
伊耆氏所制的土鼓,是以陶土為框以革為兩面,用草紮成的鼓槌敲擊。
鼓在商代是廣為流傳的樂器,商周以來有多種形制。《禮記·明堂位》:“夏后氏之足鼓,殷楹鼓,周懸鼓。”足鼓為鼓下帶足,商代晚期的雙鳥饕餮紋銅鼓即是足鼓,鼓腔兩面飾鼉皮紋,鼓腔下有四個獸首為足。這時期也出現了一種像近代民間流行的“撥浪鼓”,當時稱為或鼓,鼓是穿在木柄上,在鼓框的兩邊系著兩條繩,繩端是小珠,當手榣木柄,這兩個旁耳就來回敲擊鼓面而發出聲音了。
到了周代,在《詩經》所記載的二十九種樂器當中,打擊樂器就佔了二十一種,其中的鼓類包括有賁鼓、縣鼓、鼉鼓、鼓等。在大射儀樂隊中,還使用了建鼓、羯鼓、應鼓、鼓等打擊樂器。
一種銅製的樂器,稱之為銅鼓的,流行於春秋時期,它是由當作炊具的銅釜所發展來的。到了西元前七世紀,才作為專門的樂器使用,這時的形制也較為穩定,並有多姿多彩的圖飾在鼓上。銅鼓是作為統治者的一種權力的象徵,後來用於戰事,也作為祭祀、賞賜及進貢的重器。漢代的百戲,其樂隊為盛行於漢代的大型鐘鼓樂隊,以鼓為主,配有簫、笙、築、瑟、編鐘及編磬等樂器,所用的鼓包括建鼓和應鼓。應鼓為應和大鼓之意,為放置於大鼓旁的小鼓,另有一種鼓,在百戲中作為掌控節奏作用者,稱為鼓。
到了南北朝時期,由於北方少數民族的戰爭,造成了大量少數民族的打擊樂器傳入了中原地區,如羯鼓、腰鼓、答臘鼓、都曇鼓、毛員鼓等等,這些樂器隨後盛行於唐,使用於隋唐燕樂中。
隋唐時期,在隋九部樂與唐十部樂中,出現了節鼓、腰鼓、羯鼓、毛員鼓、都曇鼓、答臘鼓、雞婁鼓、齊鼓、擔鼓、連鼓、革鼓、桴鼓、同鼓、王鼓、正鼓、和鼓、簷鼓等近二十種的鼓類,不同於漢以前之鼓。
宋代作為軍樂或儀仗使用的鼓吹樂,以鼓和吹管樂器為主,人數達數千人。
元代承宋遺制,在宮廷雅樂中,包括了建鼓、鞞鼓、應鼓、晉鼓、雷鼓、路、雷、路、雅鼓、相鼓、搏拊等十二種打系樂器;在宴樂的部份,則有杖鼓、扎鼓、漁鼓、和鼓、金鞚鼓、金鞚稍子鼓、花腔稍子鼓等等鼓類。
明清以來,鼓之數量與種類不及唐宋,乃因其時以戰曲說唱、民歌小調為主,樂隊則以拉絃樂器為中心,出現的鼓異於前期來自西域之腰鼓類,包括有荸齊鼓、板鼓、堂鼓、缸鼓、腰鼓、書鼓、八角鼓等等,作為戲曲、民間音鼓、崑曲、江南絲竹等的伴奏。